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枫赋YUN
秋枫赋YU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099
  • 关注人气:5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那份诗味的诙谐——读刘和旭老师《诙写家族》感

(2021-12-01 10:15:54)
标签:

读后感

三行诗交流

诗经中的三行

源远流长

诙写家族

                                                                      品读那份诗味的诙谐
                                                                                    ——读刘和旭老师《诙写家族》感
文/秋枫赋

在文友的交往中,收到对方赠书,该是件值得珍惜的事情!这种赠与带着师友的信任把自己的心血集大成寄给你,是份沉甸甸的友情!
11月初,我有幸收到两本诗集《年轻的吻》和《诙写家族》。作者:刘和旭,微型诗论坛常务副站长、我在《中国微型诗社》的老师、朋友、兄弟。

 名如其人。刘和旭,待人亲切和善,犹如一阵清风,温暖凝聚着微型诗大家庭的诗友们。
我来微诗时间不长,原来又是写一些随笔之类的文体“起家”,乍一接触精短的三行诗总有一种怕“说不清楚”的感觉,这“三十字以内”的布局很是难了我一阵子。这种状态下写出的“半成品”发上论坛,却经常发现刘老师的点评、甚至“加分鼓励”……尤其在我值班负责同题诗统计的过程中,他也是给与多方面协助。
两年来,友谊就在这点点滴滴交往中聚集——文笔交流也能品人啊,我认可这样的老师、兄弟。

在这温馨的初冬,坐在洒满阳光的小书屋里,一杯清茶,伴着三行的诗韵、墨香,我品味着《诙写家族》中的精短诗句,短到一行一首,两行一首,三行是这本书里的主打体裁。全书分为五大主题,家情篇,爱情片、矫情片……慢品吧,从包罗万象的“家情篇”读起。

刘老师说,这本诗集是他对微型诗结构的 “尝试”。 “诙写”无疑是以诙谐的笔法入诗。他谦称自己“眼高手低”,离真正的诙谐还有距离……
果真是这样吗?
诙谐、幽默是一个人的智慧外现风格,交谈亦或文笔,没有灵动的思维流露不出灵动活泼幽默感人的东西。秋枫对诗是欠研究的,也不妄论诗风、文笔;但对读书,却是挑剔——眼高手低,自己写不出,却尽想欣赏佳作典籍……

《诙写家族》这本书,我读进去了,抓住我注意力的是一首首诗作的深意,题材主旨阳光向上是一个方面,秋枫更喜欢品读诗歌中的“诗味儿”,这是一首诗的情势、意境;当然 文笔也在这美的范畴里。
“诗味儿”细润无声,滋养心田。我摘出几首三行诗,放到这个篇什里,慢品:

《相机》

只听“咔嚓”一声, 世界就被
扁了!
写实手法。看似平铺直叙,能把大千世界“拍扁”,形象而逼真的写意画面,夸张却不虚妄啊!摄人、拍物,山川江河、红花绿草,哪张照片拍出来不是“扁”的。 而诗中“扁”与“贬”是否有着自我戏噱的味道?既是“诙写”,就由读者想象开去,趣味诗味儿其中了。
联系作者下一首《相片》会更有意趣:

瞧瞧!被拍扁的世界
正躺在这里面一张张床上
养伤呢!

    三行诗也有自己的规则,全篇三十以内的字,如何分行排列谋篇,也能体现诗作的主旨!开始接触三行诗时,我只注重每行不得超过十三个字,随意断行时常有的 ,后来得到诗友们指点,在不断品读学习中看出一点儿端倪。
刘老师这首诗的布局,结句只三个字“养伤呢”——前面两行的铺陈 从表现形式突出了结句的真意。拟人手法,诙谐而诗意。读后是不是令人会心一笑呢!这 ‘养伤’的照片里也许正是你我他的作品之大集……
品读刘老师这首诗,我联想到桑恒昌老师  《中秋月》、《祭父亲三柱高香》等诗作为突出情感、主题,都用了特殊的版面布局 …… 一首佳作方方面面的细节里都有作者的构思心曲。

既是《家情篇》真可谓题材广泛,信手拈来,诗意无处不在。翻开这本诗集真有迎接不暇的感觉:看这首  《帐篷》
     做个窝,把自己变回动物
为何四条腿的快乐
比两条腿的多
回归自然,放牧身心,是当下人们的追求。野外生存也是一种时尚吧!“四条腿”的,徜徉山林,人们也躲进绿野山川搭个“窝”,不正是一种回归感或是向“四条腿”的模仿? 阳光直率的刘老师是否也有丝丝的小郁闷?抒发到笔端又是如此的轻灵诙谐——恬淡之美的尽情挥洒。

一首首小诗品读下来,不光是轻松诗意的栖息,也有藏锋不露的刻刀痕迹,发掘现实抨*击*陋**习……但宗旨是暖色调,几份善良、几分期许。

《麻将》

口头上说“和了”
可还继续在心与心之间
垒墙

麻将作为一种家庭娱乐、朋友间消遣,小玩也无大碍。但是发展成赌博,伤财、伤人、伤友情!
“心与心之间——垒墙” 平实的文笔切中要害。作者的立场取向旗帜鲜明。

再读一首《灯泡》吧,我喜欢这种风格的诗作:

内心敞亮
世界也就
亮了

贴切形象、娓娓道来。读这首十个字的三行,我想到了《诙写家族》诗集扉页上的那首《太阳》“那是瓶盖 启开  把诗倒出来”!一个生活充满阳光的诗人正如他这首小诗,内心 的敞亮与坦荡造就了笔端暖意的流淌,多年的笔耕,信手拈来皆文章……


三行微型诗源远流长,我只是个初学者。远到诗经,近到中微论坛、再到我手中这本温热的诗集,无疑都是我的教材。慢慢品读吧,必有收益。从百花园里撷取几朵小花浅叙,算是读后感。
还在赏读中, 谢谢刘和旭老师!

                                                                                                 2021年11月26日草,29日星期一整理

附:诗经中的“三行诗”选 

《 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品读那份诗味的诙谐——读刘和旭老师《诙写家族》感

品读那份诗味的诙谐——读刘和旭老师《诙写家族》感

品读那份诗味的诙谐——读刘和旭老师《诙写家族》感

品读那份诗味的诙谐——读刘和旭老师《诙写家族》感


品读那份诗味的诙谐——读刘和旭老师《诙写家族》感

品读那份诗味的诙谐——读刘和旭老师《诙写家族》感

不好意思,书被秋枫圈圈点点,读书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