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民国元年壬子年造饷银一两银币

(2015-02-06 07:00:51)
标签:

财经

饷银

银币

中华民国

新疆图志

分类: 近现代机制币

中华民国元年壬子年造饷银一两银币中华民国元年壬子年造饷银一两银币    新疆的银币概况 新疆天罡银币 清朝灭明以后,经过对准噶尔的长期战争,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将天山南北、葱岭以东大片土地收入了中国版图。道光七年(1827年),清扬威将军长龄在阿克苏铸银币,银币仿照红钱式样,园形方孔,面文“道光通宝”,背面为左满文“宝”,右维吾尔文“阿”字。每枚银币重一钱,抵红钱十六枚,是新疆在未建省以前清廷最早铸的银币。

    民国壬子饷银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迪化造币厂铸行饷银,币值为一两、伍钱两种。钱币正面全为汉文,珠圈内为“饷银一两”或“饷银伍钱”,圈外一周为“中华民国元年”六字;背面为两面交叉的五色旗(北洋政府的国旗,旗上五种颜色象征汉、满、蒙、回、藏),上下为汉文“壬子”。 《民国元年新疆饷银一两背壬子双旗》,正面内外两圈以逆时针的方向排列着“中华民国元年饷银一两”几个字,背面的壬子则采用了天干地支的传统文化排列法,其旁边的两面旗子则意味深长。据《新疆图志•食货志》记载,1907年,新疆开始用机器铸造以钱为面值的饷银,紧接着第二年开始铸造以两为单位的饷银,但当时的饷银背面大都铸造着以象征大清蟠龙坐像的图案。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民国政府成立,为了庆祝推翻了几千来年的封建社会,「新疆喀什造币厂」立即着手革除象征封建帝制的蟠龙图案饷银,改铸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平等的两面交叉【五色旗】饷银。

  壬子双旗饷银面值有一两、伍钱两种,一两币值的饷银其背面的五色双旗纹饰第一排通常是五个小圈圈,有二排花、四排花之分。这两个币种正面珠圈内“饷银一两”或“饷银伍钱”四字对读,圈外“中华民国元年”逆时针方向旋读;背两面五色旗交叉,它是新疆流通银币中唯一有农历、公历兼用的银币,也是唯一未铸维文的银币,较为少见,因而收藏价值比较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