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十二回     耍娇气玉环闹翠阁    动龙颜梅妃妒荔枝

(2011-06-26 17:39:12)
标签:

文化

 第三十二回

                         耍娇气玉环闹翠阁

                         动龙颜梅妃妒荔枝

 


            诗  曰: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蚻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皆空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红梅不恨肥。


    且说梅妃见了万岁,便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落下粉腮来。从来说,

新婚不如远别,玄宗见梅妃哭得可怜,便百般安慰,拥入罗纬说不尽旧日恩情,

叙不完别后相思。两人唧唧哝哝的,直诉说了一夜。


    且说那杨贵妃多日不见万岁临幸,自觉作娇过甚,失了皇帝恩宠,心中万分

凄惶。于是她便暗暗地遣永新、念奴到西阁悄悄地打听。这杨贵妃平日和玄宗是

片刻不离的,如今抛得她漫漫长夜,孤灯寒窗,叫她如何睡得稳?直到半夜时分,

乃无睡意,便挑灯就妆台铺着玉笺,随手写下一首词儿,道:

                    君情何浅?不知人望悬!

                    正晚妆情浓,暗烛羞翦,

                    待君来同笑言!向琼筵启处,

                    醉月觞飞,梦雨床连。

                    共命天分,同心不舛,

                    怎猛地把吾疏远?

 

    写完,搁下笔,上床睡去。此时天色微明,便有永新进来禀报:“娘娘千岁,

奴婢打听得翠阁的事来。”杨贵妃急坐起身来,道:“慢慢讲来。”永新道:

“奴婢昨夜奉娘娘的旨意,往翠华西阁守候着,当时已近黄昏,忽闻密传小了环进

阁,那小黄门奉了皇上旨意,向翠华东阁而去。”贵妃连连顿足道:“呀!向翠华

东阁,那是宣召梅精了。不知这梅精来也不来?”永新答道:“恩旨连召三次,才

召来那梅娘娘,又暗地里送到西阁。”


    贵妃听了,一言不发,静静地呆着,正极力对自己的忧伤加以抑制。此时,她

想起玄宗当太子时,对她的爱,又想起她被册妃后,寿王对她的爱。她把玄宗和寿

王做了比较,又把玄宗与安禄山做了比较。这么一比,还是玄宗对自己情深。她控

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她决定去找玄宗。


    且说玄宗皇帝,每日与梅妃在一起,特遣小了环去把高力士密密召来,传命不

得让杨娘娘知道。又命高力士在阁下看守着。


    高力士奉了圣旨,在翠华阁下,眼睁睁地看守了一夜,他连眼皮儿也不敢合,

看看天色微明,又怕万岁爷传他送梅妃回宫,因此愈加不敢离开。


    谁知玄宗和梅妃一夜欢娱,正苦夜短,好梦醒来,已是日高三丈。那高力士

正彷徨之际,忽见那杨贵妃从廊尽头冉冉而来。高力士心中不觉有点儿难为,自

言自语道:“她来了,是谁走漏了消息?现今梅妃正在阁里,我该如何是好?”


    贵妃又逼着高力士叫门,高力士无奈何,只得硬着头皮上去高叫道:“杨娘

娘来了!快开了阁门!”叫了几声,却不听得阁内有人答应。原来玄宗和梅妃一

夜合欢,身体疲倦,此时日上三竿,还在沉沉入睡。


    一阵喊叫声,把玄宗惊醒,他从被窝中坐起,知道是杨贵妃来了,心里十分

恼火,干脆来个不理。


    高力士见皇上不理,便叹了一口气,对杨贵妃道:“娘娘千岁,不要自寻烦

恼。奴才知道万岁爷与娘娘平日寸步不离,形影相随,真是人间少有!今日这翠

钿凤,莫说是梅妃,就是三宫六院中选上来的新妃,你也应索性假装着耳聋,不

闻不问,怎么能不顾早晚,便来闹得万岁不能安宁。不是奴才多嘴,如今满朝臣

宰,谁没有个三妻四妾,何况当今的君主?我看还是请娘娘回去罢!”


    高力士这一席话,说得杨玉环哑口无言。杨玉环一时无可泄愤,便从头上摘

下来首饰,“叭嚓”的甩在地上就走了。


    杨贵妃一走,那玄宗皇帝才起床,他一眼见地面上被甩碎的首饰,便问高力

士,知是杨贵妃临走时甩下的。这首饰原是玄宗赐与杨妃,并亲自替她在宝髻上

插戴着的,如今被杨贵妃掷破了,这玄宗皇帝不恼火吗!他心里想:朕还算什么

皇帝,一个妃子竟敢这么无理?一气之下便立刻传旨,着高力士送杨玉环出宫。


    且说梅妃见圣上把杨贵妃逐出宫去,自然从心里高兴,她拿一千两黄金与高

力士,要他去找一个文士,拟司马相如作一篇长门赋来感动圣心。高力士怕杨国

忠的权势,只推说朝中无人能作赋。梅妃只好作罢。


    再说杨贵妃被逐出宫去,梅妃总以为这下可好了,皇上跟前没有了最受宠的

妃子,一定会与自己朝夕相处。她满心想望皇帝立赐召幸。她在楼头一天一天地

盼着,只是杳无消息。此时,已到暮春天气。梅妃独立楼头,高展远望。见夕照

御山,烟树迷蒙,树径下着地处,起了一缕尘土。她以为是岭南驿使回来了,便

问宫女,宫女回答道:“岭南梅花使者,久已绝迹!此驿使是为杨娘娘送荔枝来

了!”


    梅妃听了,撑不住两行珠泪落下粉腮,只听她娇声喊着:“啊唷!”柳腰儿

一折,向宫女肩头倒去。原来梅妃一时悲愤,晕绝了过去。宫女们一时手忙脚乱,

把梅妃扶进房里去睡,只见她悠悠醒来。“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溅得满

地都是。宫女们可害怕了,不停地在一旁劝说,梅妃的心渐渐地安静下来,她瞧

着窗外淡淡的月光,瞧着映在窗里淡淡的灯光,感到寂静凄凉。


    原来玄宗皇帝的心还是宠爱着杨妃,前些日子只是因一时之怒,把杨贵妃送

出宫去。杨贵妃一走,玄宗一个住在宫中,便觉得郁郁不乐,任你后庭歌舞,声

声入耳,也打不断他对杨妃的怀念。这一天,直至午后,高力士还不见皇帝吃饭,

他进去传吃饭,见玄宗坐在那里叹着气。高力士知道皇帝尚不能忘情于贵妃,待

到傍晚,见左右无人,他便跪请万岁爷下恩旨,召杨娘娘回宫。玄宗仍然不语,

高力士又道:“万岁若虑一出一召,为天下人耻笑。奴才请贵妃娘娘改从安兴坊

门入,以避人的耳目。”玄宗便点点头。高力士取金头牌,请皇帝盖上小印,作

为凭证,去召杨贵妃回宫。


    再说杨贵妃自被逐出宫,心里也有些后悔,终日哭泣着自怨自悔。此时又被

召进宫里,她见了万岁,急忙跪倒,只是痛哭。玄宗伸手把贵妃扶起,百般劝慰。

这一晚,两人恩深,胜于往日,自此玄宗与贵妃重归于好。


    当时,天下太平无事,玄宗每日在宫中除与贵妃戏嬉外,又召集一班文学之

士,在御苑中吟咏为乐,当时,文学侍臣有一个李太白,诗才最是清高,玄宗十

分敬重他。


    李白,因生在四川的昌明青莲乡,所以取名为青莲居士。他天资聪明,能辨

识蝌蚪文字。他用手抚摸着碑文,能倒读得很快,好似自己写的一般。


    当时有个岭南的知州官,名唤毛榆桑,他自谓文章优胜,与李白相见。两人

共观碑文六十余座,每座约数百字。毛榆桑只能生涩的背诵一二篇,李白却能完

全背诵碑文六十余座,一字不误。毛榆桑听了大惊道:“此仙才也,吾如何可及?”


    李白天性豪侠,爱击剑,喜纵横术,疏财仗义,交友满天下。他在任城作客,

与孔巢文,外准裴政,张淑明等往来山中,昼夜痛饮,称竹溪六逸。

   
    李白酒量甚大,斗酒不醉,常自称斗酒百篇。他酒兴浓时,握笔作文,万言

立就,人称他为酒仙。后李太白至京师,与贺知章相遇,知章读太白之文,叹道:

“此谪仙才也,人间无此妙文!”同时,贺知章又称他为李谪仙。


    当时,有诗人杜甫,深得玄宗器重。杜甫字子美,世居杜陵,家世清贫。后

中进士,诗名广传四海。玄宗皇帝读杜甫所作赋,称为奇才,拜为集贤院主。后

贺知章又荐李太白,玄宗读李白所作诗,叹为李、杜双绝,拜李白为供奉翰林。


    玄宗尤爱李白之诗,时时传入内宫,饮宴吟咏。玄宗赐李翰林食,亲自调食。

李白又时喜入市沽酒,每有宣召,太监们便骑马至长安市上四处寻找,见李翰林

当门与屠贾争,饮已太醉。太监急以水喷其面,使他清醒,扶至马上送入内廷。

玄宗见他衣冠不整,并不恼怒,反笑扶之坐立。杨贵妃制清平乐曲,尚无词句,

玄宗命李白依谱填词。李白乘醉在玉笺上写成清平调之阕: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汉家谁知晓。

                 可怜燕飞倚新妆,名家倾国两相挽。

                 乐得君王带笑看,沉香亭北倚阑杆!


    玄宗又命作宫中行乐词八首,李白不加思索,拂笺写道: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罗,

                 山花插宝髦,石竹绣衣裳。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新云飞。

          第二首: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珠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第三首:

                 卢桔为秦树,蒲桃出汉宫;

                 烟花宣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鸣水,箫吟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何必向四中!

          第四首: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后逢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足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第五首:

                 绣云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颜,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第六首: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珠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第七首: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行乐好光晖;

          第八首:

                 水绿南薰殿,花江北阙楼,

                 莺歌闻太浓,风吹远巡州。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风日好,宣入未内游!

 


    从此,玄宗每逢宴会,便命宫女唱清平调,或歌舞宫中的乐词。后宫八千嫔

娥,都知道李太白的名字。玄宗每有欢宴,便召李白侍坐,饮酒赋诗,君臣甚是

快乐。


    其时,适值黑水谻閜国打听大唐天子沉迷声色,不理朝政,上下酣戏,便遣

使奏表,借探大唐的虚实。平日,外番上表,先用中文,后用番字。今日黑水沫

河国上表,满纸写的尽是鞑靼文字,形状与蝌蚪相似,满朝文武无有识者。


    当时,只是青州刘宽能辨六体文字。玄宗把刘宽宣召进宫,见这国的表文,

也瞠目不知所时。玄宗大怒道:“众位爱卿,平日食皇家俸禄,有事便不能一用

耶?今蛮奴之文,百官竟无一人能辨识,岂不被沫河国耻笑?”


    这时裴晋跪倒道:“启禀万岁,在班的虽没有识此字之人,可臣愿保举一人,

不知万岁是否准本?”

    “裴爱卿,你保举何人?”“臣保举翰林学士李白。李白才学,威震四海。”

玄宗准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