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麦秀歌(上)1
标签:
历史杂谈 |
﹡牡丹峰﹡
朝鲜平壤,有座牡丹峰。
山不高,最高海拔也就95米,但是因为地处市中心,山似牡丹,得名“牡丹峰”,为朝鲜著名风景名胜区。
牡丹峰上,有乙密台、七星门等古迹,可是曾有一处古迹,却比较特殊。
说它特殊,是因为这里曾经建有一位中国古人的陵墓,纪念塚,保存了近千年,香火不断,成为中、朝两国历史渊源的重要见证。朝鲜战争平壤几为平地,而这座陵墓,却几乎完好无损,神奇般地躲过战火。
不过很可惜,躲过战火的这座陵墓,最终还是没能躲过政治的劫难,1959年被全部拆除。
非但如此,有关这位人物的历史,也从朝鲜教科书中全部消失。
而在中国,出于种种原因,也很少提及这个人。
所以,今天的朝鲜人也好,去朝鲜旅游的中国人也好,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人,就象从来都不曾存在过一样。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他跟我们正在讲的商周历史又有什么关联呢?
朝鲜,又为什么会有他的陵墓呢?
后来,又为什么给拆除了呢?
等等、等等,所有这些悬念,我们下面慢慢去聊——
﹡循环劫﹡
在围棋里,有一种死活叫“循环劫”,尤其是“三劫循环”,一旦陷入此劫,如果双方都不退让,则循环往复,永无终局。
中国的历史呢,就有点象中了这个“循环劫”的劫咒,多则几百年,少则几十年,就来一个生死轮回,每一次轮回,大河淘沙,千千万万的人都将面临生死抉择,多少人的命运也都因此而改变!
商亡周兴,同样如是。
代表人物,我们重点介绍三位:武庚、微子、箕子。
﹡武庚﹡
武庚,纣王的儿子,牧野之战后,周人没有赶尽杀绝,也给武庚封了一块地,称“殷候”,仍都朝歌。
为这,儒家称颂是“兴灭国、继绝世”,意思是虽然灭了你的国,但还是给你留有香火,不致绝祀。而实则,当时的商国实在太大,人口太多,根本就一口吃不下,留着武庚,主要起安抚人心的作用,乃是出于政治考虑。如果真的是“兴灭继绝”,那之前之后灭的那么多小国,又怎么解释呢?顺便说一句,儒家喜欢用道德的角度看政治,是其一大弊。
武庚虽为殷候,实则已被监督管制,周朝在其周围,布下管、蔡、霍三国,由武王的几个亲弟弟任诸候,就是管叔、蔡叔、霍叔,兼任武庚的“相国”,史称“三监”,真实用意,心照不宣。
如果,周武王能够活得再长一些,活过武庚,也许,天下也就这么波澜不惊。
可惜没有,伐商大业沤心沥血,周武王劳累过度,没几年就去世了,成王年幼,武王的二弟周公旦摄政。
这一来,武王的其他几个弟弟不干了,特别是管叔,因为他是武王的大弟。所以这一次,轮到周朝出现了严重的内乱。
复国的机会来了!
所以武庚马上开始行动,与监督他的管、蔡、霍一拍即合,同时联络殷商旧族以及淮夷等力量,发动叛乱,一时成燎原之势。
只可惜,他们的对手周公旦,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色的政治家,这个我们后面还会专门去说,周公马上安定内部,然后亲自东征,仗前后打了三年,朝歌一带一片废墟,结果,武庚、管叔被诛杀,蔡叔被流放,其余殷商附逆,全部被血腥镇压或流放,武庚的这支殷国就这么完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