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篇旧作

(2023-09-11 11:20:50)
标签:

旧作

分类: 【拙思敝帚】

教师节随想录

毛群益

 

(一)

不经意间,当了一辈子教师。三十五年岁月,虽然过的是驴拉磨式的生活,没有惊奇与凶险,然而每一个脚印不尽相同,每一个春秋都写满了艰辛。

从小就喜欢读英雄文学,特别向往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举国推崇绿军装,我下定决心要参军。可是,阴错阳差,不仅没有当上兵,反而被推荐上了师范,从事了当时人们最瞧不起的臭老九职业。

初参加工作,当一个班主任,任一个班语文和两个班化学,还兼任食堂事务长。月薪二十九元五角,常常捉襟见肘,但也没有嫌少,毕竟是从农村摔打出来的,吃得苦耐得劳的。我带的第一个班级,四十多人,班长与我同年,劳动委员比我还大一岁。好在我个子大,皮肤又黑,就尽量把年龄说大些,免得学生小看。初执教业,茫无头绪,常常手忙脚乱,只好多加夜班对付。在学生面前,我极力掩盖自己的窘境,居然没有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得到了学生的信任。

   那个时代,要带学生搞勤工俭学,我先后带学生帮公路道班清理路肩,到河道筛砂子,到薄刀峰拣茨柴。每次活动,我既要注意安全,又要带头示范,常常累得腰酸背疼。尽管如此,我在学生面前绝不露狼狈相,让学生觉得老师了不起

最让人操心的是开门办学活动。记得有一次开门办学活动时,与我共班的女教师请了产假,我一个人带五十多个学生到高山上的两个生产队参加劳动。前后一个星期,白天割麦插秧,晚上为社员演节目,还开办一个夜校,教社员识字读报。也不知哪来那么充沛的精力,从早到晚地忙活,没有丝毫倦怠。活动结束,两个生产队送了两面锦旗,我与学生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

(二)

兴许是做事舍得力吧,我早早就被推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二十二岁当上了一个小型中学的校长,还带管三个小学,稚嫩的肩膀压上了一副沉重的担子。当时,初中三个班,有一百四十多个学生,三个小学共有近五百学生。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还真是如此。那时候,没有教材,我就组织教师搜集报纸文章和文革前的旧课本自己刻印。开设珠算课和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个年代,学校配备了管校代表,是一个农村老书记。他自告奋勇带珠算课,象私塾先生那样一个个手把手教,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六归七二五除打的滚瓜烂熟。他带的那个班,后来有三十四人分别担任了生产大队和小队的会计,说来也算个奇迹。

三个小学,主要是民办教师,基础不怎么好。我组织开展听课评课和自修活动,弄得热火朝天。有一个小学的师资太差,我就与大队党支部协商,大胆启用一个右派分子当教师,后来又任校长。两年后,右派落实政策,重新安排工作,这位教师成了中学骨干教师。大家都说我胆子大,有远见,其实言过其实了,当时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解决燃眉之急罢了。

我带着教师和学生在一面山坡上开辟农场,上半年种芝麻,下半年种小麦。那一年,芝麻油打了两大缸,小麦产了两千多斤,为收麦子我累病了,一个多星期才康复。我让食堂每个星期给学生加两次餐,吃油条或蒸馍,赢得学生家长的喝彩声。放寒假时,管校代表自己动手扯挂面,全校八个教师每人分了五十斤面条回家过年。在那个时期,这是很让人羡慕的。

(三)

恢复高考了,教师教学的压力加大了。我意识到人才培养对于国家、社会、家庭、学生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在平湖中学担任校长先后十多年,中考始终在全县名列前茅。在双凤坳中学任校长三年,苦心孤诣,转弱为强,中考在全县名列榜首。在三里畈中学任书记十年,一直主管教学工作,中考连年优胜,稳居全县榜首。可以这么说,我工作所到之处,教学质量的红旗总是高扬,从没落后。

三十多年,我始终坚持任教语文课,而且经常带毕业班。对于我来说,教书是主业,从事学校领导工作是副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才智,这是教师的天职和义务。你教这一门课,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爱学这门课。一个不善于引导学生的教师往往是不成功的。我教过的班级,总有一批喜爱文学、善于习作的学生。我认为,一个语文教师,没有教出几个文学爱好者,那就是悲哀,他就是不称职的。我在工作过的学校都建立了文学社,先后有栗花文学社双凤文学社露苗文学社铺路石文学社等等。这些文学社都办得非常红火,不仅活跃了学校气氛,而且培养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

   多少年来,我习惯于校园生活,尽管单调,但充满情趣。耐得住寂寞就能收获成功,守得住淡泊就能走向崇高。教师的职业就是助人走向成功,他的成功就是使众多学生学有所成。我淡忘了昔日的英雄梦,我只希望我教的学生中有英雄诞生。

(四)

教师是平凡的职业,但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自一九八五年开始,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每年九月,秋高气爽,新学期伊始,校园就弥漫着尊师重教的气息。这种气息,融合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芳馨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甘醇,沁人肺腑,催人奋进。

聆听学生的祝词,童稚之音何等甜脆。笑靥如花,童心可贵。面对纯情活泼的天使们,我们教师怎能不献出爱心呢!社会尊重了教师,教师也要自尊啊!我们没有理由抱怨社会分配不公,更没有理由去假公济私。多读儒书,恪守儒道,学而不厌兮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兮循序渐进。

不悔此生,我做了一个还算尽职的教师。期待后生,在教育事业中争做名师。

 

200898

(此文曾在《黄冈日报》发表)

 

央视奇谈

 

八月十三日早晨,打开电视机看奥运新闻。一个女主持人评论中国男蓝与西班牙的比赛,援引白岩松的名言:连续失败就是成功。这句绝妙的格言,令人啼笑皆非。失败光荣,连续失败更光荣。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演绎到如今,居然生成了一个失败光荣论!比当年鲁迅先生深恶痛绝的Q精神胜利法还要高明得多!怪不得中国的三大球甘居下游,不思进取,原来有这么一个理论支撑。失败就是失败,无论怎样绚丽的遮羞布也掩盖不了事实。勇敢地承认失败,失败也许是成功之母,而极力掩盖失败,为失败开脱,失败永远是失败。作为央视名嘴,他们的言语可能成为一种导向。如果他们标新立异,尽说一些违背常理的话,误导国人,就是对中华文明的亵渎。

  无独有偶。昨天,记者采访射击运动员谭宗亮,他说:我尽力了。在此之前,有好几个名落孙山的运动员都这么说过。而央视主持人和评论员都反复肯定这个自我解脱的理由。尽力,是每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必须做到的,是一种义务,是一种道德,但决不是检讨自己失误的借口。不能检讨自己失误的运动员,绝不是优秀的。不正视自己的失败,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千方百计寻找托词,借以抵挡国人的诘责,这是可悲的行为。央视不应该肯定这些托词,更不能多次肯定,因为这不利于激发国人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

诚然,历史和现实中不乏失败的英雄,但那是时间和大众认定的,不是失败者自己或几个评论者就可以断定的。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之一就是自强不息,只有正确认识失败,不断汲取教训,寻找转败为胜的方法途径,才能真正达到更高、更强、更快的境界。

    20088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路过胜利即景
后一篇:旧照自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