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集结号》说起

(2008-02-03 12:24:50)
标签:

美丽人生

分类: 美丽人生 Touching Moment
 

还是在大半年前,从报纸上看到冯小刚在拍一部名曰《集结号》的军事题材篇,就一直很期待。后来看了,去的时候带了足够的面巾纸,怕哭的时候收不住。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没让我失望。和同期上映的《投名状》相比,我更喜欢《集结号》中正面的兄弟情。我不在乎它比《拯救大兵》差多少,也无所谓它有多少硬伤,感动我的,是军人的刚烈和义气。更因为,我曾有过的军旅生涯。

 

当年高考,分数可以上国内的任何一所医学院校。和爸爸去院校招生总部,在走廊上遇到军医大学招生的人,爸爸觉得把宝贝女儿送到军队里会安全一些,而我喜欢那身军装,于是一拍即合。

 从《集结号》说起

 

军医大学的男女比例是101,女生是集千般宠爱于一身,但这并不能免除我们在完成所有和地方大学医学院同样的课程之外,还要进行军事训练和更为严格的体育训练,比如女生每年要考五公里长跑,男生是十公里;还比如以我这样的体力,要把一“受伤”的男生从山上“背”下来(幸亏男生和教官都还懂怜香惜玉,让我们蒙混过关)。入学第一年的冬天,几乎所有同学的棉衣棉裤双膝双肘都打了补丁,因为练摸爬滚打时磨破了。第一次考完军训课,我直接去了校医室,因为双手都被磨得鲜血淋漓。

 

但真正让我们真切意识到自己的军人身份的,是在大学期间打响的中越边境自卫战。那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军人到现场和演员合唱《血染的风采》,我们在学校看直播,个个热泪盈眶热血沸腾。而让我们和战争走得最近的,则是大学毕业的时候。那时中越战争正在收尾,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军医接到几十个上前线的名额。女生是没份了,最后是年轻的教导员带着一组优秀的男生上了老山前线。那时我已经到总医院做医生了,得知上前线的同学坐火车南下会经过我所在的城市,便在深夜里带了吃的守在他们必经的火车站。后来他们告诉我,一路上都有同学这样在火车站等他们。

 

这批同学去了前线后便大半年杳无音信。而我已经开始在皮肤科做住院医生,并分管医院的美容治疗室,那时美容室在全国还是凤毛麟角。一天下午在病房值班,听到护士在喊:“陈医生电话,老山前线打来的!”我冲到办公室,听到电话的尽头教导员的声音遥远而不连贯,因为是转了很多站才转到我所在的城市。从断断续续的声音中无法听请什么,完整的只听到一句:“ 丫头,我们想你们!”很久以后才知道,那一天教导员刚刚和死神擦身而过。他刚转身进指挥棚去取东西,一颗炮弹便带走了几秒钟前和他说话的战友。当时他们心里充满的不是恐惧,而是对听一听和平声音的渴望。而我除了满脸的泪,只会抓着电话大声喊:“你们要活着回来啊!”

 

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教导员现已位高权重,上前线的同学们现也大多成了主任医生、教授,在各医院做中流砥柱。上个月教导员到北京来,北京的同学为他接风小聚,说起当年的前线,又提起他们至今都忘不了的那句话:“你们要活着回来啊!”

 

       后来我去了英国,我的军旅生涯也从此结束。但那一段经历给我留下的是终生的财富:果敢,义气,执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