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26章全民公敌(下)1

(2019-10-31 21:30:44)
标签:

历史

﹡逃亡﹡

上回,我们讲到,镐京的国人发动暴动,周厉王仓皇出逃,逃到哪呢?北出关中平原,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多长时间呢?十四年,不算短,最后死在彘地。

当然,这位厉王是出逃后一直就不敢回来,还是出逃后被废黜流放,《史记》没说,但是渔父估计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咱不去研究它。

厉王死之后,得了个光荣谥号——“厉”,“杀戮无辜”曰“厉”,一个字,就已经道尽人们对他的恶评。

那么,周厉王为什么如此遭人忌恨呢?

﹡专利﹡

《史记》载:厉王“好利,近荣夷公。”重用荣夷公,荣夷公是谁呢?是下面小国的一位国君,他有一样“本事”就是擅长弄钱,厉王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请他当卿士,干什么呢?搞创收!

荣夷公的创收方案,不是说鼓励生产,增加人民收入,然后政府再抽一点税收,不是,荣夷公搞出了一个新的名堂,叫“专利”政策,乍一听,好像是鼓励什么科技创新啥的,那是你又想多了,这个专利政策,是将王畿范围内的山林湖泽,统统收归国有,说“国有”,又跟国不国的什么关系都没有,不过是打着“国有”的旗号,实质是“王有”、你没有,你懂的! 这就叫“专利”。

这一“改革”,收益当然立竿见影了,厉王赚得盆满钵满,干什么呢?挥霍、腐败!

﹡钳口﹡

厉王是快活了,问题是,下面的人可就没法活了,封山占水断了人们的生计,从老百姓,到贵族,都成了利益受害方。这叫什么?用博弈理论的话说叫“零和博弈”,你的损失就是我赚的,那还不把人逼上绝路?国人当然就不干了,开始骂娘,舆情汹汹,民怨沸腾。

朝中有识之士当然意识到这样下去的巨大危险,代表人物有芮良夫、邵公等,他们的唯一办法只能是——劝谏,苦口婆心的劝谏,什么“民不堪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婆婆妈妈说了一大堆,有用吗?与虎谋皮,根本就没用!(渔父:关于芮良夫、邵公的劝谏,《逸周书》、《国语》都有专门记载,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基本上全文照录,以后呢,《邵公谏厉王弭谤》还被收进了《古文观止》,其警世思想,到今天,也没有过时。)

第26章全民公敌(下)1

厉王不但不听,反而召来一批卫巫,干什么呢?监视国人,探听情报,凡有不满者、妄议者,杀无赦!礼仪之邦,就这样沦为恐怖之城,人们相见,都已经不敢说话,只能使点眼色,就匆匆离开(“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愤怒就像火山,积压久了终会爆发。三年之后,即公元前841年,镐京里的国人群起暴动,于是,本文开篇一幕,就这样发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