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此节气降水稀少,常有寒潮和大风天气,气候比较干燥,尽管大寒一般情况下不如小寒气温低,但此时却是冰层最厚,冻土最深的一个节气。
起 居
1.本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
2.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3.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凉一些湿毛巾之类以保室内湿度。要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4.中、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来增加机体的抗寒能力。
适 动
大寒十二月中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厥阴初气。时配足太阴脾湿土。坐功:每日子丑时,两手向后,据床跪坐,一足直伸,一足用力,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嗽咽,吐纳。治病:经络蕴积诸气,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摇,或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尻阴臑骨行足背痛,肠鸣,食泄不化,足不收行,九窍不通,足骨行肿,若水胀满。”
具体方法:每夜十一点至三点时,双手从后面支撑身体靠床跪坐,然后将一条腿向前伸直,另一条腿向上用力支撑身体,左右腿轮换各做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凋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经络蕴积诸气、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摇、针刺痛感难以卧睡、膝内积水、阴囊及足背疼痛、肠鸣、食泄不化、头重脚轻、九窍不通、脚面浮肿、若水胀满等病症。
饮 食
此节气中,人们在饮食上应当注意营养的全面,不能冬补太过,下面向大家介绍我国腊月传统荚食,八宝饭的制作方法。
配料:糯米1500克、莲子750克、红枣1250克、薏仁米、密冬瓜条各500克、蜜樱桃、桂圆肉各250克、瓜子仁50克、白糖、猪油、湿淀粉、纯碱各适量。
做法:1.将炒锅置旺火上,锅内置一竹宵箕,加1500克清水烧沸,加入莲子和35克纯碱,用竹刷帚不断搅打去皮(约15分钟)后捞出,倒净锅水。第二次仍用同样方法,加1500克清水、15克纯碱继续在锅内搅打,直至去净莲皮为止(约5分钟)捞出,再用温水冲洗干净,用细竹签捅去莲芯,入笼在旺火上蒸半小时至熟透取出;2.薏仁米洗净盛入碗内,加清水100克浸没,用旺火蒸约半小时至开花,出笼后再用清水淘洗沥干;3.糯米淘洗干净,盛入瓷碗中,加500克白糖、1000克清水调匀后,入笼用旺火蒸半小时至熟透取出;4.红枣洗净去核后与蜜冬瓜条、桂圆肉都切成0.3厘米见方的小颗粒;5.取碗十个,将莲子、红枣、薏仁米、蜜冬瓜条、桂圆肉、瓜子仁分别顺次放入碗底,然后把熟糯米分别盛在上面,入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取出;6.炒锅置旺火上,放入2000克清水、1000克白糖,将蒸好的八宝饭下锅,一起拌合烩沸,再加入猪油75克,用湿淀粉调稀勾芡,起锅分盛十碗,分别撒上蜜樱桃即成。
药 品
1感冒食疗方
①红糖姜枣汤
主治:感冒风寒。
配方:红糖、红枣各30克,生姜15克,水三碗。
用法:共煎服,服后汗出为度。
②芫荽黄豆
主治:感冒风寒、流行性感冒、发热头痛。
配方:芫荽3克,黄豆100~150克。
用法: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至600-700毫升时,用食盐少量调味服食。
③辣椒汤
主治:风寒感冒。
配方:辣椒3个,花椒10粒,生姜3片,食盐适量。
用法:上述三味加水煎服。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药方
①止嗽散加减:桔梗、荆芥、紫菀、白前、杏仁各10克,防风,桑叶各12克,半夏、陈皮、甘草各6克,鱼腥草24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恶寒发热者。
②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桔梗、黄芩各10克,贝母、瓜篓、桅子、连翘各12克,银花20克,鱼腥草30克,甘草6克。若干咳少痰者,去瓜篓,加麦冬、沙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l剂。适用于恶风发热。
③麻杏前胡汤:炙麻黄、杏仁、前胡、葶苈子、地龙、黄芩、苏子各10克,瓜篓10~15克,鱼腥草30克。恶寒加荆芥、防风;恶风加银花、桑叶;热甚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水煎服,每日l剂。
④通宜理肺丸:每次l丸,每日2次。
3.慢性支气管炎中药方
①清金止咳汤:麻黄、杏仁、前胡、地龙各10克,蒲公英、鱼腥草各30克,桔梗,麦冬各12克,银花、莲翘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补肾纳气汤:炙麻黄、杏仁、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各12克,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各15克,附片6克,熟地18克,鱼腥草、蒲公英、黄芩各30克。水煎暇,每日1剂。适用于喘息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