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赋新疆(12)——明代使者陈诚与他的西行诗文

(2009-05-27 19:57:07)
标签:

诗赋新疆

明代

陈诚

出使

西域行程记

西域番国志

和平安定

贡献

文化

分类: 聚焦

明代使者陈诚,不畏艰辛,五次西使西域,

为巩固和发展明朝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诗赋新疆(12)——明代使者陈诚与他的西行诗文

高昌出土学生习字帖

    十五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事件,当属郑和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郑和开拓西洋的同时,在陆地上,明成祖对西域也大加开通。在诸多出使西域的使者中,最负盛名的便是陈诚。

    陈诚(1365-1457),字子鲁,江西吉水人,享年93岁。他出生时正值元末社会大动荡之时。1394年,即明洪武27年时,陈诚中进士,被选入行人司,行人就是通使、使者的意思,陈诚很快便展现他的才华。在陈诚中进士第二年(洪武27年,1395年),当时名重一时的著名学者方孝孺,便写了《陈子鲁字说》一文相赠,并称陈诚“端方雅重,好学有文章”。由于他能任贤荐能,善于安抚少数民族,后升任吏部员外郎。

由于他的干练与坚忍不拔的意志,适逢明朝初期在雄主意志下气势恢宏的开拓时代,使他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使者。

    明成祖永乐年间,西域和中亚撒马尔罕等国都派使臣向明朝“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为了答谢诸国,宣扬明朝圣德,曾征求文武双全的大臣出使西域。陈诚因此身负重任,先后五次出使酉域,足迹远及中亚帖木耳帝国的名城哈烈(今阿富汗的赫拉特)。

    陈诚以他卓越的外交才能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为维护明王朝与西域、中亚的友好往来与和平安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成为明代第一个考察西域的旅行家。

    陈诚五使西域,其时间略述于下:

    第一次是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三月至九月),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出使撒里畏兀儿(今甘肃、青海、新疆交界一带),重建安定等卫,稳定了西部局势。

    第二次是1413年(永乐十一年九月)至1415年(永乐十三年十月),护送帖木儿帝国的使臣返回哈烈、撒马儿罕等地,并赏赐沿途西域诸地。

    第三次是1416年(永乐十四年六月)至1418年(永乐十六年四月)。

    第四次是1420年(永乐十六年十月至十八年十一月),出使地点与使命同前。

    第五次是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四月至十一月),行至甘肃闻永乐帝驾崩,奉命返回。洪武29年3月至9月,出使西域撒里畏兀儿。

    由上简表,陈诚第一次出使西域在1396年,最后一次出使西域在1424年,这年陈诚已经六十岁。在最频繁出使的永乐11年至18年这八年里,陈诚在使途上的时间将近七年。

    陈诚西使的一个副产品是留下两部著作:《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以日记形式记述永乐12年陈诚出使哈烈时所经历的17个国家的山川人物,风土人情;《西域番国志》记述西域哈烈、撒马儿罕、俺里淮等19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这两本书本作为记述西域各国概况的第一手资料,其史料价值相当的高,不但在现在,即便是在明代,这两部书也是了解西域的最有价值的文献。

    陈诚在他的诗作中,生动地描绘了西域的风光,同时抒发了他出使西域的豪情壮志:

《哈密火州城》

高昌旧治周氏西,城郭萧条市肆稀。

遗迹尚存唐制度,居人争都汉官仪。

梵宫零落留金像,神道荒凉卧石碑。

征马不知风土异,隔花犹自向人嘶。

诗赋新疆(12)——明代使者陈诚与他的西行诗文

西行漫漫

 

《土尔番城》

路出榆关几十程,诏书今到土番城。

九重雨露沾夷狄,一统山河属大明。

天上遥瞻黄道日,人问近识少微星。

姓名不勒阴山石,愿积微勋照丹青。

 

   这里所说的打班,即“达坂“,指新疆高山的险坡面。

《过打班》

西日衔山胡地冷,南山极目故乡遥。

书生不惮驱驰苦,愿效微劳答圣朝。

 

    1414年,陈诚西行来到了流沙河。《西游记》中的流沙河,位于火焰山东段的连木沁沟内,连木沁沟北通奇台县的石城子古城,南通唐代柳中故城,是丝路北道与丝路新北道穿越天山的孔道之一。做诗一首:

《流沙河》

桃李花开日载阳,流沙河浅水如汤。

无端昨夜西风急,尽卷波涛上小冈。

   

 途经哈密时,看到这里可耕的原野,风光独特的景色,就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表明古伊州风土尤佳。

《哈密城》

此地何由见此城?伊州哈密竟谁名?

荒村漠漠连天阔,众木欣欣向日荣。

    

    火焰山基岩裸露,赤褐色的砂岩在烈日的照耀下灼灼发光,炽热的气流滚滚上升,宛如万道烈焰熊熊燃烧,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对火焰山的生动写照。

《火焰山》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

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诗赋新疆(12)——明代使者陈诚与他的西行诗文

火焰山下

 

     库木塔格沙漠的南缘,唐代连通沙洲(敦煌)和西州(吐鲁番)的古丝绸之路——大海道。唐代文书称:“大海道,右边出柳中县(今鄯善鲁克沁镇)界,东南向沙州(敦煌)1360里。常流沙,行人多迷途。有泉井,咸苦,无草。行者负水担粮,履绕沙石,往来困弊。”

《鲁陈城》

楚水秦川过几重,柳中城里遇春风。

花凝红杏胭脂浅,酒压葡萄琥珀浓。

古塞老山晴见雪,孤村僧舍暮闻钟。

羌酋举道遵声教,万国车书一大同。

 

诗赋新疆(12)——明代使者陈诚与他的西行诗文交河故城  

  陈城发现始建于西汉的千年交河古城,已是一座空城,看到昔日雄关只剩下颓垣断壁,无限感慨,写下:崖儿城》

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

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羌儿走马应辞苦,胡女逢人不解羞。

使节直穷西域支,岸花堤草莫相留。

 

    陈诚以他卓越的外交才能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为维护明王朝与西域、中亚的友好往来与和平安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成为明代第一个考察西域的旅行家。郑和、陈诚之事业,亦成明代之无有来者的绝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