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得起的中国创意
(2009-09-21 16:11:29)
标签:
杂谈 |
在这里,想与你分享的并不是浩浩大观的精品经济,而是面对奢侈业极有可能面临的重新洗牌,身为中国人,你准备好了吗?
你并不需要由我来告诉你这些年来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的突飞猛进,只要你有空去上海长乐路一带转转就立刻明白品味的时差已不再是问题。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设计还停留在把京剧脸谱绣在胸前的初级阶段,那么到了90年代,把“紫禁城”穿上身的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设计师则亲眼看到了Valentino把对紫禁城的迷恋幻化成故宫瓦檐状的西服翘肩。几代国人由对“时装艺术还是艺术时装”截然不同的设计使命的认识,中国时尚力量的发展自动道分两界。符号化的中国元素被留在了博物馆里,品位的时差开始逆转,70年代的“衣服穿你”变成了21世纪的“你穿衣服”。像张爱玲那般穿着前清绣花袄裤配西洋盘发,那是小说;多少钟爱推崇中国元素的潮流人士,戴上大红花扎上花布裙的肆意“挥洒”,那是戏剧。如果你不想穿得像是从书里或是台上走下来,那就得学会把中国元素“玩”起来。
为什么不在Dior礼服上系一根苗族刺绣腰带?为什么不在迷你旗袍外穿上Fendi皮革紧身束胸褡,再搭上一条紧身牛仔裤?哪怕是一身时髦装束带一副景泰蓝大耳环,或是在发髻上不经意地插上一支中国银筷?我承认这样的穿法对我们来说有些陌生,但没有人能否认这种奇异的混合让你看上去很美。我并不想围绕中西混搭为你开出老掉牙的时装处方,也无意建议你任何搭配方程式,只想提示你一些亘古不变的启示,正所谓:穿什么不是问题,怎么穿才见高下。
也许在过去你从未体验过会穿衣服给你带来的好处,从现在起请认真对待你的衣装品位。一件漂亮的衣服并不是好品位的全部,也别把造型的重担全盘卸在设计师的身上。设计师在做一件旗袍的时候,贯穿了自己的理念和态度。而当它变成了你的衣服,怎么穿它,才是你的时装智慧。试着从自己的衣橱开始Redesign,做自己的造型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