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了
(2022-04-17 14:29:26)
标签:
文化 |
疫情来了
(15号早上)一觉醒来,敬亭佳苑小区封控了。
就在11号,洪林镇刚刚宣布解封,才高兴没几天,突然又来了,来得这么快,而且就在身边。
跟疫情斗争三年了,戴口罩,出示行程码、健康码,打疫苗,核酸检测,全员演练,这一切,大家早就已经习惯了,但是这一次,是真的来了。
危险似乎正在一步步逼近,但是人们却并不怎么担心,一切井然有序,菜市场一如往常,只是人比平时确实多了一些,价格嘛,蔬菜涨了五毛,肉涨了一块,可以接受。“随便涨价是要罚款的!”一位卖鸡蛋的大妈对人们说。
尽管这样,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一些,有备无患总比空空如也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呵呵!这个世界上,要说忧患意识,没有人会比中国人更强。冰箱,早先就已经储存了不少,包子、大馍都有,妻这两天又悄悄做了一些雪菜肉馅的蒿子粑粑、包了好多斤胡萝卜肉馅的饺子,塞满了,既可以当饭吃,也可以当菜吃,真有情况,坚持三个月估计都没问题,嘿嘿!
正在为吃的忙活,姑娘打电话来,跟我们抱怨,说学校超市吃的东西,除了方便面,几乎抢光了。我们不禁好笑,这才发现忘了提醒远在外地的女儿,他们这一代,从来都没为吃喝发过愁,哪里经历过这些事儿?于是把我们备货的事儿、以及她爷爷几十年前挖地窖存山竽的事儿说给她听,她也觉着好玩,说着说着,我们半开玩笑半提醒,遇事总要提前准备,真有事儿,等到别人提醒的时候,恐怕已经晚了。教育完又安慰,学校里吃喝没问题,零食短缺能叫什么事儿?再说咱大中国有强大的领导核心,社会稳定,不用担心,云云。最后不忍心,发去100元微信红包,想买啥买啥吧,鼓励鼓励。
说到微信,最近群里很是热闹,什么“中药抗疫方”、中药茶饮、大蒜泡水喝,据说效果不错,说明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还有“大宝贝、小宝贝,下来做核酸!”之类的社区防疫宣传,很多,让人忍俊不禁。
当然,抗疫时期,人们通过手机、微信,及时获取正式的、权威的信息发布,才是最重要的事儿。
此前,3月27日,宣城市已经成功开展过城区近38万人全员核酸检测演练,面对疫情,人们看到,政府指挥有力,忙而不乱,人们第一时间收到有关信息,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清晰界定,分区域分批次开展检测,等等。所有这些,都给了人们极大的信心。
渔父所在的社区也是这样,社区的书记、职工是尽职尽责的,这个社区去年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5号晚上,社区连夜又搭起了棚子,16号周六一早6:30,组织小区的居民核酸检测,广播一响,人们默默地、自觉地排队、扫码、做检测,非常有序。为什么?是什么力量让这么多人配合无间?渔父觉得,人们不为别的,就为那些裹得严严实实、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为人们做检测的医疗人员!为那些背后默默付出的组织人员、保障人员!这是信任,也是尊重。
疫情面前,政府冷静指挥,人民相信政府,这是一股可怕的力量,“今年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年。人民需要政府的冷静、果敢和诚信;政府需要人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这是当年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时说过的话,放在今年,同样适用。
疫情来了,困难很多,问题很多,但是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恢复和发展经济,因为在今天,除了我们自己,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挡住中国人前进的脚步。
(2022年4月16日,内蒙古阿拉善盟东风着陆场,在天上“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三号乘组人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家了。)
江南渔父
2022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