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鸡冠洞:北国第一洞府
北国第一洞府,中国旅游界新星栾川的标志性景观、游客评选出的洛阳市主要旅游景点满意率之首――鸡冠洞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鸡冠洞的地质奇观称为宝藏一点都不过分。著名作家、原新华社社长穆青赞誉为“北国第一洞”。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惊叹:“景观壮丽,堪称北国第一洞府;成因独特,正是国内首家龙宫。”
>
它称为北国第一洞,因它是长江以北形成的一个最大的岩溶洞穴。洞中石灰质水溶液天然滴凝形成的石柱、石塔、石瀑、石川、石花、布满厅堂四壁,琼林玉树,千姿百态,俨然艺术殿堂、晶莹剔透的海底龙宫、梦幻中的童话世界。
岩溶洞穴,也叫喀斯特溶洞。“喀斯特”一词来源于南联盟(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因为那里的地貌景观奇特,在石灰岩中有洞穴形成而引起科学家的关注。
岩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当中,由于水的长期溶解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水不是纯净水,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蚀成洞穴。
鸡冠洞为天然石灰岩溶洞,历史可以追溯到8亿年前。洞内第二景区是国内洞穴生成最早的一个大厅,时间达6亿年之久。8亿年沧海桑田的变迁造就了今天的鸡冠洞。按照鸡冠洞当地对游客的说法就是:八亿年的等待,为了你看我一眼。
鸡冠洞景观从地质学上说,属于次生化学沉积。当洞穴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而上升,全部或部分脱离了地下水位后,它就接受地表渗流水的作用。其渗流水在石灰岩的裂隙运移的过程中发生了碳酸化反应。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与碳酸钙反应结果,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它便随渗流水继续往下渗透。这样裂隙不断被溶蚀而加大。如果这种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又称岩溶水)从洞穴的洞顶或侧壁上的裂隙渗出时,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部分水份蒸发,结果重新在洞顶或侧壁形成碳酸钙结晶,这即是次生化学沉积物。正是次生化学沉积物组成了鸡冠洞的五光十色、千姿万态。
由于岩溶洞穴景观奇特,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是世界上岩溶洞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已有200多个岩溶洞穴开发建设成为游览洞穴,供游人参观游览。而在长江以北喀斯特溶洞极为罕见,加上地质奇观如此耀眼,这也是鸡冠洞备受瞩目、称为北国第一的原因。
鸡冠洞洞顶、洞壁和地上平台所形成了各种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旗、石盾、流石坝、钙板和石花等。从洞顶向下生长的,呈钟乳状或圆锥状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称为“石钟乳”。在地面从下往上长的呈笋状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由滴水作用形成的,因其形呈笋状称为石笋。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的称为石柱。在侧壁上形成的形状如帏幕一样的称为石幔。鸡冠洞珍奇特产石盾是因为呈园盘状的盾形板石而得名,它是一种特殊的裂隙性水流形成的。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沉积物形成石瀑布;歪斜的石笋形成斜塔;石柱因下面土层失去,悬挂在洞顶而成钟乳石吊石柱。
>
鸡冠洞洞深5600米,上下分5层,落差138米,现已开发洞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由八大景区边辍而成,依次为“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聚仙宫”、“瑶池宫”、“藏秀阁”、“石林坊”。洞内石钟乳、石旗、石瀑、石幔、石笋密布,峰回路转、曲径通幽;钟乳石形象各异,姿态万千,如仙、如佛、如禽、如兽、如帘、如幕、如林,其景观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洞中大小景观368个,尤其是“中华第一柱”、“亚洲第一盾”名动中原。
目前世界各地溶洞共发现石盾10面,鸡冠洞内就有6面,大的石盾直径达3米,而小的石盾直径不到10厘米,其形状各具特色。第六景区的九龙玉柱,又称中华第一柱,由九条石龙攀附其柱身,直径达20余米,支撑着6000余平方米的游览大厅。
鸡冠洞地质奇观
1 方解石晶花
洞内多处石壁上生长成片的石花,也叫方解石晶花,最大的直径有10厘米,被誉为“牡丹石”,最小的直径不到1厘米。晶莹剔透,洁白如霜,因而称“雪花石”。三个篮球场大小的洞内石壁长满雪花石,如水晶世界。
>
2 定海神针
最小的一根石柱,直径仅3厘米。,高度达到3米,由洞顶钟乳石和对应的石笋对接而成,形状如针,属于洞内重点保护景观。
>
3 石瀑
以第五景区一片宽20米、高23米的碧流石最壮观。五彩斑斓奔流而下,气势恢弘,状如瀑布。
>
4 白玉山
第六景区正中一座高4米、长146米的白色沉积岩,中空而通体光滑,好似白玉雕成。
5 石盾
>
鸡冠洞内发现有6面石盾,5面悬挂式,1面站立式。第六景区的站立式石盾属世界罕见,直径70厘米,高1、5米,形成时间约250万年,被誉为“亚洲第一盾”。最大的悬挂式石盾直径近3米,周围盾坠长3米,极似古代帝王出行所用的皇罗伞。第八景区的两面相邻生长的石盾朝向相反方向连接,形成互为阴阳的奇特景象,地质学家称为“阴阳盾”。
6 石琴
片状钟乳石排列整齐细密,如竖琴的琴弦一般。以石轻击可以听见悦耳琴声,有人曾经以此石琴打出《东方红》乐曲。
7 千年一吻
第七景区正中的一组景观。洞顶悬挂的巨大钟乳石与对应的石笋中间仅差1厘米就要连接一起。专家预测按照正常滴水,上下同时生长还需要50年“吻”在一起。
8 一吻千年
>
又叫情侣石。并排两个石笋经过漫长时间连成一体,互相偎依,上部分轻微相触,仿佛一对热恋之中的情侣。
鸡冠洞目前已重新开凿了平直的出口和入口,疏通了洞内道路,安装了彩灯,并在山门和路口修建了仿古石碑坊,使这里成为一处优美的游览胜地。
第一景区玉柱潭由高低粗细不等的石笋组成,迎面而来的是一排石笋点头招手,“众仙迎客”欢迎游人到来。沿路有“仙翁”相伴,“金龟”指路。这里有一个自然通风孔直径很小,但是高达38米,直通山顶。据说我国有大大小小溶洞两千多个,惟有鸡冠洞有一个自然通风口。
第二景区是鸡冠洞中形成最早的一个洞穴,距今已有6亿年之久。洞顶悬挂的钟乳石,地上的石笋,星罗棋布,在现代灯光照射下尽显流光溢彩,故称为溢彩殿。相传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年久失修,从炉底溢出一片丹液,像红色的宝石镶在洞壁上,在这里留下了“八卦溢金”。山坡上有一位老人披着斗篷,戴着风雪帽,冒着漫天大雪正向上奋力攀登,连一身厚厚的积雪也来不及抖落,简直成了一个雪人,导游称为“风雪夜归人”。
>
鸡冠洞景区最精彩的景点是第三景区。正面为叠帏宫,从下向上看,千层飞瀑,万道流泉,宝盖罗帐,重重叠叠,活像现代化剧场悬挂的帐幕一般。
这里有一根庞大的石笋极为漂亮壮观,像一座千年宝塔,玲珑剔透,洁白如玉,塔上三个石笋不偏不斜,像三位老仙翁久座塔上,样子巍峨端庄,真如鬼斧神工一样。这根石笋生长独特,国内溶洞罕见,为鸡冠洞重点保护景观。鸡冠洞景区管理处投保5000万元,列为鸡冠洞重点保护观之一。
叠帏宫里最妙的是重重叠叠的石帷幕,望去犹如身处古代深宫后院的豪华寝宫,影影绰绰中似乎看见侍女宫娥提着精致的纱质宫灯,不断穿梭,往来其间。而最绝的应该是叠帏宫正殿斜塔殿的斜塔,巨大的石笋依坡倾斜,层次清楚,有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相比美的气势。这座斜塔是洞顶滴水位置的时期不同变化而形成的。
到第四景区需要经过一个垂直向下的螺旋型人工通道,称“碧玉螺”。这里是一个大泥洞,以前需用箩筐上下。如果能坐箩筐下一回地底,倒也是难得的经历。记得隋唐小说里瓦岗英雄程咬金正是坐箩筐探地穴发现地下宫殿,当上了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第四景区洞天河的第一个景点名叫“飞瀑岩”,这片壁流石如同宏大的瀑布飞泻而下,它如帘如幕,显示出洞天河的宏伟壮观气势。
洞天河的美妙之处在于一路有隐藏的潺潺流水声相伴,如空谷奏乐一般。它是鸡冠洞的地下暗河。用电灯一照,我们隐约看见从石缝中奔涌而出的泉水。鸡冠洞的洞体形成与地下暗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地壳上升和水位下降所遗留下来的地下水道。洞穴之中常见的沙砾石(卵石)和粘土层就是直接的证明。
洞天河也是鸡冠洞的海拔最低点。鸡冠洞进出口基本水平,而洞内落差大,需要上下一千多个台阶。
>
雪花石让大家惊叹连连。洞壁上盛开的灿烂石花晶莹剔透洁白无尘,纯真如山谷中随风起舞的无名小花,端庄如水榭里高贵典雅的美丽奇葩。洞天河月亮湾景区有石花王国之称。成片成片的雪花石晶莹透亮使人如入水晶世界。它是鸡冠洞中最年轻的碳酸钙产品,地质学上称它为“方解石晶花”。这种石花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晶霜体,由洞壁挥发的水雾凝结而成,约一厘米的厚度大概就需要近百年的时间才能够生成。
因开发时间短,水温、气温变化不大,更重要的是没有人为破坏,鸡冠洞的石花能长时间生长、开放,花朵大、花瓣长,被誉为“石花玉”。
第五景区洞高28米,观赏面积6000余平方米,是全洞景观最精华、最集中、最大的区域。以琥珀岭为界,东为“南天门”,西为“西望瑶池”,北到白玉山下的“紫霞谷”。
聚仙宫是神仙聚会之地,主要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八仙过海、寿星抱桃、北国菊花王等著名景观。琥珀岭上面一排形态各异的一组石笋,各个形象逼真:最南端的唐僧骑着白马,身披袈裟,一派安详神态。孙悟空马前招摇,一行人正走在取经路上。形象生动的八仙过海石像,数来数去居然只有七仙在那里逍遥自在,仔细寻找,才发现张果老竟然倒骑毛驴跑到前面去了。
滔天大水从天而降,呼啸奔腾着跌下绝壁,怎么没有声音呢?原来是石瀑布。这瀑布连接天地,在这个地下空谷之中看来,真是飞流直下,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上面的石龛内竟然还有一张天然形成的“床”,床档、座靠齐全,床头旁边还放着一面古铜镜和一支供照明用的蜡烛。“寿星抱桃”这组上下生成的石笋、钟乳石在鸡冠洞中的洁白度和透明度最高,在灯光下如白玉般发出幽光。
站在面对琥珀岭的高台上,遥看远处轻烟缭绕,山巅上一簇簇石笋如同古战场城堡耸立,给人们以巍峨壮观之感。
登上南天门就来到了瑶池宫大殿。瑶池宫传说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它还是鸡冠洞景观最密集、最精华的一个大厅。它背靠白玉山,前峙琥珀岭,白玉山下一潭绿水,就是传说中的西王母瑶池。
白玉山是一座整体闪耀白色光泽而且中空的山峰,它如同白玉雕凿,气势雄伟,是鸡冠洞中最大的一块钟乳石。它也支撑了鸡冠洞中的大峡谷――紫霞谷。
紫霞谷四面宫墙高耸,四处奇花异草,飞瀑流泉。鸡冠洞中的第二座镇洞塔七层宝塔就藏在这里。洞顶悬挂全洞最长的石幔,像一柄利剑,传说西王母下界可用它驱赶邪妖,表示西王母在凡间的威严。紫霞谷中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至今无人能到底探险。
>
在紫霞谷我们看到了洞中珍宝之一的石盾。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传说中的地质奇观。一个特大型石盾高悬洞顶,果然很像古兵器中的盾。这面石盾形成原因独特,属溶洞之中的珍宝。经溶岩专家测定这面石盾形成时间为280万年左右,为我国乃至世界溶洞罕见,叫“亚洲第一盾”。
在这里看琥珀岭上的擎天柱效果果然最好。它盘龙绕凤,顶天立地,支撑着五、六景区。细看,柱上浮雕恰似金龙倒盘,龙首、龙身、龙爪、龙尾清晰可见。
论其雄伟,论其高度,论浮雕图案,论其形成的时间,均为国内罕见,号称中华溶洞第一柱。鸡冠洞被称为“国内首家龙宫”,这个天然龙柱应该是重要原因。
峰回路转,眼看没有前进的地方了,却在石壁里垂下楼梯来。这楼上楼、洞中洞,正如“洞中楼阁”一般,离地高达8米多,洞顶如同井口,周围石幕、石幔垂挂密布。从洞口小心探头一看,另一个上百平方米的景区养在深闺别有洞天,唤作“藏秀阁”。
藏秀阁被大家说成了约会的场所。你道为何?来一看就知道,这里的主题只有一个字:“吻”。
首先是一根钟乳石和对应的石笋,就差l厘米没有连接起来,取名“千年一吻”。钟乳石、石笋的生长速度各为100年l厘米,如果滴水量正常,还要半个世纪它们才能“吻”到一起。看来这个吻的实现虽说不要千年,却是怕要让人等到白头了。
遗憾马上就可以弥补。就在它们旁边,朦胧灯光下,一对“夫妻”正拥吻在一起。这一对情侣石长得如此神似,我们不由得不叹服的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一旁的说明写着“一吻千年”的名字,这个吻只怕真有千年了,形容天长地久的爱情正合适。鸡冠洞还因此举办过“一吻千年”热吻大赛,吸引全国各地参加者云集。
>
石林坊像一片茂密的草原,“鲜花”盛开,给人们一种生机盎然的新气象。右边一潭绿水,四周荷叶分布,水中倒影给人们一种无穷的乐趣。这些莲花荷叶也是碳酸钙在水中日久积累沉积的结果,其生长过程也相当缓慢。出口处有鸡冠洞中的最大的一面石帘,石钟乳规划整齐排列,密不透风,名字竟然叫“垂帘听政”。
从这个最后的景区“石林坊”向下看,瑶池宫全貌展现在我们面前。洞顶钟乳石星罗棋布,状如冰挂银条;洞底大小粗细不等的石笋四周站立,好像千军万马操戈训练,五光六色的灯光给灯鸡冠洞中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从长长的甬道走出洞门,耀眼的阳光竟使人不知所措。雨后鸡冠山山谷清翠欲滴,大雁长鸣,空谷传音。
数亿年地质奇观何在?八大厅地下宫殿难寻。三小时鸡冠洞之旅,好一个梦幻传奇。
鸡冠洞因为“幽深难测”,历来人们不敢深入。从八十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新的洞窟和支洞,现在已知有5600米,然而出于保护以及条件不足,还有很多部分等待探索,鸡冠洞的真实长度和规模还不能为游客所知。
>
2 无头无尾的洞天河
31米长的洞天河是一股碗口大小的泉水从石缝中泻出,寒气逼人。它不受季节、旱涝影响,日流量600吨,均衡流来流去,日夜不停。它经过一段峡谷后,聚成一个平静深潭。经过河南省地质研究所取样化验,是一种优质矿泉水。由于它进口和出口狭小,无法探险,它来自何处,流向何方,至今还是一个谜。
3 抽不干灌不满的水平池
36平方米的椭圆形水池高处地下河15米,一年四季保持再同一个水位,恒温18度,而且不受季节气候影响。景区管理处专门做多次试验,或者把水抽干,或者把水池加满,但是它很快恢复原位。
4 紫霞谷的无底洞
这个洞还没有一个人能进去探险。不少勇士尝试,再进入12米处,再也不敢前进了。不是没有路,而是这里云雾缭绕,回音贯耳,阴森可怕,只能返回。
地质奇观
爬318级台阶,或是坐缆车,直达位于半山腰的鸡冠洞口。有“一个洞搞活一个县”之称的鸡冠洞,难得的是离县城如此近,只有3公里路程。鸡冠洞的地质奇观称为宝藏一点都不过分。著名作家、原新华社社长穆青赞誉为“北国第一洞”。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惊叹:“景观壮丽,堪称北国第一洞府;成因独特,正是国内首家龙宫。”

它称为北国第一洞,因它是长江以北形成的一个最大的岩溶洞穴。洞中石灰质水溶液天然滴凝形成的石柱、石塔、石瀑、石川、石花、布满厅堂四壁,琼林玉树,千姿百态,俨然艺术殿堂、晶莹剔透的海底龙宫、梦幻中的童话世界。
岩溶洞穴,也叫喀斯特溶洞。“喀斯特”一词来源于南联盟(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因为那里的地貌景观奇特,在石灰岩中有洞穴形成而引起科学家的关注。
岩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当中,由于水的长期溶解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水不是纯净水,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蚀成洞穴。
鸡冠洞为天然石灰岩溶洞,历史可以追溯到8亿年前。洞内第二景区是国内洞穴生成最早的一个大厅,时间达6亿年之久。8亿年沧海桑田的变迁造就了今天的鸡冠洞。按照鸡冠洞当地对游客的说法就是:八亿年的等待,为了你看我一眼。
鸡冠洞景观从地质学上说,属于次生化学沉积。当洞穴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而上升,全部或部分脱离了地下水位后,它就接受地表渗流水的作用。其渗流水在石灰岩的裂隙运移的过程中发生了碳酸化反应。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与碳酸钙反应结果,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它便随渗流水继续往下渗透。这样裂隙不断被溶蚀而加大。如果这种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又称岩溶水)从洞穴的洞顶或侧壁上的裂隙渗出时,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部分水份蒸发,结果重新在洞顶或侧壁形成碳酸钙结晶,这即是次生化学沉积物。正是次生化学沉积物组成了鸡冠洞的五光十色、千姿万态。
由于岩溶洞穴景观奇特,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是世界上岩溶洞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已有200多个岩溶洞穴开发建设成为游览洞穴,供游人参观游览。而在长江以北喀斯特溶洞极为罕见,加上地质奇观如此耀眼,这也是鸡冠洞备受瞩目、称为北国第一的原因。
鸡冠洞洞顶、洞壁和地上平台所形成了各种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旗、石盾、流石坝、钙板和石花等。从洞顶向下生长的,呈钟乳状或圆锥状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称为“石钟乳”。在地面从下往上长的呈笋状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由滴水作用形成的,因其形呈笋状称为石笋。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的称为石柱。在侧壁上形成的形状如帏幕一样的称为石幔。鸡冠洞珍奇特产石盾是因为呈园盘状的盾形板石而得名,它是一种特殊的裂隙性水流形成的。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沉积物形成石瀑布;歪斜的石笋形成斜塔;石柱因下面土层失去,悬挂在洞顶而成钟乳石吊石柱。

鸡冠洞洞深5600米,上下分5层,落差138米,现已开发洞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由八大景区边辍而成,依次为“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聚仙宫”、“瑶池宫”、“藏秀阁”、“石林坊”。洞内石钟乳、石旗、石瀑、石幔、石笋密布,峰回路转、曲径通幽;钟乳石形象各异,姿态万千,如仙、如佛、如禽、如兽、如帘、如幕、如林,其景观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洞中大小景观368个,尤其是“中华第一柱”、“亚洲第一盾”名动中原。
目前世界各地溶洞共发现石盾10面,鸡冠洞内就有6面,大的石盾直径达3米,而小的石盾直径不到10厘米,其形状各具特色。第六景区的九龙玉柱,又称中华第一柱,由九条石龙攀附其柱身,直径达20余米,支撑着6000余平方米的游览大厅。
鸡冠洞地质奇观
1 方解石晶花
洞内多处石壁上生长成片的石花,也叫方解石晶花,最大的直径有10厘米,被誉为“牡丹石”,最小的直径不到1厘米。晶莹剔透,洁白如霜,因而称“雪花石”。三个篮球场大小的洞内石壁长满雪花石,如水晶世界。

2 定海神针
最小的一根石柱,直径仅3厘米。,高度达到3米,由洞顶钟乳石和对应的石笋对接而成,形状如针,属于洞内重点保护景观。

3 石瀑
以第五景区一片宽20米、高23米的碧流石最壮观。五彩斑斓奔流而下,气势恢弘,状如瀑布。

4 白玉山
第六景区正中一座高4米、长146米的白色沉积岩,中空而通体光滑,好似白玉雕成。
5 石盾

鸡冠洞内发现有6面石盾,5面悬挂式,1面站立式。第六景区的站立式石盾属世界罕见,直径70厘米,高1、5米,形成时间约250万年,被誉为“亚洲第一盾”。最大的悬挂式石盾直径近3米,周围盾坠长3米,极似古代帝王出行所用的皇罗伞。第八景区的两面相邻生长的石盾朝向相反方向连接,形成互为阴阳的奇特景象,地质学家称为“阴阳盾”。
6 石琴
片状钟乳石排列整齐细密,如竖琴的琴弦一般。以石轻击可以听见悦耳琴声,有人曾经以此石琴打出《东方红》乐曲。
7 千年一吻
第七景区正中的一组景观。洞顶悬挂的巨大钟乳石与对应的石笋中间仅差1厘米就要连接一起。专家预测按照正常滴水,上下同时生长还需要50年“吻”在一起。
8 一吻千年

又叫情侣石。并排两个石笋经过漫长时间连成一体,互相偎依,上部分轻微相触,仿佛一对热恋之中的情侣。
地下宫殿
鸡冠洞坐落于鸡冠山半山腰,因而得名鸡冠洞。鸡冠洞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1992年9月开发,1993年对外开放。旧《栾川县志》记
:“鸡冠洞,有四殿,如龙蛇之窟。”解放前“有樵者,结伙秉烛而入”,但大都由于“深幽莫测,惧而返”。1986年4月,当地驻军把电灯安入洞内,始得睹洞中奇观。鸡冠洞目前已重新开凿了平直的出口和入口,疏通了洞内道路,安装了彩灯,并在山门和路口修建了仿古石碑坊,使这里成为一处优美的游览胜地。
第一景区玉柱潭由高低粗细不等的石笋组成,迎面而来的是一排石笋点头招手,“众仙迎客”欢迎游人到来。沿路有“仙翁”相伴,“金龟”指路。这里有一个自然通风孔直径很小,但是高达38米,直通山顶。据说我国有大大小小溶洞两千多个,惟有鸡冠洞有一个自然通风口。
第二景区是鸡冠洞中形成最早的一个洞穴,距今已有6亿年之久。洞顶悬挂的钟乳石,地上的石笋,星罗棋布,在现代灯光照射下尽显流光溢彩,故称为溢彩殿。相传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年久失修,从炉底溢出一片丹液,像红色的宝石镶在洞壁上,在这里留下了“八卦溢金”。山坡上有一位老人披着斗篷,戴着风雪帽,冒着漫天大雪正向上奋力攀登,连一身厚厚的积雪也来不及抖落,简直成了一个雪人,导游称为“风雪夜归人”。

鸡冠洞景区最精彩的景点是第三景区。正面为叠帏宫,从下向上看,千层飞瀑,万道流泉,宝盖罗帐,重重叠叠,活像现代化剧场悬挂的帐幕一般。
这里有一根庞大的石笋极为漂亮壮观,像一座千年宝塔,玲珑剔透,洁白如玉,塔上三个石笋不偏不斜,像三位老仙翁久座塔上,样子巍峨端庄,真如鬼斧神工一样。这根石笋生长独特,国内溶洞罕见,为鸡冠洞重点保护景观。鸡冠洞景区管理处投保5000万元,列为鸡冠洞重点保护观之一。
叠帏宫里最妙的是重重叠叠的石帷幕,望去犹如身处古代深宫后院的豪华寝宫,影影绰绰中似乎看见侍女宫娥提着精致的纱质宫灯,不断穿梭,往来其间。而最绝的应该是叠帏宫正殿斜塔殿的斜塔,巨大的石笋依坡倾斜,层次清楚,有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相比美的气势。这座斜塔是洞顶滴水位置的时期不同变化而形成的。
到第四景区需要经过一个垂直向下的螺旋型人工通道,称“碧玉螺”。这里是一个大泥洞,以前需用箩筐上下。如果能坐箩筐下一回地底,倒也是难得的经历。记得隋唐小说里瓦岗英雄程咬金正是坐箩筐探地穴发现地下宫殿,当上了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第四景区洞天河的第一个景点名叫“飞瀑岩”,这片壁流石如同宏大的瀑布飞泻而下,它如帘如幕,显示出洞天河的宏伟壮观气势。
洞天河的美妙之处在于一路有隐藏的潺潺流水声相伴,如空谷奏乐一般。它是鸡冠洞的地下暗河。用电灯一照,我们隐约看见从石缝中奔涌而出的泉水。鸡冠洞的洞体形成与地下暗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地壳上升和水位下降所遗留下来的地下水道。洞穴之中常见的沙砾石(卵石)和粘土层就是直接的证明。
洞天河也是鸡冠洞的海拔最低点。鸡冠洞进出口基本水平,而洞内落差大,需要上下一千多个台阶。

雪花石让大家惊叹连连。洞壁上盛开的灿烂石花晶莹剔透洁白无尘,纯真如山谷中随风起舞的无名小花,端庄如水榭里高贵典雅的美丽奇葩。洞天河月亮湾景区有石花王国之称。成片成片的雪花石晶莹透亮使人如入水晶世界。它是鸡冠洞中最年轻的碳酸钙产品,地质学上称它为“方解石晶花”。这种石花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晶霜体,由洞壁挥发的水雾凝结而成,约一厘米的厚度大概就需要近百年的时间才能够生成。
因开发时间短,水温、气温变化不大,更重要的是没有人为破坏,鸡冠洞的石花能长时间生长、开放,花朵大、花瓣长,被誉为“石花玉”。
第五景区洞高28米,观赏面积6000余平方米,是全洞景观最精华、最集中、最大的区域。以琥珀岭为界,东为“南天门”,西为“西望瑶池”,北到白玉山下的“紫霞谷”。
聚仙宫是神仙聚会之地,主要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八仙过海、寿星抱桃、北国菊花王等著名景观。琥珀岭上面一排形态各异的一组石笋,各个形象逼真:最南端的唐僧骑着白马,身披袈裟,一派安详神态。孙悟空马前招摇,一行人正走在取经路上。形象生动的八仙过海石像,数来数去居然只有七仙在那里逍遥自在,仔细寻找,才发现张果老竟然倒骑毛驴跑到前面去了。
滔天大水从天而降,呼啸奔腾着跌下绝壁,怎么没有声音呢?原来是石瀑布。这瀑布连接天地,在这个地下空谷之中看来,真是飞流直下,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上面的石龛内竟然还有一张天然形成的“床”,床档、座靠齐全,床头旁边还放着一面古铜镜和一支供照明用的蜡烛。“寿星抱桃”这组上下生成的石笋、钟乳石在鸡冠洞中的洁白度和透明度最高,在灯光下如白玉般发出幽光。
站在面对琥珀岭的高台上,遥看远处轻烟缭绕,山巅上一簇簇石笋如同古战场城堡耸立,给人们以巍峨壮观之感。
登上南天门就来到了瑶池宫大殿。瑶池宫传说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它还是鸡冠洞景观最密集、最精华的一个大厅。它背靠白玉山,前峙琥珀岭,白玉山下一潭绿水,就是传说中的西王母瑶池。
白玉山是一座整体闪耀白色光泽而且中空的山峰,它如同白玉雕凿,气势雄伟,是鸡冠洞中最大的一块钟乳石。它也支撑了鸡冠洞中的大峡谷――紫霞谷。
紫霞谷四面宫墙高耸,四处奇花异草,飞瀑流泉。鸡冠洞中的第二座镇洞塔七层宝塔就藏在这里。洞顶悬挂全洞最长的石幔,像一柄利剑,传说西王母下界可用它驱赶邪妖,表示西王母在凡间的威严。紫霞谷中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至今无人能到底探险。

在紫霞谷我们看到了洞中珍宝之一的石盾。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传说中的地质奇观。一个特大型石盾高悬洞顶,果然很像古兵器中的盾。这面石盾形成原因独特,属溶洞之中的珍宝。经溶岩专家测定这面石盾形成时间为280万年左右,为我国乃至世界溶洞罕见,叫“亚洲第一盾”。
在这里看琥珀岭上的擎天柱效果果然最好。它盘龙绕凤,顶天立地,支撑着五、六景区。细看,柱上浮雕恰似金龙倒盘,龙首、龙身、龙爪、龙尾清晰可见。
论其雄伟,论其高度,论浮雕图案,论其形成的时间,均为国内罕见,号称中华溶洞第一柱。鸡冠洞被称为“国内首家龙宫”,这个天然龙柱应该是重要原因。
峰回路转,眼看没有前进的地方了,却在石壁里垂下楼梯来。这楼上楼、洞中洞,正如“洞中楼阁”一般,离地高达8米多,洞顶如同井口,周围石幕、石幔垂挂密布。从洞口小心探头一看,另一个上百平方米的景区养在深闺别有洞天,唤作“藏秀阁”。
藏秀阁被大家说成了约会的场所。你道为何?来一看就知道,这里的主题只有一个字:“吻”。
首先是一根钟乳石和对应的石笋,就差l厘米没有连接起来,取名“千年一吻”。钟乳石、石笋的生长速度各为100年l厘米,如果滴水量正常,还要半个世纪它们才能“吻”到一起。看来这个吻的实现虽说不要千年,却是怕要让人等到白头了。
遗憾马上就可以弥补。就在它们旁边,朦胧灯光下,一对“夫妻”正拥吻在一起。这一对情侣石长得如此神似,我们不由得不叹服的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一旁的说明写着“一吻千年”的名字,这个吻只怕真有千年了,形容天长地久的爱情正合适。鸡冠洞还因此举办过“一吻千年”热吻大赛,吸引全国各地参加者云集。

石林坊像一片茂密的草原,“鲜花”盛开,给人们一种生机盎然的新气象。右边一潭绿水,四周荷叶分布,水中倒影给人们一种无穷的乐趣。这些莲花荷叶也是碳酸钙在水中日久积累沉积的结果,其生长过程也相当缓慢。出口处有鸡冠洞中的最大的一面石帘,石钟乳规划整齐排列,密不透风,名字竟然叫“垂帘听政”。
从这个最后的景区“石林坊”向下看,瑶池宫全貌展现在我们面前。洞顶钟乳石星罗棋布,状如冰挂银条;洞底大小粗细不等的石笋四周站立,好像千军万马操戈训练,五光六色的灯光给灯鸡冠洞中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从长长的甬道走出洞门,耀眼的阳光竟使人不知所措。雨后鸡冠山山谷清翠欲滴,大雁长鸣,空谷传音。
数亿年地质奇观何在?八大厅地下宫殿难寻。三小时鸡冠洞之旅,好一个梦幻传奇。
鸡冠洞难解之谜
1 洞中藏洞几多深鸡冠洞因为“幽深难测”,历来人们不敢深入。从八十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新的洞窟和支洞,现在已知有5600米,然而出于保护以及条件不足,还有很多部分等待探索,鸡冠洞的真实长度和规模还不能为游客所知。
(栾川名胜老君河)

2 无头无尾的洞天河
31米长的洞天河是一股碗口大小的泉水从石缝中泻出,寒气逼人。它不受季节、旱涝影响,日流量600吨,均衡流来流去,日夜不停。它经过一段峡谷后,聚成一个平静深潭。经过河南省地质研究所取样化验,是一种优质矿泉水。由于它进口和出口狭小,无法探险,它来自何处,流向何方,至今还是一个谜。
3 抽不干灌不满的水平池
36平方米的椭圆形水池高处地下河15米,一年四季保持再同一个水位,恒温18度,而且不受季节气候影响。景区管理处专门做多次试验,或者把水抽干,或者把水池加满,但是它很快恢复原位。
4 紫霞谷的无底洞
这个洞还没有一个人能进去探险。不少勇士尝试,再进入12米处,再也不敢前进了。不是没有路,而是这里云雾缭绕,回音贯耳,阴森可怕,只能返回。
前一篇:穿岩十九峰的山水传奇
后一篇:山水禅 鼎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