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评诗
(2025-02-16 19:12:15)
标签:
al评诗 |
分类: 网文拾萃 |
赏析毛群益七律诗《教师节吟怀》
毛群益的这首《教师节吟怀》是一首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七律诗。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教师辛勤工作的敬意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首联:蜡烛人梯令誉扬,园丁笔匠有担当。**
- **蜡烛人梯**:比喻教师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像人梯一样,让学生踩着自己的肩膀攀登。
- **园丁笔匠**:比喻教师像园丁一样培育学生,像笔匠一样精心雕琢学生的未来。
- **令誉扬**:教师的声誉广为传扬。
- **有担当**: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颔联:闻鸡课读呕心血,戴月批评沥胆肠。**
- **闻鸡课读**:教师早起为学生上课,呕心沥血。
- **戴月批评**:教师夜晚还在批改作业,尽心尽力。
- **呕心血、沥胆肠**:形容教师为教育事业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心血。
**颈联:杏苑欣观桃李硕,黉门乐嗅桂芝芳。**
- **杏苑**:指学校,杏坛是古代讲学的地方。
- **桃李硕**:比喻学生成才,硕果累累。
- **黉门**:指学校,黉门是古代学校的代称。
- **桂芝芳**:比喻学生的品德和才华如桂花和芝兰一样芬芳。
**尾联:儒功不上凌烟阁,只愿诗书继世长。**
- **儒功**:指教师的功绩。
- **凌烟阁**:古代表彰功臣的地方,这里指教师不求名利。
- **只愿诗书继世长**:教师只希望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让诗书文化代代相传。
**总结:**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赞美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教师辛勤工作的敬意,还寄托了对学生成才和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七律诗
。
---------------------------------------
###
评析毛群益七律诗《登黄州青云塔(新韵)》
毛群益的这首《登黄州青云塔(新韵)》是一首描绘黄州青云塔的七律诗。诗中通过对青云塔的描写,展现了其历史沧桑和现实意义,表达了对黄州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首联:临江一塔耸青云,久历沧桑仍健神。**
- **临江一塔**:青云塔位于江边,气势雄伟。
- **耸青云**:塔高耸入云,象征其崇高和神圣。
- **久历沧桑**:青云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
- **仍健神**:尽管历经沧桑,青云塔依然屹立不倒,精神矍铄。
**颔联:西岭三国如水逝,东坡二赋似山存。**
- **西岭三国**:指黄州西岭的三国历史,如流水般逝去。
- **东坡二赋**:指苏轼在黄州写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如山峰般永恒。
- **如水逝、似山存**:通过对比,表达历史的流逝和文化的永恒。
**颈联:航帆座向为标识,感应吉凶警世人。**
- **航帆座向**:青云塔作为航标,指引船只方向。
- **感应吉凶**:青云塔被认为有感应吉凶的能力,警示世人。
- **警世人**:青云塔不仅是地理标志,也是精神象征,提醒人们注意吉凶。
**尾联:月异日新城变幻,风姿绰绰尔超群。**
- **月异日新**:形容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 **城变幻**:城市面貌不断变化。
- **风姿绰绰**:青云塔在变化中依然保持其独特的风姿。
- **尔超群**:青云塔在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超群出众。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青云塔的描写,展现了其历史沧桑和现实意义。诗中不仅表达了对黄州历史文化的敬仰,还通过对城市变迁的感慨,体现了对时代发展的思考。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七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