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浅绛彩瓷早期画师少轩春景山水帽筒

标签:
浅绛彩瓷少轩山水帽筒山水画收藏 |
分类: 集雅轩 |


少轩,生卒不详,同治末光绪初第一批创作浅绛彩瓷的画师,作品活跃期1874年
少轩擅花鸟,在山水的物象造型上与花鸟有同更有异。同在勾画眼中“有”的事物,从“实”入画。不同的是他山水似取明代沈周、沈士充,近清代钱维城、黄慎笔意,亦现任预一路。它以短线错接,却不觉琐碎。笔到意达,自由酣畅。画面中的远山以淡墨在勾勒的基础上加以晕染,坡岸、丘阜以淡赭、淡黄、淡绿有层次地直接晕染,使写意笔法的表现力得以充实发挥,达到了形象逼真、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在设色上,淡墨、淡赭、淡绿、淡黄诸色在画面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应用,或融合得巧妙,或对比鲜明,使画面自然和谐,雅逸多姿,犹如天成,绝妙地体现出浅绛彩瓷“愈浅淡愈见浓厚”的审美情趣,艺术成就十分突出。勾、染、皴、点,驾驭自如,山石草木变化无限。一翁船头独坐,把那份孤舟野逸萧闲写得入骨三分。远处,如出尘素影,俊逸清新,胜过多少纸绢,更不用说一般浅绛瓷器了。山石林壑天地水行舟,皆笔致清逸,意境冲远,构筑了一个静谧幽深的世界;又墨彩虚实,放达情怀,在自然里抒发性灵,是一个若即若离于现实的浪漫主义画者,一个懂得“形之可见,非色之美;音之可闻,非声之善”的晋人玄妙哲学和审美观念的画者,更是一个善于在想象中热情抒发,具有丰富诗情的瓷画大师!用笔简而胜繁,赋彩淡而清新厚重,整幅作品笔墨酣畅、功力深厚。山间的缭绕云雾、巍巍的苍松、古树下林叟对谈点出了画眼之所在,表现了少轩自身作为文人画家向往的世外高人闲淡、超乎尘外、陶醉于山林情趣的意境。郑燮评黄慎有“画到情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的赞许,少轩的山水,若板桥先生诗句,写尽了风光精神,抵达了自我画境。这样的作品,让我们在山川风云、平水清空中展开多了少想象,这样的画卷又抚慰着多少感伤的心灵!
在晚清众多的文人瓷绘的浅绛画师中,受时代背景和清早期画风的一脉传承,少轩本人的艺术特性,多潜心领会清康熙时期的绘画大师--新罗山人华喦,风格清新,用笔疏宕,师古而不泥古!这只帽筒落款“仿石田画意。”仿的是沈周(1427-1509),沈周作为吴门四家之首,因诗文书画均负盛名,最为有文人情致的人所倾心。沈周是明代吴门派创始人,擅水墨山水,尤以水墨浅绛画法著称。这只帽筒所云“仿石田画意”,说明作者十分推崇沈周,而其图实乃自创,整体构图所表达的意境,有道家恬淡虚静的超然境界。浅绛设色有浓有淡,表达韵味恬淡安祥!这会让人联想陶公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句。通过少轩浅绛作品里所表达的艺术追求,可以读懂他的人生态度,在晚清动荡、衰落的年代,浅绛文人依然固守自己心灵中静谧的家园!身处尘土甚上的乱世,依然清丽脱俗,安持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