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号,本应该是平平常常的一天。因为要陪从美国回来探亲的弟弟,我休假呆在北京的家里。下午2点半多,公司临时有一个多方电话会议要我参加。我像平时那样拨号进去,一边和线上的同事聊天一边等人到齐。突然,电话里传来一阵阵尖叫,却没有任何人回答我的询问。大约持续了一分钟左右,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我正纳闷呢,广州的同事MSN我说:“地震了,北京地震了,刚才电话会上的同事都跑地震去了!”我开始还问:“不是玩笑吧?”,后来明白真的是地震了。我不只一次经历过地震,小的时候就曾把家里的大床搬到街上睡防震棚,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在日本大阪,我住在30多层的酒店楼上,大半夜的整个楼晃得人都站不住,牙刷杯子都滚到地上,我穿着睡衣抓了件浴袍就往外跑,护照钱包电脑统统没带,满脑子想的只是不能一个人埋在日本了。走廊上却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有响应我的意思。回到房间我电话问前台问是不是地震了,前台说:“是啊!”潜台词是“那又怎么样?”后来知道大阪常有地震,人们都见怪不惊了。从刚才的震情看我知道北京应该无大碍,身边的亲人和北京的朋友都应该无大碍,以为只是北京的一个小地震,于是我继续在计算机上工作。
没一会儿电话响了!先是我刚才在电话上的同事,第一句话就说:“终于打通了!一直在打电话,一直不通。我们刚刚从摇摇晃晃的大楼里跑出来,你呢,你还好吧?”于是才发现惊吓的范围和程度都超出了我的估计。还没等我想该做什么,电话又进来了,1个,2个……,来自不同的城市,是好久没听到的声音,却是一直在默默关切的那些人。几个电话接下来,我发现自己在流泪,我被那些声音中真切的牵挂深深地感动了。其中一个电话来自重庆的朋友,一个离后来才知道的震心很近的地方。朋友说刚从20多层楼上跑下来,挤挤的紧急通道像走不到头,大楼一直在摇晃,真怕没跑出去之前楼就垮了。跑出去后一听说北京也震了,马上电话看我有没有跑出来。
一位闺蜜告诉我,她在那一刻接到远方男友的电话,放下电话的时候她也哭了。这两年她和男友聚少离多,她一直觉得他们不够相爱,迟早会分开。但在天灾降临的一霎那,听到在杂乱的背景声中他喘着气说:“一听说北京也地震了,立刻就想打电话给你,你还好吗?”她于是知道,其实他们已经很难分开了。
后来很快上网看到震心是汶川,一看到7.8这个数字脑子就晕了,知道是场不小的灾难。于是也开始给四川的亲人和朋友打电话发短信,不通,再打再发,直到听到平安为止。等脑子回过来一点,开始关注那些不认识的人,受灾的地区,伤亡的数字,开始想自己该做什么,找红十字会的捐款方式,上网参加为灾区祈祷……
灾难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伤痛,但灾难也让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深的,浅的,近的,远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浓浓的,淡淡的,有一些原来可能会在寻常的日子里被距离和忙碌永远的淹没。而每一个声音一个注视都是一种恩慈。灾难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已经的拥有。我手机里有一条来自体检中心的广告我一直没删,因为喜欢它的标题:“爱要及时。”
我为现在自己拥有的感恩,更为被灾难伤及的人们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