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保湿做到位了吗?

(2008-10-08 15:29:19)
标签:

美颜秘笈

保湿

时尚

分类: 美颜秘笈 Beauty Tips

   

    不知不觉中,北京的秋天已经来了。
    和大家分开了这么久,其实一直很惦念,从现在开始,我会恢复正常的博客更新。这段时间收到不少朋友的问候,非常感谢大家!你们的困扰,比如说这个季节会变得十分干燥的肌肤,我已经关注到了。今天,就跟大家集中分享一些很实用的保湿心得以及到底怎样才能分辨保湿功课是不是已经做足做到位!

 

 

  你的保湿做到位了吗? 

   

    有朋友跟我说,这些天皮肤很干,眉头之间部位和嘴两侧都有脱皮的情况出现。连续几个晚上使用了补水面膜,但是皮肤依然感觉干燥,特别是上完粉底后,很容易起皮,这该怎么办呢?是否该去死皮了?

    这种现象很普遍。对于皮肤干燥脱皮,首先应考虑保湿力度不够,可选用更为滋润有效的产品,不妨考虑换一个品牌,试试市场上保湿滋润口碑比较好的产品,也可到美容院做做全套保湿护理。如果经过调整后皮肤脱皮现象仍然严重,就应考虑是否有过敏现象,到医院寻求专业指导。无论是皮肤干燥还是过敏,都应暂时避免去角质。

   

     其实保湿是一个全年都应该注意的基础护理功课,你只要牢记以下3步,就能给肌肤真正的水润呵护。
·第一步:温和洁面:不要觉得只有把脸洗得涩涩的,才算是彻底清洁了。在秋冬干燥季节,一定要选用温和的产品,如果你是油性肌肤保持夏天在使用的洁面产品没有问题,同时油性肌肤及有画彩妆习惯的朋友,如果担心温和清洁不够彻底,可以在使用洗面奶之前先用洁面油,这样既能达到很彻底的清洁,又不用担心清洁过度。但是对于干性和敏感性肌肤,可以考虑换一只不怎么会起泡沫的洁面产品。这里要强调的是,洗脸温和而适度,是所有保湿工作中最重要的,如果洗得过火,后续的保湿护理就很难有最佳效果。据一项调查显示,因洁面不当导致的皮肤问题中,超过半数都是因为洁面过度,而不是护肤不到位。

·第二步:充分补水:无论你使用化妆水、保湿液、保湿凝胶、保湿精华液还是保湿面膜,都希望能为肌肤注入水能量,改善皮肤保水性下降的问题,因此,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的产品,并且尽量成系列使用,这样才能为肌肤提供充足的水分。对于皮肤特别干的朋友,及常年工作在空调环境里的Office Lady,一定要多注意每天多为肌肤补充水分。方法很简单,你可以去无印良品或屈臣氏购买一种独立包装的小喷雾瓶,然后把日常使用的保湿水灌进去,记得每隔大约2-3个小时就喷一次,然后要用手轻拍皮肤,这样即使你画了妆,涂抹了防水的睫毛膏都完全不会影响妆容,而且还可以很好帮助肌肤吸收水分,不妨试一试吧。

·第三步:足够滋润:说到保湿,大家往往很关注选择保湿水这类产品,但是对于保水性不佳的肌肤,想要把添加的水锁住不让它跑掉,油份是必须的,否则水分蒸发会带走更多水分,皮肤反而更干。因此一定要加强滋润这一步,给予足够的滋润锁住水分。如果你是一点油都不能忍受的油性或痘痘肌肤,建议选择含有高浓度透明质酸的产品。透明质酸是目前化妆品界公认的效果最好的保湿剂,它具有极强的吸水性,能吸收数百倍于本身重量的水分,而且安全无味,是号称“高效保湿”保养品最钟爱的成份。我自己现在经常使用的OLAY新生塑颜金纯面霜,采用独特的水包油配方,擦上去后第一时间感觉比较滋润,但是稍候就会全部吸收了,一点都不会油腻。另外,之前推荐的OLAY水漾动力长效保湿晶露,采用天然无负担的啫哩质地,能够长时间主动高效保湿,激发肌肤自身的补水动力,从而让外油中干的“烦恼”一扫而光,也是很好用的产品。对于干性肌肤来说,惟一的叮嘱就是千万不要偷懒,这3步切记要做充分,才可以让肌肤拥有充沛水动力,焕发水润光彩。

 

最后,推荐台湾知名美容达人牛尔关于面霜湿度的测试法(选摘)
1)把面霜擦薄薄的一层在一边脸上,另外一边完全不擦东西,经过5分钟之后实际去比较。
2)对着镜子,笑一笑,这时要注意看一下肌肤的纹路,如果擦上保湿霜的这边,看到纹路并没有因此而改善,甚至有的时候反而变得更深,这就代表你擦这个保湿霜保湿不够。如果擦了之后纹路变浅了,不管视觉上的还是动态上的,笑的时候纹路变浅,不笑的时候也比较浅,表示适合你的。
3)最后用手摸一下涂过保湿面霜的这边脸颊,如果感觉是滑滑的、嫩嫩的,表示东西已经吃进去;如果摸的时候觉得黏黏的,表示面霜没有被皮肤吃进去,可能你选择了太过滋润的产品,并不适合你。

 

    关于保湿,我过段时间还想跟大家聊聊一些明星保湿成分,在选择保湿品时认真察看这些明星成分,会比较能保证你的肌肤长久的晶莹水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