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咸丰重宝戴书当五宝泉局钱币

(2014-05-22 07:00:00)
标签:

谥号

之中

最多

先后

材质

杂谈

分类: 历代钱币

咸丰重宝戴书当五宝泉局钱币咸丰重宝戴书当五宝泉局钱币  咸丰重宝的造型多种多样,每枚价格也在数干元以上。另外,钱币的大小也有不同,从小到大可分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以区别于小平钱“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当十钱虽然是咸丰大钱中计值较低的品种,但是由于铸造时间早,流通区域广,所以也是自古以来古泉爱好者最关心并致力于收藏欣赏的计值钱币。在诸多咸丰大钱之中,应当推举咸丰重宝当十钱币为最。铸期最长、数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广,无一不在咸丰大钱中占据首位。自咸丰三年起,宝泉、源、直、蓟、济、德、陕、巩、福、苏、浙、河、武、宝昌、云、川、桂、黔、(宝安)迪、伊、阿克苏、喀什、叶儿羌、库车等钱局均先后铸造咸丰当十大钱,并投入市场与小平钱同时流通。除了宝安钱局仅见部颁样钱外,其它各个钱局均有大量不同版别,不同形式,甚至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当十计值重宝。清朝咸丰以前一直用铜铸钱。曾明文记载各代铜钱材质的比例。顺治时规定为70%的红铜,30%白铅。至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改为60%红铜40%白铅。乾隆年间又改为50%红铜40%白铜,以及10%的锡。虽然铜的含量一再减少,但清季自天命始铸钱币起八代皇帝均用铜铸行制钱。而咸丰年间又为何用铁铸钱?而且还是隶属户部的宝泉局所为?
《光绪顺天府志》有载:「咸丰三年,军旅数起,饷需支绌,东南道路梗阻,滇铜不至。刑部尚书周祖培、大理寺卿恒春、御史蔡绍洛先后条陈钱法,请旨改铸大钱以充度支……五月先铸当十钱一种,文曰咸丰重宝,枚重六钱。与制钱相辅而行。」
由于战事的加剧,糜费巨大,度支告匮。本来重六钱的当十大钱三次降重改为每枚重二钱六分。还不及顺治时重量额定制度(每文重一钱四分)的五分之一。内有太平天国起事,外受列强入侵之苦,终于使清代只以铜铸钱的惯例难以维持。  
当时所铸铁钱有小平、折五、折十三类。其中折十型又有若干版别。鲍氏《大钱图录》云:「咸丰重宝当十铁钱,宝泉局铸大小凡六品,设有分局故宝字有从『珤、珎、(王尒)、珍』之殊。暮清文亦有异者。」然而鲍氏所列六品中又没有此类「戴书」型。咸丰重宝戴书当五宝泉局钱币少见。
戴熙(1801—1860)清代官员、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醇士(一戴熙像作莼溪),号榆庵、松屏,别号鹿牀居士(一作樚牀)、井东居士。道光十一年(1831)进士,十二年(1832)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归,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克杭州时死于兵乱,谥号文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