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只酒底画的的是梅花八哥报春图,应为梁肯堂早期作品。所画八哥形态生动传神,富有动感。梅花淡雅清幽,不止绘有红梅,还有少见的绿梅,参差其间,更显画面的典雅高贵。
130年前的深冬,梁肯堂兴之所至,以瓷入画,用胎作纸,以潇洒泼辣的小写意技法,绘几梅枝斜向由上而下,左右两边相向呼应,红梅高雅,绿梅素洁,生机勃勃;一只八哥也似在欣赏冬日的美景。无论梅枝、梅花还是八哥绘制的生动自然,形神俱佳,淡雅怡人。梅枝以色墨直接皴染,不见勾勒痕迹,挥洒自如,形象逼真,神采飘逸,极富立体感;梅枝梅花布局巧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八哥笔墨虽简,但有形有神,很是灵动。画面构图清新,张弛有度,梅枝分和之势,与落款书法的朴拙自然相得益彰。说明作者不仅深谙恽派“没骨法”及华喦的“小写意法”,而且发展创新,并将其移植于浅绛彩瓷中来,取得了与纸绢类绘画相同的艺术效果。肯堂画瓷常画八哥,但这件是肯堂的作品中的精品之作。
款识“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两句诗出自元代诗人翁森的诗歌《四时读书乐-春》。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意为要我们善于发现、欣赏大自然的美。
梅花自古即是文人士大夫乐于颂吟的对象,画家画梅,也是喜其象征意义。古人言: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后人又有另一种说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和平。民间也常将梅花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诚如此幅《梅花八哥》,梁肯堂也正是将梅花作为报春的信使。与梅花相伴的八哥,是梁肯堂笔下常见的禽鸟,八哥以其能学舌之灵性而为人所爱。这幅梅花八哥图也是对新的一年又增一岁的慨叹,更是寄托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想象着化身为八哥,在梅花的簇拥下,与家乡的亲人们聊聊过往,叙叙家常,那是何等幸福!人生有常,世事无常,思念在这一刻仿佛凝滞在那段恬淡的生活里,定格在那些个幸福的时刻中。
梁楚材,名肯堂,号小舟。光绪中早期浅绛画师,晚清御窑画师,作品活跃期为1877(光绪3年)至1887年。落款有肯堂氏、梁肯堂、梁楚材、肯堂梁楚材、小舟氏。善绘山水花鸟。山水苍茫散逸,花鸟清秀简约。梁肯堂创作周期仅有十年,传承至今的作品较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