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重宝戴书当五宝泉局钱币

标签:
谥号之中最多先后材质杂谈 |
分类: 历代钱币 |
《光绪顺天府志》有载:「咸丰三年,军旅数起,饷需支绌,东南道路梗阻,滇铜不至。刑部尚书周祖培、大理寺卿恒春、御史蔡绍洛先后条陈钱法,请旨改铸大钱以充度支……五月先铸当十钱一种,文曰咸丰重宝,枚重六钱。与制钱相辅而行。」
由于战事的加剧,糜费巨大,度支告匮。本来重六钱的当十大钱三次降重改为每枚重二钱六分。还不及顺治时重量额定制度(每文重一钱四分)的五分之一。内有太平天国起事,外受列强入侵之苦,终于使清代只以铜铸钱的惯例难以维持。
当时所铸铁钱有小平、折五、折十三类。其中折十型又有若干版别。鲍氏《大钱图录》云:「咸丰重宝当十铁钱,宝泉局铸大小凡六品,设有分局故宝字有从『珤、珎、(王尒)、珍』之殊。暮清文亦有异者。」然而鲍氏所列六品中又没有此类「戴书」型。咸丰重宝戴书当五宝泉局钱币少见。
戴熙(1801—1860)清代官员、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醇士(一戴熙像作莼溪),号榆庵、松屏,别号鹿牀居士(一作樚牀)、井东居士。道光十一年(1831)进士,十二年(1832)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归,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克杭州时死于兵乱,谥号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