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影视圈》杂志记者周甜
12月23号,“腾讯2015娱乐白皮书发布,钟汉良才是最大赢家啊!”一文在《影视圈》官方微信首发。
12月24号,《影视圈》官方微博早晚两次推送了这篇文章。
早上推出的是微信上的原文,细心的读者发现了文章中的两处有误信息,并为我们指了出来。还有,在提到前些天媒体曝光钟汉良隐婚生子新闻时,文章里写到粉丝的反应,“伤心归伤心,但丝毫没有责备之意,都是对偶像满满的祝福。”有不少粉丝给我们留言,他们其实并不伤心呀。
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对文章的有误信息和不准确表达做了修改,晚上推送了修改后的文章。并换了新的标题。“钟汉良:出道20年,他把自己活成了最好的作品。”这是因为,在微信上给我们留言的读者,对文末的这句“他把自己活成了最好的作品。”单独点赞。或许,这句话,点出了钟汉良最大的亮点,所以我们把这句话提到了标题中。
这篇文章的阅读率和点赞评论之多,我们也挺惊讶的。因为了解钟先生的号召力,所以也预料到文章会有的关注度,但钟先生的影响力,只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微信和微博中,读者对于本篇文章的评论,我们都一一看了。大部分读者表达了对这篇文章和《影视圈》杂志的支持和欣赏。这令我们欣喜之余,收获了更多前进的动力。
这篇只是前奏啦。请期待接下来我们对钟汉良的后续报道和深度专访。新专辑、影视作品、业余爱好等,你们提到的,我们都会跟他聊哦。虽然这是一个追求时效性和眼球效应的时代,也是一个碎片化和同质化信息泛滥的时代,但我们始终相信,好的报道一定源于扎实的准备。请相信我们的态度。
另外,只要有关于钟汉良的消息,比如,你们有什么想告诉我们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他。你们有什么想问他的,你们为什么会喜欢他。等等。都欢迎随时骚扰啦!我们可能会挑一些留言在今后的文章中引用,采访时读给钟先生听也是极有可能哦!欢迎你们继续在微博跟我们交流。或者发邮件给我,我的邮箱:jizhezhoutian@126.com
或许采访的时候,我还会通过微博找一个助手,带你们中的某一位,和我一起去见他哦。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cyNDUxMTI4.html?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
这是2013年《爱神》首映时,我们对钟汉良的视频采访。
以后我们采访其他的明星导演等,都会在微博上招个助手,这样一来,我们多了个同行的帮手,也圆了你们近距离接触偶像滴梦想哦!双赢呀!
最后想说的一些话,我们的杂志叫《影视圈》,顾名思义,我们报道影视人和圈内事。所以,我应该算是一名娱乐记者。但我和我所在的媒体,都坚持同样的理念。娱乐报道必然要满足大家的娱乐需求,但娱乐报道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娱乐一下。我们希望,做一些不一样的报道,不是读完即可被丢弃,是对有缘和这篇文章相遇的读者能有所启发,在你我的生命中留下一些什么。或许是一两句话,或许是某个观点,他们来源于我们对某个精彩人生的探寻,他们完善我们的生命。然后,他们漂洋过海,走进了你们的生活,也帮助你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我们作为媒体人的职业成就感所在,这也和钟汉良先生“用自身的影响力帮助粉丝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力量不谋而合。
我们会继续关注像钟汉良这样优质的偶像明星。虽然在如今这个时代,作为媒体人,我们变得越来越谨慎,不敢轻易为谁唱赞歌。但总有人,像钟先生这样,赞美他,我们无需犹豫。
我们也会关注像《路人甲》电影里提到的那些没能有幸走进聚光灯下的艺人。这是一个不缺新闻和故事的时代,但还是有太多有价值的故事,等待被发掘。我们愿意成为一个发现者,当大家都追着那些整天活跃在各个媒体平台的艺人时,我们希望报道一个更宽阔更真实的影视娱乐行业。当然星空中最闪耀的那些星星,总有他们独特的光芒。我们非常好奇,但同时我们也好奇,那些微弱光亮背后的故事。毕竟,只有跳出狭隘,才能接近真实。最近,我们就发现了一个这样的好故事,他是一个演员,他的很多同学现在都已经是活跃在荧屏的一线明星,而他,毕业到现在,没房没车走在街上没有狗仔跟着他,他的经历看似挺“悲惨”,但他却乐在其中。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独特的故事?广告时间有限,就先说这么多吧,全文很快出炉哦!尽请期待!
也欢迎大家推荐有故事的艺人,演员、歌手和导演等等。
我们的邮箱;
感谢读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