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记录教育的困惑

(2008-02-28 12:29:20)
标签:

教育

华德福

分数

育儿

小学生

分类: 生活记录

                教育的困惑

 

萌萌放学后说要去同学石鑫家玩,我顿时瞪大了眼睛:你以为这是什么时候啊?作业排着队在等你!两个小姑娘叽叽咕咕的商议着要去玩,好歹分开了这俩,萌萌又和高宇萱搂到了一起,要一起走回家。萌萌每天倒是花半小时走回家的,有时也和高宇萱一起走,一路玩来就不止半小时了。萱萱被爷爷带走了要回家赶作业,萌萌的眼里即刻充满了泪水,那样子就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细思量,孩子们是很可怜。本来八九岁的年龄就应该是玩耍的年龄,在风里跑,在雨里闹,春看第一朵花开,夏看彩虹挂天。孩子们太缺少玩伴、缺少那种放松心灵的、自在状态的玩耍。所以元旦邀了几个同学来家玩,同学被家长接走后,萌萌硬是生了很久闷气说是接得太早了。扬言她要把全班同学都请到家来玩。家长认为给了她们很好的条件,对孩子来讲也许并不快乐,因为那是我们认为的快乐。

但是,我们又怎敢轻易的还给她们眼中的快乐!我们现行的教育号称是一种产业:教育产业。姑且不论其概念错对与否,就产业一词便让人联想到工厂成批的产品,我们的学生就是学校这个工厂出来的产品。衡量产品有量化的硬指标,有国标、部标甚至企业标准,教育产业的硬指标当然是分数了,每个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孩子是不合格产品。所以我们给他们加班加码,英语、奥数、音乐、跳舞、棋类、美术,看看哪个班都好,恨不得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空前绝后的优秀人才。看看小升初孩子们的简历,据说有的足可以和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媲美,看来我也得给女儿准备简历了。

不是说学知识不好,而是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学有所成而又不被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呢?我不知道。看有不少家长敢于让孩子进私塾,很佩服他们的勇气。有一广州的朋友,女儿刚读一年级,春节时她讲女儿这学期不去学校了。她们社区里十个妈妈联手办了一个班,称为华德福学校,说是不愿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查了一下发现华德福教育也是一种办学理念,就像蒙台梭利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宗旨即通过华德福教育,帮助成人和孩子的身心健康、平衡地成长,在学习科学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丰富心灵情感,不断地探索人生以提升人文精神,成为精神意义上独立和自由的人。我没有拿孩子作实验的勇气也没这种条件,但是却觉得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和家庭教育中可以引入这种理念。理念是一回事,实施是另一回事,也许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萌爸一个同学春节从瑞典回来,儿子读六年级,据说他班上多半孩子乘法口诀背不下来,学校不做要求。而另一同学的儿子也读六年级,假期里马不停蹄的赶场参加各种补习班,名曰:占坑。瑞典生活质量全球排名第五,中国呢?不得而知,反正前二十名里没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