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轶事
(2009-04-14 13:50:57)
标签:
一年级学校生活轶事校园 |
分类: 小学生活 |
儿子回到家里大多对发生在学校的事情缄口不言。直接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有趣儿的事啊?”,一般回答“没有”。只能通过人家偶尔兴起的只言片语和奶奶从老师处得知的一点七零八碎的信息,推测拼凑出一些印象。
超不及格
儿子语:学校测试仰卧起坐,100个以上合格,200个以上优秀(标准也太高了吧)。合格以上的全班只有5人。
儿子因为只能一次起坐2个,和另外两名一次仰卧起坐在20次以下的同学被考核为“超不及格”。
妈咪解读:儿子做人低调,与争强好胜基本无关。其实他也能一口气做上个十几个,当然,距离合格的要求似乎还太远了,但是他不憋那个劲儿,因为“不合格”并不耻。心态好,你能怎么着。
李知津节奏
儿子的领操员当得不踏实啊。
早期的时候,就因为他不能及时完成午间作业,被班主任老师拿下,由另外一名同学代替。隔两日,体育老师不同意,又说服班主任把他重新起用。
前几日,儿子说,班主任又不让他学操了。原因仍然是午间作业问题。
昨日,接孩子时,班主任告诉奶奶,体育老师又找他,把学操认真动作标准的儿子换了回去。
班主任对奶奶说:你孙子做事情不急不慌。学新操是中午,要求午间作业迅速完成之后去。可是这小子不紧不慢的做,我都急得不行了,“你能不能快一点儿啊”,人家好不容易做完了,还慢条斯理的一样一样的收东西。我说,哎,这真是“李知津节奏啊”,你急也没用。
妈咪解读:这还真是我儿子,不骄不躁,激将法、催促法均不奏效。他爹的点评是:他心里有数。他爹可真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啊。有数没数说不好,反正一般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没什么”。
嘿嘿,从这个片段里,俺还了解了一直想了解但没心中没数的信息。那就是儿子他们原来中午是做作业度过的。也就是说,除了家庭作业,还有午间作业。
太马虎,不能当组长
儿子明天要春游。全班分成6组,每组一名组长。
儿子毛遂自荐,举手向班主任说他想当组长。
老师说:你呀,不行吧,你太马虎了。你要当组长,走路掉河里了,全组同学得都跟着掉河里了。
妈咪的困惑:儿子做事挺认真的呀。画一辆坦克,仔细量尺寸,考虑布局,认真勾边,一次完不成都要分两次做。学操领操也认真啊。自己整理书包比奶奶装的都认真。看书,一口气能看几个小时,多有耐心。虽说偶尔作业落道题,可能老师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吧,但是一年级的小孩这种情况应该挺常见的吧。
反思一下,老师对儿子有这种印象,可能跟我们家长有关,因为儿子的作业我们只管督促他完成,至于对了错了,是否落了题,是不是每项都做了,呃,我们一般不负责。老师发的短信,我经常上班时看了,回家忘了说,导致他有时候丢些事情。
我和女生一组
春游按性别分组,男生在一起,女生在一起。
儿子说,他是个“例外”,因为只有他在女生堆里。
为什么呢?
他说,他嫌男生太闹腾了。
那,老师也允许?
妈咪的困惑:哎,有时候孩子的信息,准确度也值得推敲。
参加运动会
儿子他们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说,如果报参赛项目,每人至少报三项。还有底线限制?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儿子说,我也报名了,报了三项。
呃?我倒要听听,我那爱钻研胜过爱体育运动的儿子,报了哪三项。
投沙包,100米迎面接力跑,还有一项忘了,好像挺趣味的。
重在参与,好样的。妈妈上学时,都是参加鼓掌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