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视片酬大牌天润演员海润醉红尘娱乐 |
分类: 夜叉狂语 |
早上起来看到天润、海润两家影视大腕要用好制作推新人,为其叫好也为其捏汗。看看红楼梦,大手笔大制作但是依然死的很难看。看看上个月二十多部电影每一部过亿。再如此泡沫下去早有一天得崩盘。
就目前的影视市场的现状来看,1、制作成本不断地在无序地提升,最后转嫁给电视台,致使电视台不堪重负。而更不堪重负的是广大观众,每天在观赏电视节目的时候,都分不清是电视剧插播广告,还是广告插播电视剧;2、某些高片酬者越来越自恋和不敬业,并且将这种行为在行业内传染,不利于演艺圈正气的树立和年轻演员的成长;3、我们的银幕和银屏应该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既避免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又给新人提供发展的空间。新人计划是在这样的现状下致使制作公司不得不为之的一个举动。
试问有哪家制作公司不希望用有品德的知名演员?!既有利于市场,又有利于影视事业的繁荣,更有利于演员本身的事业发展,如此一举多得的事,就是因为有了那些“无序”很多制作公司只能无奈地忍气吞声;高片酬直接提高了销售价格,电视台得认这个帐,观众也得认这个帐。
上述所提的“无序”这里需要有所解释,就从制作成本说起吧:所谓“制作成本”,人们的理解无非是:剧本稿酬、演员稿酬、职员稿酬、设备费用、服、化、道、吃、住、行、场景使用费等支出。在符合规律的影视制作过程中,以上所述的支出都是有一定比例的。只有按比例支出才能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然而,国内的制作公司但凡用一个到两个我们俗称的“腕儿”,那仅演员稿酬一项就会达到总投资的65%到70%。(正常应该不超过50%),这样要么挤压了其他项目的经费,导致片剧制作质量很差;要么加大投资成本,转嫁电视台。
我们总能见到电视台花大力气宣传的一部有大牌演员出演的剧,播出后让观众大失所望。大失所望的原因有因为制作经费被挤压所造成的粗糙外,还有别的原因,就是前面说的某些大牌演员自恋和不敬业。某些大牌演员在拍摄时期间要吃、住、行各种高标准的条件不说,不管剧本如何完善,仍动不动就随心所欲地、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地改剧本,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工作时间还得他说了算,早了不行晚了不行;动不动就因为个人情绪的波动而对其他小演员、工作人员,甚至对导演都横眉冷对。使在场的人员,上至制片人,下至场工都如惊弓之鸟,时时陪着小心。换句话说:就是除了高额的片酬、优越的生活条件,合适的作息时间外还要加上“哄”得舒服。而这些大牌的每一分钟都那么精贵,记得曾有一位著名的大牌说过:“我现在出门就是利润!”如此之品格,如此之戏德,怎么不让人为之担忧和心寒?!
还有不能让人忍受的是,为了票房明明已经快四十的年纪了,非要演一个中学生或20刚过的大学生,无视观众的白眼。这样有利于影视市场的发展吗?!
筹划新人计划并不是天润传媒一家之举,更不是新鲜之举。但要实施这一计划的确需要勇气和经历艰难的过程。过去有海岩、后来有赵宝刚、更有刘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