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分析
(2012-08-21 15:15:28)
标签:
育儿 |
分类: 话说宝贝格格 |
课题名称:对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分析
课题执行人:思琪 和 妈妈
学校:北京市西城区
课题分解:
1、关于课外阅读,许多人作过精彩的论述,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规模小、外来打工子女多的学校,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上仍是一个不尽人意的重大问题,这是为什么?
2、对于这样的学校的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仍是很少。症结在哪里?应如何改变呢?
3、就目前实际来说,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也直接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自试行新课标要求以来,很多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课堂内的一些问题因学生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进行讨论,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包办代替,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4、本文以西城区柳荫街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客观的调查和了解,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思考,以期待尽早改变现状,使同学们的课外阅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5、研究这一主题是为了有效地找到同学们看书少的根源,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我对我校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阅读方法制定,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我能做些什么?
资料搜集:
一、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活动则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或无声的)过渡。
二、
范型作用、感染作用。
三、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与培养
1、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意义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认识兴趣,培养自觉能力和习惯,而且,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过的字词和读写知识,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其实,不单语文学科,课堂上每教一个新概念。都要借助于课外阅读的配合与补充。
此外,课外阅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
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受到外部条件(如教师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等)和内部条件(如学生的求知欲望、阅读的态度,知识的储备,以及阅读技能的掌握等)所制约,有的学生初步具备了内部条件,但是由于不熟悉有哪些有趣的书籍,因此影响着阅读兴趣的形成,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求知欲不强,或者是阅读技能掌握得不够,不善于理解地进行阅读,对这样的学生,选择相应的读物也较少有助阅读兴趣的形成,这些情况,都需加强教师的读书指导。
小学儿童的阅读兴趣,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另外,读物的文字表现形成,对儿童的阅读兴趣有重要的影响。
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首先,要介绍有趣的读物,帮助儿童读好最初几本书。
其次,要使儿童爱好阅读,给予自由选择的余地是很重要的。
最后,教师的指导就内容而言,有学业指导与生活指导两个方面。
从小培养儿童阅读科学读物的兴趣,是符合于“现代化”的要求的
四、我和妈妈一起准备的参考书及问题:
1、《语文课程标准》
2、王三阳.做幸福的老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向老师提问:上语文课中的困惑是什么?我校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向家长提问:您重视课外阅读吗?
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学校的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仍是少,症结在哪里?应如何改变?我的研究方法是:
1、和妈妈一起从网上搜集有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料;
2、分别向老师、家长、学生进行现场采访或问卷调查。
3、时间安排:
调查问卷的设计:
柳荫街小学三年级阅读情况调查表
1)老师的要求
1)校园作文辅导类
3)童话故事类
5)漫画卡通类
4、你看的课外书大多数是:
1)向同学借的
5、你读课外书时一般:
1)认真读完整本书
6、读书时你一般喜欢:
1)只了解有趣的故事情节
7、每天放学后,你在家里读书的时间大概是多长呢?
1)不读
8、双休日和寒假暑假中,你读课外书的情况是:
1)基本不读
9、你家里的藏书量有:
1)20本以下
10、爸爸妈妈认为看课外书对你的学习:
1)有好处,鼓励你读
11、爸爸妈妈平时喜欢阅读书报吗?
1)喜欢
实施调查:
林雨垚
车宇昂、周彤彤、楚嫣然、张晓宇、刘子宁、周欣雨、周怡然
统计结果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大家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而今,人们越来越明显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在我们这样一所普通的小学校里也正在掀起一股“读书热潮”,六月份我们还将开展首届“柳荫读书节”活动。酷爱读书的我,作为其中的一员,真是高兴不已。但也在思考着像我们这样一所小规模的学校,外地学生居多。我感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有必要的,要把他们引上“阅读方舟”,畅游书海,汲取精神营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此,我对我校三年级52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他们课外阅读的一些实际情况,并由此引发了很多思考!
一、调查——课外阅读
这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问卷中设计了11道封闭式问题。本次调查的目的有三: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书籍种类、课外阅读的方法、家庭读书的氛围等情况;为制定“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提供一些依据,为探索“开展我校学生课外阅读课”作些参考;通过调查,提倡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活动。
调查后进行了统计,并根据统计数字标记了一些简略的备注,调查结果如下:
柳荫街小学三年级阅读情况调查表
(备注:有多一半的学生读课外书的主动需求性还是比较强的。)
1)老师的要求
2)家长的要求
3)我自己喜欢看
(备注:多数的学生对读课外书还是不抵触的,有主动看书的欲望或要求。)
1)校园作文辅导类(5人)9.62%
3)童话故事类
5)漫画卡通类
(备注:学生喜欢阅读的种类排名依次为:漫画卡通类、童话故事类、科普科幻故事类、古诗词中外名著类、校园作文辅导类。)
4、你看的课外书大多数是:
1)向同学借的
(备注:有一半的的同学仅限于在学校借阅。)
5、你读课外书时一般:
1)认真读完整本书
2)仅仅挑选有趣的地方读读(16人)30.77%
3)随便翻翻
(备注:从本题数据看来,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读整本书,而且要不断提高其意识,加强其意志。在这里,我认为在同学们还没有形成读书自觉性时,家长的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6、读书时你一般喜欢:
1)只了解有趣的故事情节(30人)57.69%
(备注:从调查得出的数字看来,能做批注或读以致用的学生所占比例不高。而同学们所做的读书笔记也仅限于老师要求的摘抄。)
7、每天放学后,你在家里读书的时间大概是多长呢?
1)不读(2人)3.85%
(备注:学生在家中读书少的情况令人担忧,教师必须对学生在家读书加强指导和要求。)
8、双休日和寒假暑假中,你读课外书的情况是:
1)基本不读
2)每天都读一会儿 (36人)69.23%
3)想起来就读一点(13人)25%
9、你家里的藏书量有:
1)20本以下(24人)46.15%
2)20本以上60本以下 (18人)34.62%
3)60本以上(7人)13.46%
4)更多(3人)5.77%
10、爸爸妈妈认为看课外书对你的学习:
1)有好处,鼓励你读 (40人)76.92%
(备注:有76.92%的父母鼓励孩子读课外书,多一半的家长有正确的意识,但仍有不少家长持反对态度。)
11、爸爸妈妈平时喜欢阅读书报吗?
1)喜欢 (21人)40.39%
2)一般(24人)46.15%
3)不喜欢(7人)13.46%
(备注:从这一题的调查数据可见,我校家庭的读书氛围并不浓厚,这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阅读。)
二、思考——课外阅读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堪忧,诸如:
2、学生的课外阅读无计划、没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我们知道,阅读需要泛读,也很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读。调查中得知,大部分学生或没有精读的意识,或没有精读的意志,或不懂精读的方法,或没有养成精读的习惯。一味地泛读,会给学生留下多少有价值的“阅读精华”呢?那么多可吸收可利用的宝贵的“文中财富”往往就在泛读中“烟淡云清”,“飘然而去”了,何其可惜啊!
3、学生能坚持每天阅读的意志比较薄弱。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每天阅读,基本不读的仍有不少学生。这一点,特别指的是在家中的阅读情况。在家中,由于不像在学校有集体阅读的氛围,有老师的要求,这就需要同学们能有较强的意志。而实际情况是,一部份同学坚持每天阅读的意志比较薄弱。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日不读犹失几许”的自我需求,而不是功利的。只有让阅读伴随在自己的晨起暮睡中,才能受益终身,愉悦心灵!
三、审视——课外阅读
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如下原因造成了“课外阅读”不良现状:
四、导读——课外阅读
诚然,我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潜心探索,依然能探索出一些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不断的尝试中,觉得有以下几点颇为实用。
2、引水入渠。学生书源少,这种现状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的,我建议采取一些以点带面的方法,从细微处进行逐步引导,不求立竿见影,只盼细水成清流。
1)给校领导:
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之机,建立科学评价制度,减轻老师心理负担,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鼓励老师大胆进行课外阅读的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延长向学生开放学校图书馆的时间,建立对学生读书行为的奖励制度。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生活处处有语文,而一本语文书对浩瀚的文海来讲只是沧海一粟,其内容是有限的,其实教材只是例子,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后,充分利用课外资源,举一反三,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要立足于课内,着眼于课外,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以课内的精引出课外的博,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他们的阅读不断扩展。做法如:巧借课文,拓展阅读;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推荐好书,让学生选读;拓宽渠道,使学生多读;灵活形式,使其“我要读”……
3)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请密切与老师联系,向老师取经问宝。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中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当孩子有时间时,可要求他们开展课外阅读,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
个人心得:
在这次调查分析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例如:有的家长不理解,认为一个小毛孩子不好好学习,做这个事情有啥用?还有的同学刚一开始填问卷调查表时,还表现出了很不耐烦的的神情。但是我没有退缩,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育了他们。因为,我深知一枝花开不是春,满园花开春满园!我一个人喜爱看书是不够的,要带动更多同学行动起来,和书做朋友。书海,犹如一座光辉灿烂的圣殿。作为一名干部,有责任引领同学们敲开书海之门,去尽情阅读为己任,使我的同学们也能亲近书本,乐于阅读,让阅读也能伴着他们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岁月也会因书的陪伴而书香萦绕,雅致温馨!这是我应该做的,也是我必须要做的。
总结:1、在这次活动中,妈妈对我的帮助最大。当时妈妈因一起事故左腿膝盖骨折,但她还是陪我一起查资料、分析、指导我写报告。这也是我克服重重困难的最大动力。
2、调查地点:柳荫街小学
3、调查过程:在我说明调查情况后,大家都很支持我。
4、资料积累:《语文课程标准》6.2元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20.30元
网上资料若干如:1)小学生阅读心理分析;
2)将课外阅读纳入教育督查﹑评价和对教师的工作考核范围;
3)从学校和家庭方面落实课外阅读;
4)落到实处,践行课外阅读
捐赠图书约108元
共计:178.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