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大学问
(2014-06-21 11:50:08)
标签:
公共厕所学问 |
分类: 闲言碎语 |
不知道有没有别人像我这样对公共厕所这么留意。早期的公厕基本印象脏乱差,没什么新鲜事可提。第一次留意公厕是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那原本抱着美好愿望设计的环保厕所事与愿违,让上厕所成为窘事,反而不如冲厕来的经济,方便和清洁。之后,这种出发点是美好的,效果却让人无奈好笑的公厕在多伦多频频出现。
某医院,厕所门感光设置,就像大部分厕所里的水龙头一样。你只要把手在门旁的感光按钮那儿挥一下,门自动打开。进去片刻后门自动关上并上锁。出门一样挥挥手,门自动开锁开门。不用说里面的一切都是自动的,抽水马桶、洗手水龙头、洗手液、吹风机。医院自然好心,也必要,你用一遭厕所都不用接触任何公共设施,卫生安全。问题在于那个自动门,你进去后它且不关呢,要等至少半分钟。如果你用轮椅,可能觉得医院考虑挺周全,慢慢进门不着急。问题是,手脚利索者进到厕所后,没处躲没处藏,只能尴尬的站在厕所中间等待自动关门服务,望着楼道里的人来人往,这半分钟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其实完全可以把轮椅和婴儿车使用者的厕所和普通厕所分开来,很多地方都早就这样,省却一份尴尬和笑剧。
某小学,厕所洗手池水龙头脚踏出水。不用动手,省了细菌传染,也不用自动水龙头,还节电,设计理念简单时尚。只是脚踏板是一个整体,一脚下去,整个水池子都在喷水。它不是一个个水龙头,是长长水管子上钻了一个个小孔,像农田花园里的节水灌溉装置,细细的水柱喷出来。小学生们真是像祖国花园里的花儿苗儿一样,排排队上厕所,然后整整齐齐接受灌溉。学生们课间集中上厕所,这种设计或许不太离谱,还显得有趣儿。但是既然设计理念已经到这一步了,干嘛不做成一个水龙头对一个脚踏板,简单,方便,实用。省得一个人洗手的时候看着满池子喷水浪费心里着急,又毫无办法。
再来说说两个写字楼的厕所。写字楼A,厕所洁净明亮,洗手池流线型设计,弧线犹如美女身材曲线(不知男厕是否如此)。令人不解之处是洗手水的温度,烫手。水温是逐渐升高,越来越烫。莫非是为了节水,杜绝洁癖洗起来没完的情况?洗手超过5秒,就把你烫走。一同事传授,如遇厕所无人,水龙头a冲手,施洗手液,龙头b净手,中途换龙头c继续净手。这样可以完成洗手过程,不至于烫伤。
写字楼B。话说大部分厕所洗手液设在水龙头旁的墙上,伸手接时,经常会有洗手液滴答在台面上的情况,看起来不雅。写字楼B厕所的洗手液设在水池上,像水龙头一样,头伸在水池里。如此洗手液即便滴漏,也是落进池子里,然后冲走,设计可谓合理。然而这洗手液和水龙头离得太近,感应器又十分灵敏,于是你手伸在水龙头下,洗手液却也在不停的工作。真是又可爱又可笑又可恨。难道工作人员不怀疑这洗手液也用得忒快了吗。
这些时尚先进的公厕上是花了不少心思,投了不少资金的,带来的却不是单纯的方便和享受,让人总觉得有点别扭或尴尬。这是文明的过了,还是文明的还不够,还是不关文明的事儿。我这人就爱操心一些不着调的事儿,给自己找点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