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生会在什么情况下打开心门,与人交心?

(2009-02-27 13:33:57)
标签:

职场人生

李开复

砖头

杨硕

感想

张晓楠

新浪博客

校园

分类: 职场人生
本期职场人生,采访了Google谷歌全球区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老师。抛砖引玉的“砖头”是中科大研一的杨硕。杨硕是个闲不住喜欢折腾的人,这点和我挺像。节目前期的沟通中,他说他不太愿意与人交心,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他人的不信任。他说,他会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于是很多时候做事情之前,考虑的很多。他还说他最大的困惑是,感到一个人在北京这样一个大城市打拼,有时会觉得很孤独,没有归属感。当他告诉我,他信任我,愿意打开心和我交流时,我很感动。谢谢他对我和我们《职场人生》的信任。
 
杨硕问了不少有代表性的问题,开复老师在节目中都做了详细的解答。节目视频我们正在制作中,做好之后一定第一时间放上来和大家分享。
 
同时,我想到另一个话题,那就是男生和女生是不一样的。女生大多喜欢倾诉,而我的一个男同事说,男生大多数时候是不太愿意把内心深处的话说出来的。我想了解,男生会在什么情况下愿意打开心门,与人交心呢?欢迎大家给我留言讨论。
 
下面是杨硕参加完我们《职场人生》之后写得“谈后感”:
男生会在什么情况下打开心门,与人交心? 
接到晓楠姐的mail后,喜欢折腾的我欣喜的来到了新浪,非常有幸的见到了晓楠姐和开复老师,并与他们交流。节目前和晓楠姐的聊天让我发现她这样一个人非常有的亲和力的人的真诚会让任何人打开心门,让我非常敬佩又感到非常亲切,所以我就开始厚着脸皮叫晓楠姐了。而在节目前晓楠姐也不忘和观众交流,用自己的亲和力让观众放松。

    我第一眼看到的李总裁是一个儒雅的学者,使得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学生都如此亲切的称呼他为开复老师,也不由自主的叫他“开复老师”。节目中的晓楠姐因势利导、反应灵敏、对节目的把握到位让我印象深刻,而开复老师给我的感受就是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目光敏锐,并且非常清楚自己要传达的思想,也非常明白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对于其他人向他传递的信息的反馈非常到位,并且是和我平易近人的和我在探讨交流,不是那种简单的说教。

    都说100个人看红楼梦有100个贾宝玉,我就仅仅说说开复老师这次让我最最印象深刻的两个观点(亮点太多,我就只有挑两点啦)。第一点是我谈到一个朋友的曲折经历之后的成长,我认为通过年轻人自身在迷茫中的摸索获得。开复老师告诉我这种弯路可以不走最好,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别的方法获得同样的经历,而且说得很实际,这种太过曲折经历使得很多公司对你的忠诚度发出疑问。就是所说的为什么不走那阳关道非要走容易跌入万丈深渊的独木桥呢;
 
第二点是在我提到自己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太注重考虑别人对自己说话办事的反应和感受时,开复老师告诉我“别人的感受是要考虑的,但是那只应该影响你表达的方式,不应该影响你表达的内容”,这一点说到了我的心坎里,让我受用终身。
 
下节目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这种对别人反馈的过分在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要表达的内容,而向他人传递信息的关键和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他人完完全全的接收到你本来所要表达的意思,而我在之前对此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的“会使自己看起来优柔寡断”。

    短短的一个小时中,开复老师给我的最大感动就是舍得把自己的宝贵时间花在为年轻人的答疑解惑上,我看到他确实是个大忙人,电话、email、短信就没有断过,而他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很真诚的希望年轻人少走弯路,不再迷茫。
 
说到这也不能不谈晓楠姐啦,她的亲和力使我到了她那儿把自己一肚子跟自己最亲密的朋友都没有说的一些话都说出来了,而这种亲和力也是发自内心的,像开复老师一样,是因为真心的希望帮助别人,舍得花自己的时间在别人的疑难困惑上。
 
节目结束送走开复老师后,晓楠姐还花了很长时间和一些愿意和她交流的观众做了交流,一个一个不厌其烦的回答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时在场的观众都不知道,晓楠姐还没有吃午饭,而那时候已经快三点了。我走后晓楠姐还专门打电话给我提出了我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更是让我感动流涕,对晓楠姐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下节目后一个同学告诉我,在她看来,开复老师是让人仰忘的高山,晓楠姐就是邻家姐姐,我就代表所以受到高山和邻家大姐姐帮助的年轻人,感谢开复老师和晓楠姐对迷茫的年轻人的帮助,祝两位真诚、善良的人每天都开心幸福!
 
以下是杨硕在报名参加《职场人生》时发到我邮箱里的“我的自白书”:
杨硕(易石)中科院研一学生,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工作两年后重新回炉学习电子通信。自己记忆深刻的经历就是工作期间所做的一个一年半的大项目,在当中做过土木设计、电气设计、财会、项目管理等等各种赶鸭子上架的工作,2008年9月到中科院读研。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自我反思和思考的人,这种思考的过程是痛苦和迷茫,要消耗大量脑细胞和蛋白质(因此长不胖),但是我认为这种独立思考的痛苦是一个人真正成熟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在工作中,因为这种迷茫,我曾经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为了工作而工作,不去想任何事情,当了一年多的工作狂,虽然因此获得了很多与付出像符的机会。但我这种机会的情况下,我更有了一个很平和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思考自己思维里所欠缺的一些东西并自己今后的发展和想要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放弃了一些机会选择了读研。我感觉自己的疯狂工作时期的经历对我的改变很大,无休止的加班、无休止的方案、无休止的出差让我变得成熟,并提升了自己的判断力、独立工作能力等,同时也在实际工作过程检验并坚持了自己的道德标准。
 
1、我认为我这个年龄段初入职场或即将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迷茫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没有经历过一个痛苦的独立思考时期,或者正处于这种思考期之中。现在是信息爆炸,我们接收到了无穷无尽的信息,要是不假思索的加以吸收,就会导致被自己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各种观点见解之中,在开始盲从的兴奋过后自己会更加迷茫。而一旦经过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痛苦之后,再经过一些成熟的过来人(比如晓楠姐和开复老师)的点播,就会豁然开朗。而我自身是一个不太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暴露出来的人,喜欢将成熟过程中的痛苦、迷茫都一个人默默承受,偶尔才会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和想法倒给最亲密的朋友,也许这这是东方文化的含蓄,开复老师如何看待这种思考?您是把心中的一切都暴露出来还是自我承受?
 
2、其实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迷茫的根本是因为自身对自己所追求的生活的迷茫。在花花世界中的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大都见多识广,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因此大多数人都不安于枯燥乏味的平淡生活,但在安于平淡的同时还是迷茫于到底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李开复老师认为该如何发现和探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呢?
 
3、我有个朋友,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子,可以说是和晓楠姐一样具有了成功女性所具有的一切特质:-D,我和她认识了8年了,算是老朋友了,在瑞士洛桑求学回国后,她在家所在的城市找了一份5星级酒店的工作,半年后,她发觉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换了一份工作,到了北京,在西门子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跳槽到广州的一家公司,过了几个月又跳槽到了北京的一家新加坡投资银行,然后由于金融危机,她又跳到了另外一家公司。我跟她聊过很多,她一直在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直在尝试发现自己想要的,虽然这个过程在别人看来比较曲折,但是对于她来说已经逐渐发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而真正让她感到迷茫的就是一个人在异乡打拼的这份孤独和没有归属感,李开复老师如何看对年轻人的孤独和没有归属感的迷茫这个问题。
 
4、前面开复老师都是以一个老师,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让我茅塞顿开,我还想问一下开复老师,您要是不以一个老大哥的身份,而是作为google中国区总裁要求员工的身份,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员工的这种职业迷茫,如何去帮助他解决他的迷茫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