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枫散文随笔】再上雁荡山

标签:
雁荡山方洞灵验铁索桥 |
文/秋枫赋
正值东风剪绿时节,我随弟弟妹妹沿228国道来了一趟东南沿海行。
李白的朋友“烟花三月下扬州”,自是指农历三月、春暖花开时节啦;而我们的东南行该是早了些,杨柳垂帘、农田新绿、桃李含苞之态。既便是向东南走,也还是有点儿清冷了些——早有早的好处,旅游淡季,景点儿不至于过于拥挤喧扰,适合散淡舒心惬意而行。
走河北、过山东、游大沙湾,叩拜天台国清寺后来到温州乐清山水奇秀的“东南第一山”雁荡山。
天台连雁荡,郁郁葱葱,春雨潇潇、群峰濛濛,又上雁荡观奇景。
七年前的5月,我第一次攀登雁荡山,两天时间游走了灵峰、大龙湫、小龙湫、灵岩森林公园等几处景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灵峰夜景,如梦似幻、加之各种传说神话犹如游走在人间仙境——那块守护在灵峰的巨石,不知到夜晚是否还会幻化成守护灵峰的雄鹰——呵呵,那可是郭沫若先生以诗意视角、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使巨石扬名……
弟弟他们是第一次游雁荡,征求我的意见,一拍即合啊——我有个嗜好,对于自己喜欢的地方或景点,有些贪婪呢,盼着多去几次把它读透读懂、况且是名山雁荡,那么多山头、那麽多美景!南翔北归的雁群都要在山顶湖泊歇息小住几日、徐霞客到此游走三次、翻读了多少时日才写成《游雁宕山日记》……而我不过是再上雁荡,如见一个思念的朋友,满怀憧憬!我们这次是游览方洞和灵岩两个景区,沿着方洞栈道前行走向灵岩寺方向。
早早来到方洞停车场,天空依然是阴沉沉的,春雨迷蒙,仰头看去雁荡雾绕奇峰,那雨水精心洗过的“金腰带”更加鲜明环绕峭壁,凸显着山的挺拔峥嵘。望着峭壁下向上蜿蜒的山道,湿漉漉、凹凸不平;山道扶栏外是顺势拔高的壁崖深谷,我不由自主紧贴崖壁而行,时而抓紧栏杆回望走过的风景;仰望观音峰、换着角度欣赏“金龟迎客峰”:心中有爱,眼中有景,山的造型,尽在你想象幻化之中……
过方洞道观、穿过真正的崖壁上的“方洞”,是人工开凿过的吧?无从考证,火山岩绝壁上的施工一定困难重重——我想起了河南太行深处的挂壁公路……穿过方洞前行七八百米就是这片景区有名的百米“铁索桥”了。
雨天湿滑,加之桥身颤动,百余米的距离呢!眼前是峭壁林立,脚下是深谷不见底,真真令人惊悸。我调整呼吸,激励自己:稳住、抓牢扶手向前看,我能走过去!弟弟弟妹给我鼓励:姐先走,您差不多快到对面时我们再上桥,这样桥身不至于晃得厉害……幸亏雨天游客不多,如果节日出游哪有一个人先过桥的待遇!
不管快慢,我走过来了——其实真没什么,你只要向前看、先忽略掉脚下深渊谷底,过铁索桥也不过是走平地,一如人生的前行,别紧盯着眼前困难,有诗和远方的期待就能增添前行的勇气。
雁荡奇峰连绵,移步换景。你看对面的“五指峰”山头排列有序,初春的画笔已为她涂满新绿,不知名的花儿点缀其中,呵呵,春花儿也有了山的高度与底气——我们游走山中,游走在绿色生命里!出游吧,为自己填充生活能动力!
蒙蒙雨中,贴着峭壁转山转水,方向感不佳的我,更是不辨东西——突然眼前一亮:卧龙潭清澈碧绿,我来过这里!挂壁上从山顶跌跌撞撞飞流直下的清泉,七八十米的落差吧?水流不大、气势依然——著名的小龙湫啊!潭下端庄大气的观世音塑像更唤起我七年前的记忆!独秀峰依然挺拔秀丽,断肠崖呢?这里曾有一段凄美的传说……
回忆着,寻找着,再次相见的景色又增添着亲合力。再走眼前的玻璃栈道,我已没有紧张的情绪,还适应着看向脚下,都是郁郁葱葱的新绿……
“姐,你看前边展旗峰方向,怎么两峰之间好像有人影移动啊?”弟妹大声提示道。
哦,下午两点多了,我想起来了这里上下午各有一次灵岩飞度表演!既在展旗峰与天柱峰间拉起一根钢索,人在钢索上表演、走动:还有一项是表演者从山顶抓住绳索一步步荡向270多米深的谷底,两项表演都属于紧张刺激。上次来这里,先生坐到灵岩寺附近茶楼看台等着看演出,而我和旅伴沿着崎岖陡峭的依山栈道去了卧龙潭、小龙湫。
老实说我不喜欢看这种表演,说是熟能生巧、勇者无惧,可作为职业,天天如此危险艰辛,令人于心不忍。好在今天离得远,我也陪着弟弟妹妹看了一会儿。
来到灵岩寺下,几个小时的观光游走并未令人劳累,当有人向我们打探方洞路线时,我还是信心满满:沿着栈道走吧,有些崎岖,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呢,我们是从方洞走到这里……难抑的自豪感哈。
斜阳余晖里,我们向着森林公园徐霞客塑像的方向走去,嗯,没有忘记这尊神采自信飘逸的塑像,他风里雨里一年四季守护在这里,守护着他挚爱的山水,守护着挚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