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微型诗集《给快乐装一张嘴》

(2022-08-29 10:58:46)
标签:

读后感

赠书

微型诗

分类: 随感
读微型诗集《给快乐装一张嘴》

                                  读微型诗集《给快乐装一张嘴》
                                                                                       ——刘 老师佳作撷秀

文/秋枫赋

写记叙文、随笔,似乎是一种“本能”——学生时代得写作文、参加工作后有文案、退休后喜欢练笔,自然是从自己熟悉的文体下手。写现代诗歌、写散文诗似乎也是出于自己研习后的“本能”:灵感所至文笔自然会跟上心动的节奏、沉浸感情色彩,韵味流淌,写得好不好的也是抒发自己的心声……没想到近几年被短小精悍三行微型诗所吸引——在文学的探索中认识文笔灵秀的朋友是我的荣幸吧,有他们们的引领我也试着踱步三行。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板桥先生论画如此,诗歌写作何尝不是?诗歌自可喻为行云流水般潇洒,却不可随波逐流般不羁,她不是塑料花的色彩拼凑,是灵与肉的鲜活生动,感动自己、引起读者共鸣!写诗不易,写好短小精湛的三行更难!我深知自己对诗歌的学习起步晚,每每提笔自有一份忐忑……

感谢微型诗朋友们不离不弃,在几年的学习探索中,不时得到师友们提点帮助,更有热诚的朋友把他们辛勤成集的新书寄给我。对秋枫来说,这一本本诗集不仅承载着友谊与信任,更是我品读学习微诗的范本!

在这个暑热难耐的夏天,在疫情不断滋扰的日子,我有幸收到刘 老师的新作《给快乐装一张嘴》诗集伴我度过暑期!
这本书分《阳光》、《月光》上下两辑,标题具有刚柔并济的寓意?一路读下来,给人一种明快潇洒、阳光向上的愉悦感,取材广泛、视野开阔,一种豁达,一种挥洒自如酣畅淋漓的享受。
老实说,我读不懂晦与涩,虽说自己水平有限,却对无病呻吟的东西既使拿起也会立即放下——嚼不动的干脆不尝试。

微型诗全文,只有三行。每行一般在十个字左右,全诗不超30个字,这可谓惜字如金!刘和旭老师的体会之一就是 充分利用微型诗的题目。
我在阅读他的作品中也印证了这一点——题目往往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事物,布局谋篇均围绕着所拟题目展开。至于手法,开轩面圃也罢、迂回曲折也可,全看作者的功底。
在这本诗集的开篇里,作者写出自己“也探微诗”,简洁明快的文笔却使我读来受益,不妨沿着作者的提点选摘几首佳作,细细品来。


《望月》

一张天大的试卷
是谁得了
“0”分

标题点明示“望月”,这个“0”分的形象所指,不就呼之欲出了吗,且是望的圆月呢!取数字的形似,別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啊。 再品下面这一首:

《山洞》

好端端的果子
被虫蛀 
 虫呢?有人钻出来
如果没有标题的作用,会使读者产生歧义,三行诗的标题决不可随意处置,它的存在是引领作用点明主题。

也探微诗的第二要点:用一个点,点亮面。
作者在这里举了盲人摸象的典故。但不是“以偏概全”的意思,而是倡导微诗的写作可以“以点带面”,抓住事物的闪光点,虚实相构,发掘与联想:

《大山》

远点,你就小了
再远点
张开嘴, 你就是俺的一颗牙

《高高的烟囱》

把地球当了椰子
云儿拿着吸管
插进去,可劲地吸

作者在第一首诗中就是抓住了山头的形象,突兀有致,以牙喻之;后一首抓住烟囱高耸入云这一特点,以远取譬手法,拉大喻体与喻本的距离,使读者产生陌生感,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美感体验。

三,用真情实感来写诗

文章贵在真情。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长也罢、短也罢,都是作者“从心里疼出来文字”,写作时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正如我国著名诗人桑恒昌老师所言:我在写诗,没工夫去老(大意),每一篇作品的诞生,都饱含着作者的心血,并不是每一篇诗稿的诞生都一路高歌,而是经历了作者反复打磨与推敲的,写作本身也是一种修行磨砺。基于自身的体会,在论坛上我看到每一篇诗稿,都会读下去,都会跟帖回复作者——是尊重,也是体谅。心中有爱才能写出唯美的诗篇:
《迎春花》之一

穿了个 黄马褂
正在跟人嘚瑟 :俺是钦差
知道吗? 春姑娘是格格

以诙谐活泼的语言,描绘出自己心中无比喜爱的美好春景!读着这样的诗句,不由自主笑出声来。
《春天来了》

摘掉帽子
让白发
返青

寥寥九个字,双关表现手法,既写春天雪化、大地返青实景,又何尝不是表现心中的一种人生念想与企盼?

《细雨》

筛过的
生怕噎着
春天里的小小花骨朵

阳光活泼的作者也有细腻柔情的一面——大爱使然!

《小草》

那是些剑客
为争夺春天 开始亮剑
你一把 我两把 你三把 我四把……

在真情的感染下,自然界都有了生命的意念,一切都是生机勃勃。

《池中芦苇》

老的还在, 新的又长出来
风中 ,黄色拄着绿色做拐棍
雨里 ,春天撑着秋天当伞

又是虚实相间,写芦苇,何尝不是写人间辈辈真情的相携相助,一代代人的护佑成长?心中有爱,一切总关情……

这是我阅读学习刘 老师的第三本诗集,吸引我的自是书中充满真善美本质及出奇创新赋予诗的那份 生命活力。赏读数日,也只读了全书的上辑《阳光》篇。从书中撷秀,抄录数首加深学习效果,聊记于此。


碰到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本书也就受委屈了——一些诗作的后面都被我信手涂鸦:或感想、或解读……我读书的习惯,手握一支笔,勾勾画画,亦或抄录自己喜欢的篇什也是常态,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记忆——这也是我对书籍的“爱护”。在此,敬请赠予我书的师友们见谅!
这篇读后感以一首三行结尾吧:

 

捧一本拓宽视野新诗集
岁月洗涤过的眼睛
选章摘句 清凉一个暑期

                                                     2022年8月22日星期一整理
读微型诗集《给快乐装一张嘴》
图片来自网络 谢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