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末民初浅绛彩瓷大家仙槎墨彩山水瓷板赏析

(2015-04-20 10:38:02)
标签:

清末民国瓷名家

墨彩山水

钱安仙槎

瓷文化

分类: 集雅轩

 

清末民初浅绛彩瓷大家仙槎墨彩山水瓷板赏析

清末民初浅绛彩瓷大家仙槎墨彩山水瓷板赏析

清末民初浅绛彩瓷大家仙槎墨彩山水瓷板赏析

清末民初浅绛彩瓷大家仙槎墨彩山水瓷板赏析

清末民初浅绛彩瓷大家仙槎墨彩山水瓷板赏析

题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恒芳仁兄大人雅玩,步云敬赠。

干支纪年:时历乙卯(1915年,民国4年)秋月。

印章:印。

尺寸:宽25.2厘米,长37.5厘米。

点读:这是一幅山村晨景图,近处苍松并立,枝干挺拔舒展,松下几间草屋;溪桥上,长者策杖而行,童子抱琴相随。小桥流水,山峦叠谳,泉水渍涌,亭阁耸立。山峦用淡墨皴染,浓墨点苔,山石清丽而凹凸的立体感。笔墨滋润,生机勃发。

此图写萧瑟秋风,清旷山色之晨景。溪的这边,坡石之上秋树高低,穿插自如。溪流淙淙,清澈似镜,一位雅士策杖带童子赶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远处,古刹隐现,细泉溅溅,有如弹弦;溪的那头,山石堆叠,秋树成行,村居参差,尘嚣尽去,此间自有幽真趣,淡墨轻岚共一体。远景用浓淡相宜的圆润之笔,皴山点树。笔触多用披麻,山顶布满矾石,其上点满苔点,表现山顶草木。层层积染,更显率真、幽静。元人的山水,惯以水墨清华象征高洁之气,所画景物可居、可赏、可游,是一种“得意忘形”的高华之境。幽静疏旷是这一境界的主要特色,这幅赠送款瓷板寓寄的是文人雅士的思乡之情和对仕途亨通的期盼,欣赏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对一种诗意的沉醉,毋宁说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思考。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富有意味的笔墨形式,这是一幅民国时期墨彩瓷板山水画中的精品。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出自唐代大文学家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凌晨第一遍喔喔的鸡声,山村茅店中的旅客被啼醒了,头顶着一弯残月上路了。当走到一座小桥时,发现桥面薄薄的白霜上印着一行清晰的行人足迹。这真是“莫道君行早,还有早行人”。

笔者藏有一只仙槎的墨彩山水帽筒,有缘的是与这块没有仙槎落款的瓷板为同年创作,而且意境几近相同,题跋书法毫无疑问为仙槎书写,历经百年,她们再次相聚。仙槎一般赠送款的作品都有署名,因为当时钱安仙槎的绘瓷名气很大。这块板子或因赠送者或受赠者身份或地位很高,才没有署名。

查询了瓷板的赠送者步云,暂时没有相关的记载。而受赠者民国时期的恒芳,有常恒芳似乎与之相符。常恒芳,号蕃侯。安徽寿县保义人,生于1882年,1950年病逝,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安徽辛亥革命的领导中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政治家和革命家。按瓷板的创作时间1915年秋,当时常恒芳受袁世凯迫害,正在监狱,1916年,被孙中山营救释放出狱。常先生是否提起出狱,此恒芳是否常恒芳还有待考证。

仙槎,姓钱名安,号清华,又号惜花氏。斋名映莲轩。安徽黟县人。他是清末民初的瓷艺大家,又是汪友棠的得意弟子,更是浅绛彩瓷画派最后的重要传人。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及四体书法,且绘瓷品种有:浅绛彩、洋彩、粉彩、墨彩、金彩、刷花、印花、珊瑚红地粉彩、珊瑚红地金彩等。可见他的博学多通。民国成立后,很多红店艺人,都事其以师礼。其成就之大、声誉之高、弟子之多、影响之大,可谓首屈一指。这一现象,在中国陶瓷史上实属罕见。

仙槎早期画青花,后期转向粉彩。其作品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的时代在光绪后期,主要作品集中在1895年至1910年左右,大都为浅绛彩。内容见于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山水见长。按其绘画水平来看,其艺术并不在当时的浅绛彩大家程门、王少维等人之下,而明显高于汪友棠、程言等人。其后半期作品的年代主要在民国前期,以1912年至1925年之间为多,所见到的最晚作品为1936年的。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为新粉彩,也有一些金彩和墨彩。其绘画内容以花鸟多,山水和人物则退为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