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开学就听说学校有一项远足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当时并不清楚这个活动的内容与时间,更不知道开展这种活动的意义何在。
到十月份,孩子们大多数已经过了最初的焦虑期,也开始熟悉了任课老师与其他小朋友们,幼儿园就通知家长做好准备参加活动,老师只说每个孩子带一个背带水壶即可,目的地是农业展览馆,时间是九点半到十一点半,家长们尽量来参加活动。
第一次远足是10月10日,孩子们彼此不是太熟悉,只是知道对方的名字,他们之间也很少交流,相反的一路上还粘着自己的家长,让抱,让背,参加活动时也不太积极,在回来有路上,哭闹的孩子比较多,他们知道家长要先回家,下午再接他们时,一个个哭成泪人了,这一幕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当时我们家长心里也很难受,甚至有些家长对这样的活动还不能理解,都在说这样的活动不要开展了吧,省了吧,家长与孩子都太难受了。
第二次远足是10月17日,孩子们的表现明显不太一样了,没有第一次那么忐忑不安了,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观察着银杏叶,用他们的小手真实地感触着大自然,甚至还相互“比较”着,谁捡到的叶子最多,谁捡到的叶子最大,这些小小的无意间的举动,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家长,我们心中踏实了许多,因为孩子们之间开始了互动,开始了交流。第二次的远足,明显感觉到孩子们与老师做游戏时放松了许多,也开始了开怀大笑,我们家长可以站在远处观看了,不是像第一次那样充当着保镖的角色。
第三次远足是11月7日,那天去了农展馆,孩子们在去的一路上都有说有笑的熟悉亲切了,也不用提醒他们,他们自愿与其他小朋友拉起了手一起并肩走,我们家长和老师不用再紧紧地盯着他们了,他们知道走路要靠边走,我相信他们开始明白了远足是怎么回事,所以个个显得既轻松又开心,到了目的地,已经不用老师说太多,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始了玩耍,找着自己喜欢的树叶,与其他小朋友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成果”。回学校的路上,孩子们都很听话,没有哭闹,我牵着我家孩子,她在耳边第一次跟我说,远足真好玩,下次我还想来。我想她应该可以代表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吧。
第四次远足是11月14日,家长们在门口等待着孩子们出来,我看家长们都是很期待的表情,打开校门的时候,孩子们也全是期待的眼神,见到家长时都是欢天喜地的,一路上,主动拉小朋友的手,主动靠边走,主动与别的小朋友聊天,到了目的地,主动与小朋友们玩,没有人叮嘱,没有人强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我作为旁观者,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这一次活动,家长们也参与其中,给孩子们做着树叶衣服,孩子们在自由地在馆内找寻着他们眼中的宝贝,送给自己的家长。。。活动结束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女儿在我身边说,我回学校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妈妈,下午你们早点来接我吧。这次的活动,没有哪个孩子哭,只有笑声,只有亲密,家长们也是轻松愉快的感觉。
自从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除了担心还有好奇,担心她们是否安全,是否听话,但我们更好奇我们不在身边时,孩子们之间如何相处,有没有打架惹祸,有没有听老师的话,俗话说落一叶而知秋,我们可以从远足活动中近距离地观察自家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到她与其他小朋友如何相处,孩子是否在性格方面有缺陷,没有更好,如果有性格方面的缺陷,趁着年纪小,我们可以及时纠正和引导。
远足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大自然,这一点我很欣慰。虽然平时我和孩子也出去玩,可是去的地方大多是一些公共娱乐场所,去公园也都是人工设定好的地方,说实话从没有真正带到草地上去认识银杏叶,梧桐叶,松树叶。。。远足活动老师带孩子走进草地时,孩子还有一丝迟疑,但看到大家都走进去,她也大胆走了进去,她可以自由地去踩草地,可以在那上边跑来跑去,还亲自去捡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还带回学校做手工,这让她觉得有趣而好玩,她现在出门玩时知道观察地上的树叶了,连个小石头她都新奇,是远足活动让她学会感知,学会观察,这都是学校老师引导的结果。
更重要的一点,远足活动拉近了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她们在这样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身心更放松了,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好的东西也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从一开始的彼此陌生到渐渐熟悉,到现在的不见面还会彼此想念,这些变化都发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她们已经建立起了浓厚的友谊,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出了他们人生中重要的第一步。
一周一次的远足活动,我觉得很有必要,我收获的都是满满的感动和快乐,我作为家长不会排斥这样的活动,我会全力支持它,希望它的形式更多样化。
最后衷心感谢老师们!你们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付出的努力,我们都能深刻体会到!再次感谢你们的良苦用心!
http://s12/mw690/001sJ0qTty6EIQ1D8tZbb&690
(此图为第三次远足活动时留念2013-11-0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