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第一学期----实习(一)
(2011-12-18 07:07:40)
标签:
ece学习实习幼教杂谈 |
实习的头一天晚上要准备第二天的活动,一大堆要想要做要带要列下来的事。忘了什么都会影响活动,影响作业,影响俺的形象。实习九点开始,俺通常都是8:40就到了,从没迟到早退过一次,史上少有。然后就开始小心谨慎的一天了。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加上英语不好,给孩子们解释个事情都说不出,每天都是浑身长刺,坐立不安,相当尴尬。考虑到还有一双眼睛在观察你,等着给你评分,俺就开始后背冒虚汗。
后来和孩子们渐渐混熟了,并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加上俺认真好学,情况有所好转。可是大量的活动开始了。每次布置好场地,就担心孩子们没兴趣,不肯来。这很常见。孩子们一般对安排布置的活动都没兴趣。可是这是俺的作业呀,小祖宗们,求求你们了。好在俺收买了两个铁杆,处于对俺个人的超级迷恋,每次这两个小东西都跑过来,并坚持从头到尾。嘘----甩把汗珠子。期间还要向孩子们问开放性问题,延展孩子们在玩中的学习。他们太小,3岁左右,回答基本“I don’t know”。于是不再问。再问就问跑了。于是实习老师给俺的评语就写了,“希望下次增加开放性问题”。谁管,任务完成就行了,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知道是自己功底不够。
我们活动的要求是“emergent curriculum”,要提前认真观察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各项能力的发展水平,存在的瓶颈困难,据此策划活动,确保孩子们兴趣的前提下,在瓶颈问题方面润物细无声的搭把手,促进孩子们进一步探索和向高一阶段发展。活动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在孩子们可以承受和处理的范围内。也就是说要有一点难度,又不能过难。然后通过问开放性问题促进孩子们思考,迈过这个坎,掌握新的本领。这就是为啥要问问题。这问题里的学问当然也很大。我的问题孩子们回答不上来就是俺修炼的还不行,当然还差的太远。可是俺们的水平目前就是这样了。我看这些全职老师们的水平也就那样。但是她们不用交作业,没压力,能偷懒就偷懒。
上课的时候老师们就问了,天天问,实习进行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活动开展怎么样,有没有谁活动失败了。说失败了也没关系,第一个学期嘛,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我们大家就都不吭气。老师们应该明白,理论和实践永远都是脱节的。理论都很理想,实践就是现实,现实永远不理想。然后我们交的作业,我们做presentation的时候,都把自己的活动分析的很完美,结果分析的很理想。
做完活动就得追着实习老师写评语和签字。这时候当然不能吹牛,因为她都看着呢。遇到稀里马虎,不负责任的,就给你打分很完美,好像她没看见你的活动似的。遇到较真的,像我的实习老师,我就得分不怎么理想,就像我自己的活动一样。不过我们老师只看实习老师的评语,并不怎么关注打分,这就公平合理。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回到家里累的都不想吃饭,心累。晚饭后一般还要抓紧写下一些观察记录和心得,一拖就忘了。这不是必需的,是我自己给自己找事。一是我自己对孩子们的言行和发展感兴趣,二是我们的实习评估报告要用到大量的实例,我们的journal也要用到案例,我不想到时候现想现编。辛苦当然不白费,立竿见影的结果就是作业得分高。一天实习还要搭上两个晚上,所以天天忙的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