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雕刻:李果
直径:80mm
黄铜上色
发行数量:1000枚
正图:藏族人物图
背图:藏传统节日“晒佛节”场景图
铸造: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藏族(藏文
)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
根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藏族总人口为7060731人,其中男性3518532人,女性3542199人。
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著称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展示于寺庙附近晒佛台,或山坡,或巨岩的石壁之上。这些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做工精致、色泽鲜艳,艺术价值很高,有的还是国家的国宝。展示出来令群众观瞻。观瞻者成千上万。为了让善男信女者观瞻,朝拜佛像,有的寺院还修筑巨大的晒佛会。如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均有巨大的晒佛台,台面宽阔,可同时悬挂数幅布画和佛像。其中以布达拉宫的晒佛台规模最大。每年藏历四月月中旬,将长约三十余丈的五色锦缎堆绣成的巨幅佛像,由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喇嘛从寺庙藏宝室中取出,悬挂于第五层楼的楼壁南面,每年悬挂一幅或数幅。佛像多为释迦佛、三世佛等在太阳光的照射和布达拉宫金顶的陪衬下,彩色佛像相映生辉。身着紫红色袈裟的喇嘛,口念佛经,在佛像前顶礼膜拜。无数男女信徒,整装敬礼,观瞻佛容,场面宏伟壮观。
扎什伦布寺的晒佛节,于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省西宁市塔尔寺的晒佛节,于正月十五日于山前展晒狮子吼佛、释迦佛、宗喀巴和金刚萨睡佛像。寺前,临时搭有大帐,供该寺法台暂时办事之用。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寺的晒佛节于正月十三日,由该寺总法台率领各昂次代表和在职僧官,到河南宗王府前南山麓举行晒佛仪式。小寺院的晒佛规模较小,一般在寺内举行。如四川省理塘寺每年正月十五在寺内举行,佛像3米左右,晒佛与酥油花灯会同时进行,前往参观者成千上万,十分热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