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迷途羔羊不再彷徨-《职场人生》砖头张广如是说

(2009-02-06 12:49:20)
标签:

职场人生

玉头

石述思

砖头

张广

主持人张晓楠

新浪博客

校园

分类: 职场人生

新的一年了,依然继续我写博客扎堆儿的风格,两篇。

 

新的一期《职场人生》已经做完有一阵子了,嘉宾“玉头”是石述思老师,“砖头”是张广,借用抛砖引玉那句话起得“玉头”和“砖头”。由于我紧接着就去达沃斯出差了,所以节目还没有最终编辑完。不过这期节目张广做完节目后的感受先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之前俞敏洪老师那期的视频在春节期间,一直在新浪的页面上推广,不知道大家看到了没有。我过几天也会把链接放在这里。

 

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张广”做节目之前的自述和做完节目后的感受。他写得非常真诚,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张广在我看来,是个有很多想法,想活得明白的人。他做事很认真,很有毅力。可是,他却经历了两次退学,人生处于迷茫的状态。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由于我们节目做预告时需要“砖头”的照片,这张是张广同学发过来的他“年轻”时拍的照片

推荐:迷途羔羊不再彷徨-《职场人生》砖头张广如是说

 

    张广的自述来了:

    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按照父母和老师的安排与计划按部就班的前进着,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做好每一道习题。。。。热爱长跑并且信心十足的我,试着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去体味年轻的定义。有时不禁问自己:短暂的青春真的应该一直被禁锢在3尺讲台下的课桌吗?被老师表扬学习成绩,被父母称赞勤奋好学,一直生活在“鲜花与掌声”中的我,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唯独自己不敢肯定自己。敢问路在何方,实属迷茫。

 

    作为80后的我,每天总会留出一段时间来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关于生活的心得。也许每个人都曾有过思考人生之意义、想象自己人生愿景的时光,然而在这个浮躁而多元的时代,难免会经历一些惆怅和迷茫。带着这份迷茫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与期待,我时常思索着:究竟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我又在追求着什么?

 

    两年之内,经历了两次大学退学,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第一次是由于报考时被调剂到自己毫无兴趣的计算机专业,一年的埋头苦学并没使我对它有过丝毫的“感冒”。参加学生会,进入社团,找一份兼职。。。种种活动填充着自己的生活。与此同时,不断的问自己:大学究竟是什么?他能给我带来什么?然而它始终未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带着这些疑惑和无奈,我选择了退学,希冀着新的环境给我提供中肯的答案。

 

    卷土重来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一年的复读光阴,我整个人笼罩在麻痹和恐惧的阴影中,每天不停的埋头于题海,虽是“背水一战”,但还是挺了过来。我不敢怀疑当初的选择,因为这样自己才会感觉到“安全”。但这份“安全”是我想要的吗?

 

    08年的盛夏,再次和百万大军齐过独木桥,之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而我到底属于哪一方呢?

 

    清秋之际,我走进了北航,怀揣着我当年的疑问,试图在这里找到答案。

   

    真的是“天不遂人愿”吗?半年的学习和不断的思考,自己又对大学的定义多了几分理解,同时又伴随着几分失落,原来当初我所想往的“自由的精神家园”是这么的遥不可及,这么的虚无缥缈,作为“过来人”的我再次扪心自问,我到底在追求什么?我又应该如何做呢?结合着昂贵的学费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我再次选择了退学。。。

 

    打算及早进入职场的我,有着太多的困惑。我不停的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疯狂的搜集着信息(参加一些职业定向的培训,和已经进入职场的朋友聊天,上网,读书,参加各种讲座。。。),自己也在一时间迷失了方向,究竟我何去何从?我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将来又朝哪个方向走呢?。。。。这些问题不约而同的蜂拥而至。。。。

 

 

下面这张是张广在上节目当天早上拍的发给我的,他自己的原话:早上起来刚照的,照的有些发傻,不好意思啊

推荐:迷途羔羊不再彷徨-《职场人生》砖头张广如是说 

 

做完《职场人生》节目后,张广的感想来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此话不假。来到北京读书已有半年,刚刚选择了退学的我不得不为自己下一步的打算谋篇布局。在准备即将进入职场前,有着一言难尽的困惑:没有学历怎么办?专业知识不具备怎么办?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又怎么办...林林总总的问题一时间蜂拥而至。

 

就在我陷入困惑,摸不着头脑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新浪主持人晓楠。正是这次不期而至的邂逅,敲开了我封闭已久的心扉。新浪近期创办了《职场人生》这个栏目,旨在为即将或已经步入职场的年轻人答疑解惑,指点迷津。晓楠在对我的经历有了一些了解之后,认为我很适合做这期节目的“转头”,想和我有更深一步的交谈,而我这个两次大学退学已成为“北飘”一族的毛头小子,自然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欣然答应并如期赴约。

 

来到新浪理想国际大厦,一个散发出自信而平易近人的身影出现在我的面前,与电话中温情和蔼的声音相得益彰。在接访室中,晓楠和陈默老师(中国传媒大学的高材生)依次对我进行狂轰滥炸式的提问,一个半小时的头脑风暴轻松而又激烈。他们在对我进一步了解的同时,也苦口婆心的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了我许多中肯的建议,这次谈话我受益匪浅。

 

1月22日中午1点钟,这于我个人来说“平凡但不平常”的时刻悄然而至。演播厅中,我和嘉宾石述思老师充当晓楠的“左右护法”。石述思老师是媒体界的元老级人物,从事过节目策划等一系列工作,在业界广为人知。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希冀着这次活动能够和他产生一些思想的碰撞。

 

一番紧锣密鼓之后,访谈开始了。过程中,石老师的风趣幽默以及对职场人生的深刻见解令我折服,晓楠顺畅自然的主持流程以及专业多元的主持风范亦令我钦佩不已。我迫不及待地向石老师追问着一连串的困惑:应该如何进入职场?如何在职场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愿景...凡此种种。每一次提问,石老师总能以犀利而形象的言辞将其谆谆教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融于我心。

 

也许是由于第一次面对镜头,在访谈的过程中还是没能完全放开自己,难免伴随着些许的紧张。但是我相信,这次学习的机会,无论是从对自己规划未来职场生涯的意义,还是对自己表达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都将成为不容置疑的“强力推动器”。

 

和晓楠与石老师“依依惜别”之后,回家的路上,自己对刚才两位“前辈”的话陷入了沉思:

 

以前的我,总以为大学校园这样一座人生象牙塔可以提供给我一切关于人生的认知,在这里可以去规划完整的人生愿景,可以...当我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外物,过分信任和依赖外界力量时,其实已经失去了一种宝贵的“自由”,一种自己去认识世界和定位自我的自由。失去了这份自由,便是在一味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或“既得的知识”都是对以往的回忆和总结,但它不代表创新,更不能充当现实。

 

在创新与现实二者之间,应该先去考虑现实。一个人只有先做到能够安身立命,才能以此为根基去探寻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因为我们毕竟是“社会人”。我们要成为的是社会型人才,在明确这一点的过程中,需要有极大的现实主义。学校固然是一个让我们学习知识、锻炼各方面能力的环境,但倘若内心缺乏思考和自由的话,则易于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况且学校是一个“修炼”而非“迷恋”的场所。只有认清这一点,走入职场之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行动带来思考。站在未来的角度向现在观望,而不只是站在现在去一味的仰视未来。只要留给内心一份清醒而自由的空间,加之个人强大的执行力,认清趋势,顺势而行,才有可能做到无往不胜。

 

再次感谢新浪提供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感谢石老师的谆谆教导,希望能够再次参加《职场人生》栏目,也真心祝愿《职场人生》栏目能够一路走好,为千百万在职场中存有困惑的年轻人打开一扇希望之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