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水河畔三里畈

(2021-02-06 15:01:23)
标签:

三里畈老街

分类: 网文拾萃

巴水河畔三里畈
刘国庆

 

        烟波云海下的大别山,群峰连绵,碗延起伏,尤如大海波涛,唱和人寰岁月;沟壑交错,层峦叠嶂,恰似巨幅墨画,泼写世事苍桑。她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演译着一个又一个华夏故事。

        大别山主峰三省垴、天堂寨孕育了新昌河,新昌河与东义州河在鳡鱼嘴交汇处就是巴河干流起点,巴河上游干流全长三十点六公里,在尤河嘴与东来的罗田河交汇后,止于三里畈新桥与蕲水、黄冈交界处——新桥,海拔高度仅四十六米。三个不同方向水流汇集在宽广的河滩又转返近九十度折流向东南,在此形成“尤河”。尤河嘴上溯一千五百米处,有七道河从西岸张家嘴汇入巴河。自张家嘴至尤河嘴河段水流平缓,东岸山梁陡峭,西岸滩头广阔。近山杨家寨,由于山上多条山涧溪流经年累月地冲涮,沃土淤积,使得西岸形成三千亩良田大畈,元代称三千畈。又因畈长宽均约三华里,或以为历史上河坪畈多次被洪水冲毁成为三里沙滩,故名三里畈,清代道光年间始设三里畈乡。光绪八年,黄冈行政区划为九乡七十六里,置三里畈里,属永宁乡辖,同时为强化地方军事机构,设一百零八区,置三里畈区,属但店汛辖。还因域内有三条注入巴河的径流七道河、三官殿河、双庙河,民国时期废里设联保,三里畈置三河联保。一九四九年五月,人民政府设三里畈区。

       三里畈地处大别山南麓、巴水上游河畔。坐标为东经115度16分、北纬30度50分。水路上通平湖、河铺;下贯团风、新洲。山径南接本县但店、团风,西入临乡项家河,北通麻城。从地理位置上讲,三里畈既是进出大别山的咽喉要道,连接鄂豫皖的交通枢纽,又是商贾经营的转承场所,兵家争夺的关隘要地。尤河嘴上溯千米、张家嘴下行五百米处,河面最宽,时约五百八十九米,平均径流六百三十九毫米,最大流量三千三百九十五立方米。此处渡口明朝时叫河埠,清代常设义渡渡船两只。从河西渡口拾级而上,要走四十二级石阶方达岸口,数步便到街口。如果说大崎山是大别山的根,那么,杨家寨就是这根上的须。它由北向南延伸,末端稍稍向西摆尾。三里畈于杨家寨东南山脚建街,依山就势借助于双”怀抱子”的地型,宛于彖体”大”字将三里畈街揽入怀中。街左青龙咀,刚好一条小岗称”赤膊龙”,口对邬家塘前大塘,尾没街左前大塘角。右边白虎咀有曹家塝伸出。稍远,左有乌龟墩与象鼻嘴为”青龙”,右有熊家下垸延伸出的小山岗可谓”白虎”。为了”聚财”街道不上下贯通,西端略折。街口出赤膊龙头,同时也回避了街口对寺庙的禁忌。就山形地势,使街道与面临的东向偏北至西向偏南的巴河岸口形成非九十度的夹角。

       不完全垂直于堤岸的三里畈街,东进纵深三百五十米处,由低到高以二十度坡度向上,并以一百三十五度左右夹角向北成曲尺形延伸,大约走一百五十米方到街的西端出口,街面砖石铺砌。最宽处两点五米,最窄处不足一点四米。街中建筑物之间连接紧凑,街南面有两个人行巷口,东端巷口通水塘,过昌莆社庙达蔡家坪大会场。西端巷口出水塘通徐家冲出口,然后,左至曹家塝,右上岳家岗。街北面也有两个巷口,东端过通赤膊龙尾经大塘角到张家嘴,西端过龙脊通往破楼垸。

       街房多为砖石结构平房,少数两层,上层木楼,靠步梯上楼。只有李祥顺、何家五老爷等几家是转步楼梯。东街口门楼建有学堂社庙。南面两个巷口处水塘边各有几间吊脚楼。砖石平房结构坚固,临街面墙高三米左右,下沿条石铺砌,上端砌青砖,外墙青砖上顶内墙多用土砖。屋顶山头架桁条,钉椽子,盖泥瓦。屋檐近处开小窗采光。各户之间少有间隙;高矮,进退各有参差;大小、进步更有悬殊。正门规格各异,商铺多是木门木柱,门宽比门高还长,有四开八扇、六开十二扇不等,也有几扇榫卯插合的。居家住户门框有石柱,有木柱,窄门两开。各户占地面积不等,普遍横向窄,进步长,中有天井。一进三幢居多,少有两进或四进的。家家户户都有后门通向街外水沟,水沟旁有碾坊、磨坊、碓屋、茅厕、猪舍、鸡埘。三里畈街自清朝到民国多为公所据地。街中政务、商业、手工业、农业居民杂居。共六十多户,计三百余人口,属黄冈县辖。

       三里畈街,前临巴河,左有肖家冲小河,右挨三官殿河,后面靠山。街前左侧两棵大古树,近街的皂荚,树干粗于凉羌,深褐色的杆枝托起树叶成一个巨大的伞盖,距地面近十丈,黄白杂色花从二月开到四月,果期五至十二月,新月形荚果,果肉肥厚,成为街坊的常用药和洗衣用料,伞盖下数十丈见方地方被人们踏磨成硬坪,热天大家在此乘凉唠嗑讲故事,冬天在此晒太阳拉家常。外出游子回家,看到皂角树就感觉到家的温馨,因此她成了三里畈的标志树。与皂荚并排的朴树,树干有两个大人合抱粗细,高五丈,三至四月开花,柄掖结圆形果实。

       三官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是三里畈乡域中心,又是麻城出双河口、泗泊河、通往罗田、英山的大路的必经之地。三官殿河是贯穿三里畈乡域三条河中间的一条,水出尤河嘴,河堤南面是三官殿、何家上垸、何家下垸、享堂垸、张家垸、何家大垸,北面是枫树垸、楼合垸、熊家上垸、熊家下垸,河口近处两边沙滩,地属温泉,历史上这几个垸子在三里畈保甲建制中时有进出,何姓居多。张家垸、何家大垸、何家下垸是本地望户大族,房户长在三里畈联保中举足轻重。

       后山杨家寨,高五百米五十米,山势非常陡峭,成为三里畈西面屏障,同时是三里畈与大崎、麻城的界山。杨家寨南面山脚与河沿之间缓塝滩头有几处零散村落,同三里畈街组成三里畈基本行政单位——一保十甲。东街(六甲、七甲)、西街、邬家塘(二甲)、街北是破楼垸(四甲)、再向北上有吴家垸(五甲)、偏东向下有张家咀(八甲)、街后山冲徐家冲口有徐家冲垸(一甲)、街西连曹家塝(九甲)、稍后石头板垸(三甲)、往南是熊家上垸与熊家下垸(十甲)。村东以河为界,对岸罗田西流(尤河);西以山为屏,山外大崎与麻城;北以肖家冲溪水为界,上溪属车门坳,溪北蔡家畈属新铺,溪口张家嘴;南以温泉小桥为隔,桥南属温泉。域内总共人口不过千余,绝大多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农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少有的原始的手工艺人也是不脱产或半脱产的。地方驻军人流大增,加上灾荒、战乱,使新洲、黄陂等地的客商连年流入,促成三里畈街商贸日益繁荣。

       街出北口,上面是比较开阔平缓的地带——岳家岗。这里属三里畈及周边区域群众小型文化活动场所,公共设施有乩坛庙、文圣庙、张王庙、戏台,稍上,杨家寨南侧山腰有龙泉寺,街南面有大会场。

       文圣庙座北朝南,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外面悬挂蓝底馏金大字”文聖廟”扁额,双重檐,飞檐斗拱,屋面青筒布瓦。内面一院多殿,有大成殿、崇圣殿、明伦堂等,有书斋、乐斋。其中大成殿两百多平方米,一进三重,上下三殿,前有雕花木板组成门壁,上殿里供奉孔子灵位,供台前树四根大圆柱。崇圣殿塑有孔子塑像,眉慈目善,着长袍,作合手礼状。文圣庙是专门祭祀、庆典、授课传播孔子文化的地方。蕲水周姓地主种有文圣庙右侧四十八亩田地,光绪末年年三十,周老爷他家儿子成天好吃懒做,儿媳多年不见生育。人家过年热热闹闹,周老爷喊他多遍一直不起床,便与妻子和儿媳三个坐在火塘边中磕睡,一会儿妻子中得一点一点的,把毡帽掉进火塘,丢在伙房摔搭。周老爷醒来以为搭的是烧粑,说:”给我一块”老伴说:”就不给!”周老爷起身就跑,边跑边说“你们这样待我,我把田捐给庙上。”等他儿子起床,他母亲说:“快去三里畈,你父把田捐了。”等到儿子赶到文圣庙,父亲已把田地、池塘捐赠文圣庙的契约写了。文圣庙主持答应,田地属庙产,作学田,世代租给周家耕种。至此,加上曹家塝曹老爷捐赠的十亩田,文圣庙共有水塘两口,庙产田地五十八亩。文圣庙内办公学,不仅当地人启蒙朝拜、上学读书,清末民国初年科考,年年蕲州、黄陂、麻城等地也有人来此读书与考试,当下外地人朝拜者络绎不绝。街上老人说:”我处文圣庙,多佑客书生”。当地人上学还有私塾、宗祠学堂。街南学堂有张家嘴旁新屋垸祠堂,街北有楼合垸学堂,称国民小学。

       张王庙独幢庙宇,面积不大,门楼挑出两大柱,柱上镌雕馏金蟠龙。拾级三阶,门头挂”張王廟”扁额,门外有香炉。殿内有张王挥刀跃马身中箭造型的塑像,祀奉的主神为唐代爱国忠臣靖忠王张巡,伴神为爱国名臣睢阳太守许远以及张巡部将雷万春、南霁云,殿后祭祀柳母娘娘。原来是地方官员立春、立秋祭拜场所,后来老百姓每年冬月廿三在此祭祀、集会庆贺张王生日,同时也成了用戏曲形式纪念刘备、关羽、张飞、赵子龙等英雄的场所,逐渐成为人们用来祈福、消灾、避邪烧香许愿的地方。

       岳家岗戏台属官建永久性戏台,据说是西街岳廷炎祖上修建,石头铺砌,四脚立柱,顶上飞檐琉瓦,供官家、富人节日和喜庆时唱戏用,后来民用。

       大会场场占地面积三十多亩,位于街南面五百米处,熊家下垸外蔡家坪。民国初年地方驻军修建,后来成为三里畈开会、游乐等大型活动的场所。

       河道是三里畈交通的水路,渡口是三里畈的门户,山径无大道,人凭脚丈步行,货靠肩挑背扛,渡船是隔河两岸的桥梁。

        三里畈渡口历史久远,元明时期就有竹排、舳舻停靠。明朝时期,河埠成为巴河西岸(七道河至温泉段)人客过往东岸和入河道进山出关的唯一码头。清朝时期,民众捐钱兴制渡船两只,船撑两岸,密切了对岸车潭畈、太平桥、尤河嘴与三里畈的联系。艄公可是当地的公众人物,每日靠渡人载货收取两个铜钱维护生计,脚夫可籍此寻些柴米油盐的开销。

        民国十五年八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进驻黄州,逮捕县知事张翊六,推翻了北洋军阀在黄州的统治,三里畈街民同全县人民一样欢欣鼓舞。林凤洲率领上巴河、总路咀一千多农民清算大地主黄庆奎霸占庙产二十余年的学田学产的消息,也牽扯动了三里畈豪绅的神经。尤其时任两湖特税局局长、湖北省财收厅厅长的张家垸人何南圻无时不在关注着自家在三里畈任保长、甲长的同胞兄弟,担心自已家族的大片田亩山林。

       九月,国共合作的黄冈县政府在黄州成立,备界人士选举陈洪九任县长。县总工会在团风成立,选举邓斌任委员长。十月县党部、县农协在黄州召开两万多人的县民大会,代表带回的十二项决议精神在三里畈街道村间奔走相告:“清算公田公产;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妇女权利;惩办土豪劣绅。”紧接着中共黄冈地方委员会三里畈支部在三里畈成立,享堂垸的何笃斋任书记。何笃斋幼读私熟,民国十二年考入武昌两湖师范学校,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五年秋,受董必武派遣回三里畈进行革命活动。

        街坊过完一个欢娱的新年,正月里三里畈筹备成立农协会、妇协会。正月十五街坊、村民尽情地欢娱。早饭后,三里畈街上,除了店铺的伙计、年纪大的小脚老妪以及有襁褓待乳的母亲,几乎倾巢出动,”荡十五”,看灯、看戏。周边垸子里也来了不少人,还有农协会的人维持秩序。饭后不久大会场上已人山人海,有拄杖老人,有穿长褂短袄的大人,穿大褂、大脚裤的女人,穿开裆裤的小孩,有手牽的,有骑在肩颈上的。对岸还陆续有人过河来,两个艄公清早忙起,还请了帮工。场坪上,各处的灯笼队辰时就到了,上有七道河、张家冲的,下有温泉、张家垸、何家大垸、三官殿、新桥的,在戏台前大坪里摆开。何瑞兴与卫盛达一路说说笑笑地到场时,人已很多了,玩灯的还冇开锣,也就冇往场里钻。紧接着看到叶海民跟在何保长一大家子后面来了,张胯子跟叶海民咕叽着什么,到面前都相互点点头算打过招呼了。锣鼓一响,人们便选择目标围成一个个圆圈。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年关团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