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醉眼迷离
醉眼迷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4,649
  • 关注人气: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述情怀

(2024-06-23 15:56:33)
标签:

自述情怀

分类: 网上唱和
自述情怀

德微能弱位平凡,鄙弃荣华甘陋寒。
夕照余晖须自贵,人生只剩二十年。

2024、6、23

---------------------------------------

文化痴迷毛群益
雷仲才

       在罗田县宣传文化界,少有人不认识毛群益的。毛群益虽然不是文化人,但却是一位德高望重、享誉文坛的文化名人。
       毛群益是三里畈中学原任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网名醉眼迷离,今年58岁。从教近40年,曾任六所中学、高中校长,担任过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是湖北省首届优秀语文教师、、黄冈市“人民满意教师”、湖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罗田县十大师德标兵、黄冈市十大师德标兵。
       毛群益的成名,不是得益于以上的桂冠,而是源自他勤于文艺笔耕、善于文法传教、乐于文化传承的不懈努力。
       毛群益喜欢文艺写作。他认为写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文素质。在学校里,他倡办的《铺路石》、《露苗》等文学社,文学社刊成为学校最好的乡土教材,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激情,使一大批文学青年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铺路石》文学社多次在省市县被评为优秀社团。毛群益退居二线后,有了空闲时间,就潜下心来开展文艺创作。他通过个人博客、单位网站向师生开辟第二课堂。近几年来,他笔耕不辍,在博客和网站上发表文学作品、教研论文等达3250多篇,个人博客点击量达50万次,成为师生喜爱的学习园地,其博客荣获省电教作品二等奖和市一等奖。他的散文、歌赋等文学作品,频繁在黄冈日报、鄂东晚报及文艺刊物上发表。他在国家大型文学网站《红袖添香》里的文集达50多万字。今年春,在全县文艺创作会上,他被县委评为文艺创作先进个人。
       毛群益的崇拜者众多,是因为他乐于传教写作知识,热心培养文学新人。他在荆楚网、汉网、黄冈文坛及罗田许多论坛中担任版主。他热心帮助文学爱好者提高写作技巧。罗田女青年晏晴,得到他多次鼓励、关心,帮助她出版了《春风知道我》文集,使其成为黄冈青年作家。在他的积极努力下,2008年三里畈镇成立了《温泉诗社》,他是主要编辑之一。他还是《罗田民间文艺》的常任编辑。他为河铺镇中小学编校了孝文化乡土教材,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在黄冈师院的教师培训班上,他多次为黄冈骨干教师授课。
      毛群益热爱鄂东民间文化。罗田及周边县市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搜集了许多民间传说、故事、歌谣等人文、地理资料。他善思敏学,一草一木,一诗一赋,一文一图,无不倾注对山水文化的情愫。近几年来,他积极为生态旅游建设献计出力,成为领导的“参事”。为了推介罗田民歌“八音头”,两年时间先后七次走进毛家咀山沟,协助蔡均全编辑出版了民俗文化集《蜜蜂洞集锦》,终于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已成为旅游开发的品牌。他参与创办的文化站博客,成为当地文艺创作的资料库、展示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目前,他正在参与《罗田读本》的编写工作,积极挖掘、传承乡土文化。他乐于参与宣传文化活动,县文化局领导赞誉他为编外文化工作者。


职忠志诚自精彩
晏晴

       恩师毛群益校长,可谓世人之楷模,我人生之导师。他在清贫寂寞中执着追求,在文字与思想的世界里自由遨游,寻芳山野,冲浪网海,寄情诗书,堪称一位热爱生活、情趣高雅、宽厚仁慈的良师益友。
       请看他的新浪博客自我介绍:毛群益,网名醉眼迷离,一个自诩为“职忠志诚,步稳心宽”的教书匠。生于1954年,湖北罗田籍。73年浠水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84年获取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文凭。76年起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先后在六所中学充任校长,97年至07年任罗田县三里畈中学党支部书记。95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01年评为湖北省首届优秀语文教师。06年评为黄冈市“人民满意教师”。07年评为湖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罗田县十大师德标兵。
       恩师教书匠出身,至今虽已退休,然仍被原校三里畈中学聘以重任,为学校出谋划策,奉献余热。算一算,至如今他工作时间已近四十个年头。可看出,恩师工作时间早,工作时间长,非工作能力强不能胜此任也。
       07年,恩师退休不退役,暑假里仍被评为黄冈市首届人民满意教师,其优秀事迹作为集训材料,在全市播放。其后,每个暑假,恩师作为模范教师、道德标兵,年年被邀请在市县作经验报告。2010年还与“大别山师魂”汪金权老师同为全市楷模,同室同寝。
       恩师大半辈子执教语文,极为热爱汉语言文学这一行业。在学校为大政方针执笔如椽不遗余力。近年来网络兴起,恩师不顾年事高,迎难而上,在全县建起首个个人文学网站,吸引了县内外文学爱好者加入、关注,引领了一批批的文学青年成长。后来,恩师又为他所在的初中、高中分别建起校园网站,并业余兼任管理,为学校的宣传和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文学的爱好,使恩师几年来足迹遍历湖北大多数文学网站,他扎实稳妥的语言功底、睿智深邃的思想、善良正直的文风,使得所到之处迎来一致欢迎,喝彩。他在家乡罗田县几个论坛里都是说一不二的元老、贵宾,引领家乡后辈热爱罗田,集思广益,为宣传罗田,建设罗田,立下不朽功劳。他在市黄冈文坛和县东湖社区老年天地任文学版主,他的文笔和热情和正直,使得所到之处好评如潮,极受尊重。
       近几年来,时间充裕,恩师珍惜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每日写景抒情,咏物言志,网友酬和,针砭时事,必有文字记录、图片佳作。打开他的新浪博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不上传新博的日数。他的博客一年内点击几万人次,关注度极高,直追明星。2011年,恩师整理了四年来在红袖添香的文集,已编入了200多篇诗文,包括散文随笔、游记、杂文、小说、诗歌、歌词等许多内容,可以装订、印刷成几本书。
       恩师年不惑,心态阳光,追赶潮流,爱上了旅游和登山。近两年,他与本校三名教师逢节假日必轻装自驾出游,自备干粮,不择远近,他游遍罗田大大小小的名山幽壑,写遍家乡美景风物人情,贴出的精美照片、诗歌、游记,常常惹得“宅”着的人艳羡不己,心生向往。2011年,鄂东晚报常年连载恩师的游记文章,他都快成风土人情版的专栏作家了!
       热爱生活,崇尚自然,恩师性情温和,笑脸常开,与之相处,如沐春风。恩师不只热爱学生,常年执管着学校文学社团的组织、管理工作,培养了一辈又一辈的文学爱好者。恩师热爱家人,眷恋亲情,为人父为人夫格尽职责。他在《回味平淡》里深情地讲述了老伴不幸中风后夫妻相濡以沫的真情,催人热泪。他写的《清明节,我为奶奶上一柱香》,袅袅烟雾里让人面前浮现一位善良能干的老辈人身影。透过他在网上发出的孙女作文,一篇篇浓结着对后辈的疼爱、期待。
       恩师生性耿直,性格温良,对人常怀悲悯慈怜。2009年,我遭遇突来之横祸,百方求救,唯恩师立伸援手,爱才心切,多方联络奔走,帮助我出版了第一本文集,使得我困顿中的小家转危为安,曙光初见。
       “心宽自免烦恼事,胸亮方有愉悦情。”“九州祈愿风雨顺,百姓黎民少折腾。  细细品赏老师的诗句,顿觉墨香扑面,浩气凌云,好不令人快哉!祝愿老师在春天的脚步里迟迟归,郊原陌野漫放轻歌,步稳心宽趁今朝!

醉眼迷离毛老师
锦绣天堂网友 丁品良(网名丁一刀)

       “哈哈……一刀好。”醉眼迷离笑声中大步走来和我紧紧握手,半天都不愿放开。丹凤眼,卧蚕眉,身材高大,颇有些豪迈气概,颇有些大将风度。吃饭时,举杯豪饮,一脸儒雅笑容,微眯双眼,面庞发红,那眼睛细而长,真有点醉眼迷离的味道。蚕眉凤目赤面,我恍惚看到了:一手持《春秋》,一手捋胡须,满面红光,威风凛凛的关云长。一段时间交往后,我称他为“毛老师”。
       生活中的毛老师,谈笑风生,开朗大度,透出一校之长的气派。谈论话题多半是时事政治、罗田县情,很有些忧国忧民的情怀。当然对于网友,也并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极有气势:“一刀,我喜欢你的帖子,有感情,多写哈,我支持你。”他说话的中气十足、神采飞扬让我浮想联翩: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我甚至看到了他穿上了盔甲,跨上了赤兔马,拿起了青龙偃月刀。他确实有一身胆识与豪气,时常和一帮好友登山,从不惧山高路险,甚至还有过冒险之举,惊得我久久不能心安,他还兴味十足发上拍摄的风景相片,特别是写下一篇篇充满激情的游记,语句凝练、华美,时常被报刊杂志采用。
       然而,我更喜欢看毛老师的诗。其诗最大特点就是摆脱束缚,率性而为,大胆创新。绝没有半点迂腐气和小家子气。他诗风洒脱,避开格律诗,尤其擅长古体诗。他说过:我一听那律诗平平仄仄的,头都大了,束手束脚地一点趣味也没有。他那份直率、坦然,令我颇为敬重,比起那些附庸风雅、相互吹捧的伪诗人不知强出了多少倍。
       毛老师写诗,并没有冥思苦想,而是一挥而就。到天堂湖养生园游玩,留言时我鼓捣半天才写上几句差强人意的体面话。他略一沉吟,就有好句缤纷而来。他创作素材广泛,极度生活化、情趣化。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摆脱了传统文人追求“孤傲、淡然、雅逸”等个人趣味的狭小偏好,而是转向了更为广泛的近现代精神。他诗中无所不包,尘俗琐碎皆可入诗。诗中意象所承载的意境往往较为热烈、活泼,原生态的意味极浓,体现着人在自然中的真实生命状态。
       毛老师的诗保持着一种精神的张力,他的作品有着很强烈的抒情性,他往往不会刻意于风景的精细描摹,摒弃语句的病态式锤炼,而是更倾力于意蕴和情绪的表达,诗句明朗清丽,毫不扭捏作态,毫无无病呻吟之嫌。关于意境的选取,较少利用传统文化遗存,绝少引用晦涩难懂的典故,而是自出机抒,自成新意,而且还大量吸收了大众化的语言,大胆采用时尚词汇、生活语言。
       隔着一千年的长河,当下人写诗不过是在为古人代言!硬是不敢把那已成古董的“绿蚁金樽”换成“咖啡香槟”,许多人都觉得一些现代意象的名词写入古诗词中缺少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于是争相仿古。毛老师在这点上,却没有苟同,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风格。
       “诗歌是做为生命、生活的记录,做为心志和真情的抒发。”毛老师凭借一己的朴素直觉,常处于按捺不住的激情中,这种状态本身就是诗。我会一直为毛老师鼓掌。因为他的诗句与时代同呼息。并不像有的人画鬼般,学着古人,用诗句涂抹着自己那种造作生活、古怪情怀。

自述情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