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浚井》

(2023-10-13 11:34:31)
标签:

东坡井

分类: 网文拾萃
浚井
【宋】 苏轼

古井没荒莱,不食谁为恻。
瓶罂下两绠,蛙蚓飞百尺。
腥风被泥滓,空响闻点滴。
上除青青芹,下洗凿凿石。
沾濡愧童仆,杯酒暖寒栗。
白水渐泓渟,青天落寒碧。
云何失旧秽,底处来新洁。
井在有无中,无来亦无失。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初夏时节。著名文学大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蕲水清泉寺前的兰溪留连许久,领略过“潇潇暮雨子规啼”、“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自然风光奇景,生发出“难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浩叹后,又乘兴来到罗田县义水河畔,拜访当朝枢密副使王韶之父、被神宗皇帝封为燕国公的金石学家王世规。欣闻旷世奇才苏轼来访。王世规倍感荣幸,当即到王氏三槐祠迎接。晚饭后,两人到祠外散步,无意中苏轼发现老槐树下一口井快要荒废了,十分惋惜,连叹息了几声,王世规全看在眼里,第二天即吩咐入全力清淤疏浚。当王世规陪同苏轼到大别山中的几处山水胜景游览数天后,再邀苏轼到井边散步,苏轼见井被疏浚,井水极为清澈,便取水烧开沏茶,香气浓郁,回味绵长,十分兴奋,当即欣然命笔,作《浚井》诗一首。淳朴、厚善的罗田民众十分仰慕苏轼的文采,使这首诗不胫而走,广为传诵。人文气象获得了一次莫大的激发和提升。难能可贵的是,这口井历千年而不废,并被称为“东坡井”。如今,井边立有“罗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字碑。

苏轼《浚井》

苏轼《浚井》

苏轼《浚井》

苏轼《浚井》

苏轼《浚井》

苏轼《浚井》

苏轼《浚井》

苏轼《浚井》

苏轼《浚井》

苏轼《浚井》

苏轼《浚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黄连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