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度优秀粉丝团队

(2012-02-15 15:54:56)
标签:

粉丝

团队

娱乐

分类: 每月娱乐焦点事件—精彩点评

文/影视圈编辑部      图/影视圈资源库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22826087.jpg

李宇春粉丝“玉米”

李宇春身上有很多带着传奇色彩的称谓:首位民选超级偶像,公益先锋,时尚引领者……有“舞台皇后”的美誉,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英雄”。“超女”早已不是她身上唯一的标签和光环。

不得不提的是,她身上所有加冕的头衔和桂冠,除了她本身的影响力之外,更是“玉米”这个团队力量的辐射。“首位民选偶像”,意味着她与民众微妙和坚实的关系。由民众推选并将她继续推向这个时代的最前端,是她的宿命。2005年,“玉米”这个词几乎是与李宇春其人同时爆发出空前的影响力,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那届比赛上,我们领略了李宇春的舞台魅力,也见识了一个粉丝团队所能爆发的最大能量。这个蜚声国际的超级巨星,营造出了一种她和身后的粉丝并肩作战的景象。

当“玉米爱心基金”—— 中国第一个由歌迷捐设和命名的专项公益基金问世的时候,我们谁能不感叹偶像的魅力?这样因为一个偶像走到一起,完全自发的特殊团队,有计划、有见地、有方向得几乎胜似一个专业的策划团队。“玉米”和李宇春,在用一种奇特的方式征服周围的人。他们从彼此的身上吸取积极的力量,在不同的位置上为了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不约而同地努力,简单明了。

李宇春的演唱会开到哪儿,“玉米”追随到哪儿,李宇春的电影拍到哪儿,“玉米”甚至先一步到哪儿。《龙门飞甲》上映,甚至还要为“玉米”们开一个专场。“玉米”的疯狂和忠诚,似乎是娱乐圈的一个谜。

这种狂热还在继续,谁也不知道还将有一个什么样的壮举出自“玉米”之手。我们也只能为这些粉丝的执著可爱致个敬。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22871877.jpg

杨幂粉丝"蜜蜂"

《仙剑奇侠传III》、《美人心计》、《刁蛮新娘》到《宫锁心玉》,杨幂被称为目前最高产的“模范女星”。2011年,更是决战大银幕,上演惊悚电影《孤岛惊魂》。仅是在微博,杨幂粉丝就高达1271万,从市场角度讲,这必定是盆满钵满的好生意。乘胜追击,杨幂火速签约环球唱片,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亲幂关系Close to Me》。外界猜想,这一次,“蜜蜂”(杨幂粉丝组织)恐怕又要续写粉丝传奇,制造销售新高了。

2011年《孤独惊魂》上映,将近500万投资的小制作何德何能赚回将近9千万的票房?拼内容?“孤岛”实在算不上恐怖片里惊艳四座的一支,硬伤遍地、模仿欧美影片痕迹过重,口碑实在不佳。阵容方面,除了陈小春、杨幂坐镇外,也再无其他大牌。有传言称,《孤岛惊魂》剧本早在几年前便制作完成,此时正是看中杨幂超高人气才拿出来再拼市场。

然而,尽管口碑不佳,凭借着杨幂海量的粉丝群体,《孤岛惊魂》却未一败涂地,反而屡冲票房新高。《孤岛》一经上映,“蜜蜂”多点开花,在全国各地展开轮番巡查,但凡发现场次座位未被填满,便自掏腰包补齐空缺。由于杨幂的粉丝多为在校学生,他们更采取“软磨硬泡”手段,号召身边一切好友甚至家人买票观影。几次下来,斐然票房震惊院线老板,眼看走势一片上涨,连忙加开场次,协同“蜜蜂”一起唱完这场大戏。于是,《孤岛惊魂》黑马杀出,“粉丝拉动票房”营销术也由此应运而生。

其实,早在《孤岛惊魂》开拍前,“蜜蜂”就开始为此忙东忙西了。他们不断与出品方沟通,随时关注影片动态,并在网络上组织“蜜蜂”成员紧锣密鼓地讨论如何配合影片宣传。会议频率基本保持在半个月一次,繁忙时也会采取电话方式实现成员间的联络。一些曾经与杨幂有过合作的艺人被邀请至首映礼,《孤岛惊魂》得到了最大意义上的传播。

此外,对于各位“蜜蜂”的职责,“组织”也有明确分工。首先,杨幂会公布近期新片的开拍计划,冲在前线的“蜜蜂”第一时间取得影音资料;然后,“编辑部门”的“蜜蜂”将资料进行整理,按时间、题材划分细致;之后,这些资料由负责宣传的“蜜蜂”分发至各大论坛、影迷会;最后,再由负责“顶”贴的“蜜蜂”将内容顶至首页,制造眼球效应。纵观粉丝此举,实在是一场有计划、有组织的线下营销,“幂姐在台上努力打拼,我们一定是她最坚定的后盾!”——“蜜蜂”们如是说。

其实,杨幂如今拥有海量粉丝绝非一朝一夕。如果说《宫锁心玉》播出后,是其拥有粉丝量的最高峰,那么,当年一部《仙剑奇侠传III》更加功不可没。在现今“蜜蜂”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铁杆是从《仙剑III》时开始加入的,杨幂默默无闻、不温不火、销声匿迹直至今日火力全开,这些人是有目共睹的。在采访资深“蜜蜂”时,他们其中一些人这样说道:“虽然现在黑她的人比原来更多了,假新闻也层出不穷,但幂姐的事业总算走向正轨了。一路走来,我们清楚地看到她为了取得成绩而经受的种种磨难,看到过那些绝望、黑暗的时刻。那么困难大家都走过来了,现在还怕什么呢?”

针对“蜜蜂”此次拉动票房为杨幂积攒人气的做法,一些圈内人并不看好,他们认为,粉丝的消费是基于电影形象本身的,从观众的角度讲,最终消费的还是电影。如果仅把杨幂作为形象售卖而不能重新定位,那么今后就算杨幂再推出其他电影,很难说是否会再取得如此成绩了。

但无论如何,此次“蜜蜂”确是将粉丝与偶像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不再是脑热冲动的哭泣嘶吼,也不再是网络上的隔空对骂——有勇亦有谋,真正意义上“买”偶像的单,让偶像感受到最实在的效益,最坚定的拥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