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幼儿教育如何避免“5+2=0”

(2009-11-13 11:39:53)
标签:

育儿

幼儿教育

刘园长

分类: 阿笨猫幼教乐园

(转自快乐宝贝壮壮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4ced70100fm3f.html

     今天在和刘园长交谈的过程中听到一个新的名字——“5+2=0”,当时听到这个新名词感到很诧异,5+2怎么能等于0呢?于是带着疑问耐心的听了园长的解释,听完以后,顿时恍然大悟,这才明白“5+2=0”的真正意思,就是一周的5天在幼儿园里好不容易培养的良好生活习惯,经过2天的在家父母及长辈的溺爱,又回复到刚来的状态。

    原来这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蒋政华教授所表达过的担忧,根据教育部学生心理教育重点课题组的研究成果,5天幼儿园的学校教育,加上2天双休日的家庭教育,最终的教育结果很可能等于0。

    此项研究表明:在幼儿园,所有的孩子几乎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到收拾文具整理书包甚至帮着打扫卫生,小到自己穿衣吃饭系鞋带;但是,双休日回到家里,父母就包办了孩子的所有事情。另一方面,孩子在幼儿园接受了五天师生互动的系统教育,而回到家里更多的时间却用于独自玩耍而缺乏亲子互动。要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幼儿园里好的教育方式如果在家庭得不到恰当的支持,那么五天的教育很可能被两天的空白所取代。

    蒋政华教授在讲座中表示,5+2=0这一等式的危害是有长远影响的。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思维能力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幼儿园的孩子通常要上到 6周岁,如果 5+2=0的无效教育一直持续到 6周岁,随着孩子的成长,幼年时期形成的不良学习方式将影响孩子一生的知识获得,仅仅出于这一点——孩子们在家里做些什么、玩些什么,怎么玩、怎么做?——也应该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了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避免这样的教育方程式呢?刘园长以自己在幼儿园的所见所闻得出以下结论:

   不良生活习惯
    记得一次实习的时候,我带的那个班上,有一个宝宝每次吃水果的时候她都是在所有的水果中挑了一个最大最好的,老师要她把水果给别的宝宝时,她说:“昨天妈妈说,最好的给我。”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它蕴涵着一个深刻而往往被年轻父母们忽视的问题———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也是一个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里,它决定孩子所学的一切,这一切也将跟随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阶段,固有认识和行为习惯比较少,因此要培养孩子建立新的、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就比较容易。父母的榜样作用,不仅仅是每天的说教,更多展现给孩子的应该是父母的身教。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当的教育观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所有家长都尽量让孩子多学一些特长,所以幼儿园也受经济效益的影响开始开办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即使宝宝们不喜欢,家长和老师总是说“慢慢地培养兴趣,也许能练成‘星’级人物。如果现在由着他的性子,什么都不学,将来会缺少竞争力。” 家长只关心幼儿的智力发展,而忽略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个哲学观点用在幼儿教育上同样适用。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我们为什么不让他们会说这一百种语言,而是去给他们建造封闭的墙呢?!目前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奠基功能定位于长远效应和潜在效应,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时期最有效的学习是通过游戏增长幼儿的智慧开发智力,幼儿园会筛选一些游戏针对幼儿的人格、智力、性格等进行专业培育,这些游戏在成人眼里看似简单,没有太大的意义,然而却对孩子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这需要在若干年以后才能体现出来,如果父母追求眼前的小学成绩而急功近利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适当的特长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但是,如果已经达到让孩子厌恶甚至憎恨的程度,那么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

  
不当教育方法  

    父母工作忙,对孩子实施“放任式”管理,不出大乱子就行。或对孩子的行为严格约束,有时一天要对孩子说几百个“不”字。这样长此下去,我们的亲子关系在哪里。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得当是因为父母缺乏对育儿知识的认知。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有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自我检讨,这个问题是不是自己带给他的。对于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父母可通过对孩子施加不愉快的非语言刺激,来减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冷峻的目光较长时间地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羞愧,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难道我们的父母就没有想过这样做的最终后果吗?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后,我们以身作则,我们充当一回引导者,这样效果会更加吧……

   不让幼儿输在终点线上

    刘园长说,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总是会问,会练习算数吗?字能认得多少啊?认为孩子进幼儿园就是进小学前打知识基础的。

    “其实,我们更关注的是孩子的终身发展与自主学习能力,健全的个性和做人做事的方法。”刘园长介绍,现在幼儿园实行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同为我们所熟知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同,蒙氏教育提出“不让幼儿输在终点线上”,目的是帮助孩子自然地成长,而不是过早就被数字、文字所填鸭。知识迟早会被后来的教育所覆盖,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激发将让孩子一生受用。

    刘园长说,与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蒙氏教学强调自我实现、自我教育,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培养智慧型的幼儿,让幼儿学会去思考、做事有始有终。蒙氏教育主要培养孩子的理解、交流、创造、互动能力,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

    幼儿教育界普遍认为,算数、认字对幼儿来说,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渗透,但已经不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因为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掌握了如何学习知识,才是真正为孩子搭起通往知识殿堂的梯子。

    总之,教养孩子必须遵循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以身作则以及教育的统一性等原则。

    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长,在发展幼儿的智力的同时,不要忽略了他们的情感和社会性。而我们的家长,要积极的同幼儿园做好家园合作,让所有的幼儿都有选择的权利,让“5+2=0”成为过去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