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公德管闲事乐于助人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杂谈身边的奥运 |
分类: 楠楠自语 |
今天中午和同事吃完饭往回走,上扶梯时,前面一个男孩儿把撑在地上黄色的“小心地滑”标志给撞倒了。他迟疑了一下,上了扶梯。我于是边扶起那块牌子,边面带微笑和颜悦色的对他说:东西撞倒了一定要扶起来的哦。于是,那个男孩子非常不好意思的笑了。他的女朋友也在背后拍了他两下。从这个男孩子的表情,我相信他以后肯定会做好的。这时旁边的新同事问我:你是不是做过老师?我说为什么这么问。他说:通过你刚才教育那个男生要讲公德啊。我笑笑说:你猜对了一半。我以前确实做过老师。不过在我当老师以前,我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我对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是:绝对是一个极具社会公德心的人。
想起上周五坐地铁,看到地铁里有了供轮椅无障碍上下楼梯的那种滑轨。一个外国的残疾运动员正等着坐。有几个志愿者跟他比划着交流。他们的面部表情都比较焦灼凝重(比喻好像不太恰当,请尝试同时做出这两种表情)。我于是管“闲事”跑上去,看有什么我能帮忙的。这位外籍运动员英语不是很好,不太能说完整的句子。最后知道他是德国来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想去天安门。我于是告诉他应该坐几号线,在哪里下车。对我来说,见到自己能帮的就去帮,是很自然和正常的事情。但是包括这位残疾运动员、那几个志愿者,还有路人给我的回馈却让我感到自己似乎做了超大的一件事哪。运动员和志愿者不停的说谢谢,脸上洋溢得全是感激。志愿者还一直在拍我跟运动员交流的场面(不知道是不是要贴在什么布告栏里,旁边配上一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路人也有围观的。还有人拍了照片之后对我竖着大拇指说:好样的!我要把照片发给我报社的朋友,宣扬一下你这种精神。中国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我的口号是:生命不息,管“闲事”不止。JUST DO IT!记得有一次在天津,我发现大白天的很多路灯都亮着。超不节能的哦。我于是打到路灯管理处报告。够事儿的了吧!他们谢谢我的热心,然后告诉我说,他们正在调试路灯系统。嘻嘻。这我就超放心了。
这种管“闲事”的行为在我的生活中超多的。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和我无关的事我为什么要管,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呢。他们这种观点用罗永浩今天刚跟我讨论的一句话可以解释:“每个人内心都渴望民主自由,但大家都希望做这些事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同理,我们每个人也一定都希望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但却在期盼或等待别人为这个社会带来改变,而不是自己。我是绝不会等待的,以前现在以后都不会。我会继续管“闲事”。那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来与我无缘。因为我就是希望我们生活的世界超美好;我就是企盼我们每个人都超善良;我更知道期望只有加上行动才会变成现实!
说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我想说,虽然北京奥运会在某些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很多朋友都在说“奥运会终于结束了”,一个终于,已经带出了态度),但我想说,这次盛会也确实为我们普通老百姓造了福。我相信大家也都感受到了。银行里终于增加了新的取款机,排队时间变短了;地铁站修得更好了;地铁车换成新的了;地铁线路增多了。。。尽管很多事情早就应该做了,而不是要等到奥运会。但无论是自觉自愿还是被动,Better late than never。晚做了总比不做好。
我也希望通过这次残奥会,我们中国社会可以更关注残疾人,给他们更多的爱。记得在美国读书时,处处都能感到这个国家对于残疾人的关怀。公车上有专门放轮椅的位置。每一辆公车都是可以升降供轮椅自由上下的。有一次在纽约坐公车,一个残疾人坐着轮椅上来。由于美国的公车没有售票员,司机师傅下车把他推上来。前排的几个乘客非常自觉地站起来往车后面走。因为他们坐的位置是可以收起来的。腾出的地方专门用来放轮椅。而且前后都有安全带固定轮椅。整个这个过程需要花挺长时间,但没有人抱怨或眉头紧缩。美国所有的停车场,位置最方便最好的一定都是留给残疾人的。游乐场,剧院里最好的位置,也是留给残疾人的。无论城市大小,厕所里都有专门为残疾人准备的隔段。电梯里的数字按钮边上都是有盲文的。公共设施基本都有无障碍通道,供轮椅自由行进。。。
当然,咱们中国在这方面做得也越来越好。我们的志愿者在此次活动中也充分展现了我们国家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精神。只是我们不该是功利的为一两次盛会而做,更不应该只是为外宾而做;而应是随时随地的、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