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零花钱情况小结
(2009-07-03 15:46:48)
标签:
零花钱制度总结教育 |
分类: 成长日记 |
2009年6月11日,我们和儿子签订了零花钱协议,开始实施零花钱制度。
6月11日的那天,儿子得到了6月份的零花钱20元,开始过上潇潇洒洒的有钱人生活。我们规定,在允许的零花钱使用范围内,零花钱的去向完全由儿子自己决定,家长不可干涉。
一周之内,这家伙就买了一大摞三国卡。6月23日,零花钱花光,度过一周穷光蛋的日子,盼望着七月一日发工资的日子到来。这期间,连一根小布丁都没得吃。
6月份收支情况如下:
6月11日:得到固定零花钱20元
6月11日:劳动(擦地)一次,奖励0.5元
6月30日:劳动(擦地)一次,奖励0.5元
共收入21元
6月11日:买三国卡1元
6月12日:买三国卡1元,买冰棍0.5元
6月16日:买三国卡1元,卖冰棍1元
6月18日:买三国卡2.5元
6月20日:买课外书《冒险小虎队》6.8元,买针管0.5元
6月22日:买小飞机2元
6月23日:买三国卡2元
共支出18.3元
账面上看,还剩余2.7元。但实际上,在6月23日那天,钱包里已经分文没有。所以,可以肯定记账时有漏项。不过七岁的孩子,第一次记账,到这种程度我也满意了。
再来看支出去向。没有文具,零食也很少,基本都是玩具类。文具一时半会还不需添加,一旦需要添加文具了,那个月这小子又该撅嘴了,手头肯定很紧。儿子以前吃冰棍嘴很刁的,你看现在,只舍得一元以下的小不点了。
当初曾经许下的豪言壮语“不买零食,攒钱买航模”和“买威震天”,现在也变成“不买了”,每月30元,买这种大家伙实在太遥远了。不买也罢,嘻嘻,正合我意。
虽然我们协议里明确规定,文具、课外书、玩具、零食都由儿子自己购买,除了课外书,家长尽可能不再为孩子购买以上物品。但是,总有分类不明确的物品出现。协议的第二天,儿子需要买手表,手表是文具?是玩具?还是属于生活必需品?该谁来付账买单?如果让儿子付账,那一个月的零花钱只此一项就全进去了,这小子还不得跟我嚎啕大哭。最后还是我付账了。
儿子要吃肯德基,我说可以啊,你有钱。他当然不肯用自己的钱,一顿儿童套餐就是一个月的工资啊。最后,他爸买单。
儿子早就羡慕同学们都有《脑筋急转弯》,却迟迟不买,一本书要八九元,估计舍不得吧。奶奶心疼孙子吧,把它买回了家。课外书在允许家长付账的范围内,买就买吧。昨天,奶奶批发了十根小布丁。理由是,天气太热了,大家都要吃。我们家长根本不吃冰棍,奶奶一准是心疼小孙子连小布丁都舍不得吃了,我也不便说啥。听奶奶说,冰棍买回来,儿子伸手拿了一根又放下了,怕扣他五毛钱吧,奶奶解释全家都要吃,不扣钱的,才吃了一根。
这一个月的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零花钱制度,我并不是十分有把握,不知道是否会一点一点松动,直到它没有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