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雕刻:马昌、任宇星、王江浩、林峰、蔡寅尧、崔现礼
直径:十二枚53mmx 36mm黄紫铜上色
发行数量:333套(黄150套、紫铜150套、银30套、纯金3套)
正图:十二兽兔首图及主题文字
背图:圆明园那标志性建筑--万花阵图
铸造:上海新世纪厂
万花阵,原名黄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圆明园内一座中西结合的迷宫。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尺高的雕花砖墙,中间是一座白色西洋凉亭。方阵南北长89米,东西宽59米,阵墙总长1600余米,墙高约1.2米。它由阵墙、中心圆亭、碧花楼和后花园组成,曾是封建帝王的游乐场所。盛时,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中式凉亭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以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容易走入死胡同,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
每年中秋节,皇帝坐在花园迷宫中央的亭子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从迷宫入口进去,谁先到达亭子,就可以得到赏赐,所以又称"黄花阵"或"黄花灯"。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2]
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折叠拆毁经过
1860年英军火烧,为圆明园第一次劫难,也就是火劫,除了木质建筑外,圆明园基本保持完整,西洋楼和部分木质建筑幸存。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中国人趁机纷纷涌向园内破坏残存建筑并大肆砍伐倒卖树木。事后可见东直门内木材堆积如山,大部分源自圆明园。这是木劫。
1900年以后至民国间,圆明园基本处于无人看管状态,负责看管的太监有的也有近水楼台的意思,有的干脆被偷盗者暴打一顿,所以看管者基本无用,火烧后木头又被砍伐殆尽,就只有盗取石头的份了,可见大量精美的太湖石和西洋楼西洋石材被一车车的运走装饰私人庭院和其他公园。这次是石劫,万花阵就是这时候被中国人拆除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