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枫散文随笔】出游小记

标签:
出游盘山、江南北齐长城 |
分类: 随感 |
文/秋枫赋
“始于大雪,衰于惊蛰”,前两年的新
&冠疫&情基本遵循这个规律。不得不佩服老祖宗对自然界的判断。可今年的变*异*病*毒却与人们玩起了持久战,一拖再拖一波接一波的直到立夏、小满……
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自“芒种”以来,总算安稳平静了许多。在家憋屈了一个冬春的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几分雀跃、几分忐忑,做好防护的同时,抓紧时间放飞心情,走向原野,走向山林。
我们这些退休一族,谁不想趁着“年轻”,胳膊腿儿还给力的时光能到处走走看看啊!出省离市的远途旅游目前还不想涉足,郊县的溜达却是令人向往的“一小时看到海,两小时就进山”——感谢周边的丘壑大海,以大自然雄阔的胸怀,接纳了被疫情裹足的人们……
这几日连续高温,能游玩的的沙滩是年轻人的天堂,我选择进山。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行进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了。一重又一重地盘上去,几处都是“胳膊肘弯儿”,公路两边绿漫山谷,车子就像绿海中一只游弋的小船,“走进山区,就走进了北方的果园!”可惜车速的原因我来不及分辨那些果树的真容——知足了,不管怎么说,暂时告别了市区六月高温。越往山上行,越能感到山风的清爽,欣欣然,我们被绿色空气涤荡心胸……
几经盘绕,终于到达事先订好的“农家院”——一座依山而建、砖石结构、通体月白色三层小楼。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部装修,都可堪比市区宾馆、酒店,只不过规模上小一些罢了。它更该称为山间别墅、绿色氧吧;这一点使得市区任何酒店宾馆望尘!
山村,早不是“村姑”模样,才几年的光景啊?蜕变化蝶、山中翔凤!
来过山里多少次了,我已经记不清,随着这里旅游度假村的不断开发建设,山里的景点早已不局限于原来的几处,本来就是京畿之地、长城文化、曾经的戍边战场,移步换景的同时都渗透着当地历史内涵。
我们这次重点游览的车神架景区,就包含着“三古三新”,给人一种时光穿越的美感。
山高水长,一点儿也不假。走进车神架大峡谷,两边山崖峭壁真如刀削斧劈一般,一段段有着整齐的切面,漆黑浑黄的岩层断面处凌厉而又高冷;有的又像古老城砖堆砌而成,悬挂在峭壁上的流水飞溅,形成几处灵动的瀑布如悬挂的珠帘……据说,这是18亿年前中上元古界底层的创面!我不懂地质学,只感到古朴山体,自然天成,雄浑之美,大自然力度的象征。
峡谷的不远处半山坡是一片开阔地带,最高处巍然耸立着4900年前远古始祖轩辕帝巨型雕像,据说老人家在这里保佑着山里人的出行安全。在巨型雕像的山脚下,新建的玻璃栈道观景台、又称平步青云,天空之眼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一览群山美景,也能看到1700年前的北齐长城!享国仅26年的北齐何尝不盼“国祚永延”,不然费劲巴力修建长城干什么——在这座大山里我看到过几段“北齐长城”有的地儿就剩一垅黄土
!
战战兢兢、我牵着狗狗走上了长300多米,宽2米的的玻璃栈道。其实,只要不看脚下一百多米深的峡谷,只顾四周观景,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看着几个年轻人从悬梯拉着绳索大步流星地向玻璃栈道进发,真是羡慕至极——早几年的话,我也一定可以!现在不敢想了,女儿就站在不远处看着我们呢!
从平步青云的栈道下来,我很想体验一下“滑行下山”(也是玻璃滑道),可惜错过了体验的年龄!
溜溜达达向山下走去。临近中午,我们来到孔雀放飞基地。这是片不大的峡谷,山腰流水弥漫成雾气,真有飘渺梦幻之感,不远处一个个笼子里,孔雀唱鸣……35度高温,小小的山谷里气压很低,湿度又大,坐在看台上等待孔雀放飞时,我竟感到恶心、不适……为了不影响家人游兴,我悄悄躲到一角,看看游人寥寥,顾不得许多,就侧身躺在看台座椅上——这身体,还想走旋梯上“天眼”?看看孔雀翔舞,都是这副模样了……也别说,躺进大山的怀抱,聆听水声潺潺,鸟鸣声声何尝不是一份空灵的享受呢——呵呵,开启秋姐姐侧卧游山模式!
津郊的蓟县山区,不管来过多少次,给我的感觉就是不要说“去过了”、“知道了”之类的话,否则就显得浅显了!这儿是京津后花园,有着翻看不尽的画卷!在这里,山水、人文、历史回声阵阵,只看那一段段残长城,隐现着多少岁月峥嵘——每块城砖都会给你讲述戚继光、张臣的英勇……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旅游大家乾隆爷不会轻易发出这样的感叹,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老人家竟32次走蓟县、入盘山,留下诗篇都是对“京东第一山”的赞叹!没有“入圣”的景致怎能让老人家如此痴迷留恋
!当然,乾隆爷盘山照游,江南也没少去……
这个夏天,也许我还有机会再游车神架,亲自走一趟神秘的北齐长城,对话那个短暂的高氏王朝,以弥补这次出游的遗憾。
前一篇:【秋枫杂诗一组】夏日拾零
后一篇:【秋枫七月微型诗1】(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