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朝贵妃们用的银粉盒欣赏

(2009-04-21 07:55:27)
标签:

金银器

摆件

技艺

贵妃

中国

杂谈

分类: 高古铜器玉器陶瓷器漆器

    唐朝贵妃们用的银粉盒欣赏唐朝贵妃们用的银粉盒欣赏唐朝贵妃们用的银粉盒欣赏

  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宝库中,金属工艺是其中最为典雅华贵和时刻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精美篇章,而金银摆件技艺则是金属工艺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

     中国的金属工艺最初是从青铜工艺起始的。青铜工艺是金属工艺中众多品种中的一种。中国金银器制造工艺也是金属工艺中众多品种的一种。中国古代金银器富丽堂煌,光彩夺目,千年的黑暗掩盖不了她灿烂的光芒,她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高超技艺和精品艺术的完美凝聚。在中国金银器制造工艺中有一个主枝就是“金银摆件技艺”。金银摆件技艺正是中国金银器制造工艺中最典雅华贵,最完美成熟的技艺。

要想了解金银摆件技艺的起源、传承和创新,就必须首先搞清中国金银器的起源、传承和创新,因为金银摆件技艺就包含于中国金银器制造工艺之中。

      到了唐代,中国金银器工艺,发展到了璀璨多姿,华丽精美的高峰。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已分为“官作”和“行作”两种。“官作”就是官府的金银器制造行业,属少府监中尚署直属的“金银作坊院”;“行作”就是金银行业工匠所作,即为民间经营。白居易诗:“银生楚山曲,舍生鄱溪滨,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辛苦,披砂复凿石,矻矻无冬春”。以出土文物和诗句相印证,可以推测古代金银的制作最早发源于我国南方。当时的扬州就是金银器的重要产地。唐代的宫廷和民间都盛行金银首饰和金银器皿。金银器已经普遍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当时全国有金坑、金场十四处,银场五十六处。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产银地有陕州(今河南郏县),宣州(今安徽宣城),润州(今江苏镇江),饶州(今江西鄱阳)、衢州(今淅江衢县)、信州(今江西上饶)等处。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方法很多。据《唐六典》记载,金的加工方法就有十四种,即销金、柏金、织金、砑金、披金、泥金、镂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嵌金、裹金等。从出土器物中可能看到,唐代金银器制造技艺主要是采用锤打法,同时运用了切削、抛光、焊接、刻凿、铆、镀等多种生产技艺,唐代晚期金银制造工艺已完全成熟。唐代工匠采用的这些古老的制造技艺和生产方法,至今仍然被我们现代的工匠艺师们采用,江都的老艺人和青年艺师在制作金银摆件时就完全运用了这些传统的生产方法。

     唐代金银器的用途,主要是为了向皇室作贡品。《旧唐书、文宗本记》明文规定:“敕应道诸进奉内库四节及降诞,进奉金花银器”。据记载,在一年四节和皇帝的生日,各地官员所贡金银器的数量大得惊人。唐朝文宗时,淮南节度使王播一次进奉“大小银碗三千四百枚”。这个淮南节度使就是扬州节度使(见《旧唐书·王播传》)而唐代皇室利用这些贡品又作为功臣的赏赐,或作为对外交往的礼物。在唐代的长安,东西两市就有许多金银商店,称为金银铺,金银行或金肆,交引铺等。而当时的扬州,则已成为金银的贸易中心。

    唐代的金银器,建国以来出土甚多,大体以陕西西安(即当时首都长安)为中心。1987年,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银器。其中有一套金银制作的宝函,共八件,一层套一层,最里面是一个纯金制做的小塔,金塔小巧玲珑,金碧辉煌。打开金塔以后发现里面供奉着一段白玉做成的释迦边牟尼佛祖的手指,这是一个仿制的舍利子,而真正的佛祖舍利则在地宫的另一个角落发现了。法门寺地宫中还出土了香囊、茶具、双环十二轮鎏金银器仗等许多金银器。法门寺金银器的制造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是唐朝国力强盛的标志。

   1958年在耀县柳林曾出土碗、盘、碟、托、杯等。1963年西安沙坡出土碗、杯、壶、盒、薰炉等,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大量银器达二百三十件,有碗、盘、盆、壶、罐、锅、盒、薰球等,特别是金银摆件“舞马衔银壶”技艺高超,做工精美,反映了唐玄宗时舞马宴会的盛况。1982年在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了唐代银器九百五十多件。特别是涂金龟负“论语玉烛”是一件奇特的金银摆件,玉烛的座是银龟,背负园筒,上刻龙凤和卷草,并有“论语玉烛”四字。这是罕见的古代行酒令的器具。唐代金银器的造形多种多样:碗,多作六曲,六棱、八曲、八棱。杯多作高足,环耳。银薰炉更是设计精巧的珍贵银器。在唐诗中,有许多咏颂金银器的诗句,如韩愈:“金炉香动螭头暗;李商隐“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白居易“珠箔银屏逦迤”,李白“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典型鱼子缠枝纹,罕见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