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醉眼迷离
醉眼迷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7,118
  • 关注人气: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里畈镇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2023-04-18 17:17:04)
标签:

三里畈历史沿革

分类: 文史知识
三里畈镇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三里畈镇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三里畈域地历史沿革
刘国庆

       三里畈,罗田县辖镇,面积二百零三点五平方公里,人口五万七千九百八十人。辖两个社区、四十三个行政村。义水河从东边流过,巴水河贯穿全镇中部。地处团风、麻城、浠水、罗田四县边境。镇政府驻地在杨家山南麓,位于罗田县城西南二十公里处。地图坐标:东经一百一十五度十六分,北纬三十度五十分。

       三里畈域地古时虽然不叫“三里畈”, 但是三里畈庙山遗址出土文物、三里畈桥头湾老坟咀出土的王者墓、三里畈邱家河出土的石制盆碗,都说明自新石器时代起,本域一直是人居之地。三里畈古域地处巴水西岸,含覆钟山麓、箔金山麓及大崎山系的天马山、杨家山、罗汉岩阳面、蕙兰山以北、五峰山以南地带,位于青山河(黄岗庙河)以南、青石河(双庙河)河域以北,中贯石堰河(七道河)、河西冲河(三官殿河)河域,域地历史上隶属黄州管辖。

       夏商时期,因黄国而有黄州,山河分九州时,其中荆州和杨州将黄州一分为二,以巴河为界,河西属荆州,河东属杨州,三里畈所在地属荆州,周朝时改属杨州。春秋战国时期,三里畈域地随黄州处于吴国和楚国的边界,两国大体以巴河为界,出现越、楚交替领属局面,前期以越为主,后期以楚为主,即先后属江夏、邾城领辖。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后,本域先分属南郡和九江郡,后属衡山郡,归邾县辖。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淮南国恢复衡山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分出南郡和衡山郡数县置江夏郡驻西陵,本域属江夏郡西陵辖。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江夏郡置蕲春郡,辖蕲春、黄梅、黄州,本域属黄州辖。三国时期,黄州处于吴国和魏国交界处,本域时属吴,时属魏。在魏时,属弋阳郡辖,先后属西陵辖、西阳县辖。归吴后属蕲春郡辖。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撤销蕲春郡,辖地划入武昌郡,属西陵辖。永嘉三年(公元306年)晋惠帝将西陵等县划属西阳国。咸和四年(公元329年)西阳国改置西阳郡,郡址于邾城附近,辖西阳、邾、西陵、蕲春等县。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在邾县侨置豫州,次年豫州侨迁,西阳郡沿属豫州。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九江旧城置南新蔡郡,黄州域始为两郡并治,三里畈域属西陵。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政权在大别山一带对峙,宋、齐、梁、陈时,黄州属南朝。陈朝战败,割让黄州,归属北周,三里畈域属北朝。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南司州改名黄州,罗州改名蕲州,原黄州建衡州,后改定州。十年后,复建衡州,三里畈域地属衡州。隋朝(公元581年)统一全国后,撤销原置州郡,实行州县两级制。开皇五年(公元585)移置黄州于衡州,分设黄州、蕲州总管府。开皇九年(公元589)改两府为两州,将永兴改新蔡县,永宁并入齐昌县,三里畈所在的西阳并入南安县。此时,隔河义城置罗田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南安县为黄冈县,三里畈域地属黄冈县辖。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黄州改永安郡,驻黄冈,辖县黄冈、黄陂、木兰、麻城,三里畈域属永安郡黄冈县(同时,蕲州改蕲春郡,驻蕲春,辖县蕲春、浠水、蕲水、黄梅、罗田)。唐朝五德三年(公元620年)永安郡改黄州,天宝元年(公元724年)黄州改齐安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齐安郡改黄州。其间虽州郡频易,但其辖领黄冈县、三里畈域属黄冈关系不变。五代十国时期,黄州先属南唐,诸侯割据时,南唐战败割黄州给后周,黄冈县及三里畈域属后周。宋朝时,黄州先属淮南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属淮南西路,南宋理宗年间(公元1225年),黄冈县县下设置乡村(不置官吏,举乡约),三里畈域为太平乡石尉村。元代改黄州为黄州路,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在黄州设宣慰司,辖黄州路、蕲州路、光州路,黄冈县属黄州路辖。黄冈县废乡村,而以举水为界分为东乡和西乡(区域称谓),三里畈域属东乡。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撤销宣慰司,黄州直属湖广行省,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改属淮西道,次年又改属河南江北行省,其间黄冈县隶属关系不变,本域此时地方用名由“三里畈”替代“尤河咀上河西畈”。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黄州路为黄州府,沿辖三里畈所在的黄冈县,黄州府属湖广行省,不久黄州府改属河南。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蕲、黄合一,洪武二十四年,黄州府划属湖广布政司。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黄州府辖三里畈所在的黄冈等七县一州属湖北布政司。道光年间,黄冈县置乡,三里畈属永宁乡辖域。光绪八年,黄冈县设置乡辖里,全县设九乡七十六里,三里畈域置三里畈、七道河、黄岗庙三个里,后来全县调整为九乡四镇十三里,三里畈里、七道河里分别属永宁乡辖十二里之一,黄岗庙里为十三个县直属里之一。同时为强化地方军事机构,设四汛一百零八区,置三里畈区,七道河区(含黄岗庙),两区分别属但店汛辖。

       一九一二年,民国政府废黄州府,各县属湖北省黄德道(后改鄂东道、江汉道)辖,一九一九年,黄冈县改汛辖为区辖,区下辖村,三里畈废三里畈区、七道河区,置三里畈村,属但店区辖。一九二六年省废道,各县属湖北省政府辖。一九三二年,湖北省设行政督察区,黄冈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一九三六年合并后为第二行政督察区,一九四零年改组为鄂东行署,一九四五年恢复为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乡废村(里)改联保,三里畈村改三河联保。一九四一年黄冈将全县六十八联保(镇)合并为三十八个乡(镇),三河联保改三河乡,辖十五保。解放后,一九四九年五月黄冈县置三里畈区,称第六区,第六区辖毛家乡、三河乡及贺店乡一部。一九五零年一月二十八日,为了便于分批“土改”,黄冈县将十二个区改设十四个区,三里畈划出原贺店乡属部分(贺坳一带)归但店区辖、划原毛家乡、烈马丢鞍以上邱家河域,归项家河区管辖,同时,废保甲,保建行政村,甲改闾。一九五一年二月,村改为乡,六月分出新洲县,七月八日黄冈县调整为十二区、两镇,一百五十六个乡,三里畈区为十一区,辖七道河、三里畈、史家凉亭、温泉、黄岗庙、三官殿、马伏冲、丁家套、走马岗、范家凉亭、双庙等十一乡。一九五二年二月,三里畈以地名命区并调整部分乡域,双庙、走马岗、马伏冲调入项家河区,夏家铺、錾子石、邱家河调入三里畈,丁家套乡除朱元洞外,大部划入平湖。同时拆分邱家河、黄岗庙,增设黄泥坳、黄土坳乡;拆分七道河,增设茶林冲乡;拆三里畈,分出新铺乡。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里畈区由黄冈县划入罗田县,属罗田县第七区,下辖夏家铺、錾子石、黄土坳、黄泥坳、朱元洞、茶林冲、新铺、史家凉亭、三官殿、七道河、三里畈、温泉、邱家河、黄岗庙十四个乡。一九五三年九月,三里畈划出黄岗庙、錾字石、黄土坳、邱家河四个乡归胜利县管辖。一九五五年七月二十二日,撤胜利县,原三里畈划出的黄岗庙、錾字石、黄土坳、邱家河四个乡连同原麻城划出的蔡店河区牌坊岗半个乡归属平湖区辖,全县调整为十个区,三里畈区辖马伏冲、溢流河、李婆墩、双庙、史家凉亭、卢家冲、乱石窠、花桥河、黄土岭、祁家冲、毛田、陈家河、刘家庙、茶林冲、七道河、新铺、三里畈、三官殿、温泉、泗泊河、三解元、乌石冲二十二个乡。一九五六年一月全县改为七区八十一乡,三里畈为七区。一九五六年七月全县撤区并乡,保留两区设九个指导组,三里畈划出所属原项家河区域部分乡,合并为泗泊河、大崎、黄土岭三个乡,归九指导组辖;划入原平湖区域合并后的宜林庵乡,调整后,三里畈为八指导组,辖合并后的七道河、三里畈、宜林庵、双庙四个乡和三里畈镇(乡级镇)。一九五七年五月,指导组合并为七个,撤销三里畈镇,并入三里畈乡。一九五八年八月四日,撤销指导组,设十区一镇,第九区驻三里畈辖三里畈、七道河、宜林庵、双庙四个乡和三里畈镇(乡级镇)。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全县撤区,成立十一个人民公社、直辖镇,撤乡设大队、社辖镇、国营农场,三里畈区改为五星人民公社(驻三里畈),一九五九年改称三里畈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六月,三里畈人民公社改三里畈区,所辖管理区改人民公社,三里畈区下辖黄岗庙、七道河、三里畈、双庙、宜林五个人民公社和三里畈镇。黄岗庙人民公社辖一大队袁家畈、二大队牌坊岗、三大队黄岗庙、四大队黄土坳、五大队黄泥坳、六大队邱家河、七大队錾子石、八大队夏家铺。七道河人民公社辖一大队七道河、二大队毛家嘴、三大队赵家套、四大队范家凉亭、五大队、尹家塆、六大队黄泥塝、七大队江家边、八大队新冲。三里畈人民公社辖一大队朱元洞、二大队新铺、三大队汪家垅、四大队三官殿、五大队张家塆、六大队温泉、七大队三里畈。双庙人民公社辖一大队父子岭、二大队马伏冲、三大队罗家上塆、四大队走马岗、五大队双庙、六大队新桥、七大队桥头塆、八大队史家凉亭、九大队乌石冲。宜林人民公社辖一大队六家坳、二大队长源冲、三大队牌石坳、四大队云架山、五大队车潭畈、六大队宜林、七大队聂家塆、八大队尤河嘴、九大队古塘河、十大队大金塆、十一大队太平桥。一九六五年十月五日,撤销区辖镇,三里畈镇并入三里畈人民公社,为八大队,后并入七大队,为九小组。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三里畈区改名“立新”,一九六九年恢复“三里畈”区名。一九七五年撤区并社,三里畈分为三里畈人民公社和黄岗庙人民公社,三里畈人民公社辖三里畈、双庙、宜林三个管理区,共二十七个大队。一九七九年一月,恢复三里畈镇为社辖镇。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九日,三里畈镇改为县辖镇(辖温泉、张家塆两个大队)。一九八四年,撤社并区,三里畈人民公社与黄岗庙人民公社合并为三里畈区,原管理区改称乡,原生产大队改称村。三里畈管理区并入三里畈镇,为区辖镇,三里畈区下辖黄岗庙、七道河、双庙、宜林四个乡。一九八七年,撤区并乡,双庙乡、宜林乡、三里畈镇合并为三里畈镇(同时黄岗庙与七道河并乡)。二零零一年,七道河乡并入三里畈镇。迄今为止,三里畈镇辖三里畈街道康庄、文圣两个社区和朱元洞、新铺、汪家垅、三官殿、张家塆、温泉、三里畈、父子岭、马伏冲、罗家上塆、走马岗、双庙、新桥、桥头塆、史家凉亭、乌石冲、六家坳、长源冲、牌石坳、云架山、车潭畈、宜林、聂家塆、油河嘴、古塘河、大金塆、太平桥、袁家畈、牌坊岗、黄岗庙、黄土坳、黄泥坳、邱家河、錾子石、夏家铺、七道河、毛家嘴、赵家套、范家凉亭、尹家塆、黄泥塝、江家边、新冲等四十三个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