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

(2017-12-07 02:02:53)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

                            文\马晓燕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除了让孩子多读书,别无它法。

但是常有家长问,孩子不喜欢读,怎么办?

我问,是不是你们在家喜欢看电视?或者一回来就打麻将、上网、聊天、玩游戏?等等。没有给孩子营造好良好的学习氛围?

答曰,没有。为了让孩子喜欢读书,家里不仅买了很多书,而且一有空闲就自己也坐下来读。但是读了半天,自己还在读,孩子早就跑得没影儿了。

如上所述,确定书也买了,氛围也营造好了,但是孩子就是不爱读,那么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孩子不爱读书,一定是你的读物不合适。因为这样的毛病我也犯过。大多数的家长一提到让该子读书,立码想到的就是名著,名人传记类。首先我要讲的是,读这类书肯定有好处,但是仅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去看待问题,那就错了。一定要选择在适宜的年龄和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时候才行。

因为名著,大多都是长篇巨制,有深刻的思想和背景,故事具有连续性。成人阅读,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坐下来仔细地体味和领会。孩子们多动,没有一定的阅读自觉性,更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而这种书本身排版也不够好,没有插图,全是文字,密密码码的一大片,有些孩子可能一看就感到很压抑。再翻上几页,看不出所以然,很快就会失去耐心,了无兴趣。而且大多数大部头的作品都过于深刻,孩子们读起来晦涩难懂,犹如天书,根本就无从进入。所以读起来既读不懂又读不动,那为什么还硬要抱着找难受,不跑去玩儿那不是傻么?

至于名人传记,多是写成人的东西,距离小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太遥远,孩子们读起来没有代入感。而且传记都是纪实性文字,缺乏一定的文学性和趣味性(这也是很多成人不喜欢看传记性的文字的原因)。所以,孩子们不喜欢读,很正常。

但是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些问题,一厢情愿地认为阅读名著有品味,读名人传记励志,一味地、迫不及待地把这类书塞给孩子们。结果适得其反,恰恰是这类书给他们造成了读书很枯燥无趣的印象,反而早早扼杀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所以,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读书和吃饭一样,一定要对口味。如果孩子根本就不喜欢,又如何爱上读书?又怎能谈兴趣的培养呢?

但是要注意,孩子自身没有分辨能力,如果单纯从孩子喜欢的角度去看也不对。有些孩子就特别喜欢看漫画类书籍,图画多,文字少,感觉上轻松愉悦,读起来也超级有趣。但是喜欢就能让他们看吗?方便面和一些麻辣小食品,很多孩子都喜欢吃,但是吃多了会伤及脾胃,显然不能让他们常吃。读书也一样,比方这类图书里特别流行的《蜡笔小新》和《阿衰》之类,确实很搞笑,孩子们很喜欢,价格又便宜,颇受欢迎。我在兰州时,就常常看到这两个系列每期的新书一到,孩子们就把大大小小的书报亭围得水泄不通,简直就是抢购。其受热捧的程度,不至于人手一本,但是你若要问哪个孩子没看过《阿衰》,不知道猫小乐,肯定连一个都找不出来。说实话,我也跟上孩子看过一点,内容相当低俗,起不到营养孩子的作用,浪费时间不说,可能在潜移默化中会让孩子染上很多坏习惯。

当然,再不好再没营养的食品偶尔吃一点,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有些不好的书籍可能就没有这样简单了,它会像精神鸦片一样,一旦吸食,就会让人喜欢乃至沉迷,但是同时它又会消磨人的意志,让人抑郁、颓废、悲观甚至绝望。当然,这类书籍都比较深奥,阅读启蒙阶段的孩子一般读不懂,也就不大可能喜欢上。但是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孩子就要注意了,家长千万要避免让他们过早地接触到。比方我的一个朋友在看完《白夜行》后,情绪就特别不好了。后来她告诉我,她亲戚家的孩子也看了这本书,不但情绪抑郁了好长时间,还说了一些很可怕的话。还有一个孩子看了《檀香刑》(这是诺奖作家的作品,很多家长会喜欢买)后,竟然说,最喜欢的片段就是描写刽子手行刑的那一段。这节内容的确写得很精彩,但是也相当暴力,相当血腥,相当残忍。这本书的这些内容也是让莫言颇受争议的地方。假如孩子足够大,万一要读这类书,那也烦请家长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

再有一点就是,有营养的读物也是多种多样的,当然也要区别对待。

一提到阅读,有些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喜欢给孩子订一大堆报刊杂志。我要说的是,不管是针对成人还是孩子,报刊是属于大众化的东西,人人都能读,就好比白开水,人人都可以喝。但是茶和咖啡是不是更有品味?相对来说,即使文学类报刊,受篇幅制约,容量小,在内容上就会浅显很多,自然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达不到理想的高度。另外,自然科学类刊物,内容丰富,知识面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与文学类作品相比较,它的不好处是缺乏情感和思想。

我们提倡文学阅读,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学作品有思想,有情感,有温度,特别是好的文学作品,能丰富人的思想,温润人的灵魂,塑造人的精神和品格。所以订阅科技类报刊、杂志与文学作品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另外,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买童话类或儿童文学书籍。我觉得学龄前的儿童适宜看这类书。现在的孩子识字早,上网、看电视接触的东西比较多,他们的思想大多早已超越了实际的年龄。一味地让他们看童话,看儿童文学,可能会显得滞后,不太匹配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理解力。我儿子四岁的时候就问过我,妈妈,你说我长大了是应该找一个像白雪公主那样善良又美丽的女孩,还是该找我们班上像某某学习又好又能干的女孩呢?我说当然要找又善良又美丽又聪明又能干的女孩。但是他立码神色黯然地告诉我,妈妈,白雪公主那是编书的人编出来骗人的,根本就不存在。你看,是不是有些时候我们往往低估孩子的智商了?当然,不是说这类书不好或不能看,但是要适量。一定要让他们在该认识现实的时候就认识现实,该思考现实问题的时候就思考。因为人是必定要长大的, 早晚要接触现实社会,未必一定要让他们沉湎在编织的童话当中就好。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就一句,培养建立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万不可太功利,也不能太随意,更不能太盲目,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读物。尤其是在阅读的早期,一定要先重在兴趣的培养。等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有了足够的理解领悟能力,那么名著也好,名人传记也罢,就完全不在话下了。当然,这个时候,可能孩子自己也会有一定的认知,就能自行选择喜欢的读物。

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急是没有用的。

当孩子喜欢上读书,真正爱上读书,你想让他去玩,可能都打发不出去。再有读书,跟智慧的灵魂对话,很多人生的大道理,他可能在书中就能学到,也就无需家长再苦口婆心地唠叨了。

最后,估计有人会问,你讲了很多,书又那么多,那到底具体选什么书比较好?

我个人推荐孩子们定阅《少年文艺》。这本杂志创刊早,属于比较纯正的文艺杂志。格调高,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从内容上讲,多和少年儿童的生活和思想有关,孩子们容易看进去,容易找到代入感。特别是刊登的一些原创小说,大多都很精彩,很吸引人,孩子们肯定会比较喜欢和容易着迷;文体上也比较丰富多样,有小说、诗歌、散文、童话等等。早期阅读,就让孩子们接触接受多样性的文体,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仿写一些简单的文体,比方诗歌。好多自幼就喜欢写作的人,大多都是从仿写诗歌开始的。这样不仅仅能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可能很早就会让他们喜欢上写作。这是大有裨益的;另外从篇幅上看,不管是哪一种文体,都是有长有短,深浅不一,适宜各种年龄段和不同阅读水平的孩子看。

现在的孩子功课压力大,作业多。趁有空时看几篇,再忙其它事情,等有空时再看。不受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弹性较大。

总体来说,选择这本刊物,兼顾得比较全面。是综合了刊物和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才推荐给大家的,肯定不是打广告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