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释放超人能量

标签:
《宫》娱乐 |
分类: 每月娱乐焦点事件—精彩点评 |
文/ 李乔
“《宫》的编剧兼制作人于正,直言这部剧是穿越面具下的生存白皮书。他在塑造晴川时,为她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难关,他戏称为游戏闯关。”
《宫》的亮点,或许是一些见仁见智的寓意。青春、情感、权位、阴谋、珍惜……这些关键词是《宫》向人们一一展开的画卷,它关乎残酷成长与无奈爱情。女主角晴川用她的故事告诉人们,世界上最长久的幸福,来自珍惜。尽管这些体验在个体生命中有不同的质感,但《宫》的收视告捷,让万千粉丝躬逢其盛,使之成为年度最具话题度的电视剧。
玩转星座,
演化人物性格
《宫》的编剧兼制作人于正,直言这部剧是穿越面具下的生存白皮书。他在塑造晴川时,为她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难关,他戏称为游戏闯关。
“我把观众的关注点始终放在晴川身上,其他人物的故事围绕她展开,这样观众的代入感就会很强,整个戏的节奏也不会拖沓。还要不断地丢包袱出来,把节奏推向高潮,我就想到了打游戏闯关。写这个故事的过程就是给自己设局,然后再一一破局,非常有趣。有的观众说节奏太快,这也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在写《宫》之前,于正有幸参加了一个好莱坞编剧论坛,由《泰坦尼克号》的编剧主讲。他提到写剧本应该掌握一个科学的公式,几秒钟让观众哭,几分钟让观众笑,都应该通过这一科学的公式去做体验尝试。于正坦言,之前他也知道大概的编剧公式,但一直认为程式化的东西会让写作痛苦。后来,他又根据这个公式观看了大量美剧,发现都是通过强化情节来推动故事发展,甚至很多时候人物个性都显得不重要。
“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美剧处理。国内的演员没有太过强烈的个人魅力,所以在塑造人物性格时要有相对的参照物。比如晴川,她身上有杨幂的个性,我把她设定成双鱼座女生。另外,主要人物八阿哥和四阿哥,他们毕竟是历史中的人物,不能太随便发挥,只能去大量正史、野史中去寻找性格的脉络,我在找不到人物脉络的时候,想到了星座和血型。”
于正把八阿哥设定为狮子座,月亮上升在巨蟹,使这个人物既霸道又温柔。据史书记载,八阿哥为辛者库贱婢所生,童年就失去母爱。康熙也说他的字写的不好,是性格浮燥所致。于正坦言,就是这些线索,让他把八阿哥写成一个个性张扬,略显浮躁乖张,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在与晴川的情感纠葛中,学会内敛隐忍,渐渐变成一个温润如玉的人。
“对于四阿哥,我设定他为魔羯,月亮上升在射手。清朝的笔记小说,多把雍正写成一个冷面冷心的魔头。二月河的《雍正王朝》把他还原成一个心怀天下、清廉明正的君王,但这些是雍正的真面目吗?当然是不同的人心里就有不同的雍正。”
在四阿哥的个性设计上,于正坦言自己查阅了很多资料,清史稿差不多看了二十多遍,也看了很多雍正的绘图。他发现这个人喜欢给自己安排各种各样的身份,例如冒充渔夫。这让于正觉得特别有意思。如果一个心境阴郁的人,会有这样可爱的兴趣吗?再者,雍正的妃子很少,每天把大量时间用在工作上,似乎没有感情生活。但清史稿里却记载过,他曾把八阿哥的福晋挫骨扬灰。“这不是爱之恨,责之恨吗?这就让我产生了联想。而八阿哥一辈子也只娶了一妻一妾,并且侍妾是在大婚前已娶,这些都是很能发散联想的故事。”
由此,于正让晴川的穿越有了合理的理由和相对正常的情感依托。但另外一个矛盾出现了,晴川应该在哪个时间点穿越?于正选择了康熙四十七年。“这一年太子胤礽被废。而康熙废太子与宫中巫盅之术以及八阿哥的死有关。这样晴川在穿越的时候可以有一个身份,被太子胤礽误认作仙姑留在宫中”。
古装版青春偶像剧
用穿越的外壳写宫斗,也正是《宫》最为观众诟病的地方。特别是对清宫戏熟悉的观众,自然能摘出BUG一箩筐。对于网友指其不尊重历史的说法,于正给出的说法是:关于历史的谬误,有时候是为了戏剧冲突刻意为之。如果完全遵照年表,他根本写不下去。比如说,晴川要在清宫呆三十一年,那就太老了,与这部剧的定位也不符合。
于正认为,真正的历史是不可复制的,而他的史观是以史为鉴,通过历史传达正面的能量。他说,“这个故事脱胎于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本身就是封建王朝家族利益的PK,极具戏剧性,没有什么桥段不能虚构,无非是拍得像不像正剧的问题,但我们的宣传方向是古装版的青春偶像剧。”
说到这里,记者提及有网友称不少桥段山寨《流星花园》。于正坦言,他一直很在意网上的评论,有的意见客观,有的则是打压。“我曾经看《大长今》的时候就在想,韩国COPY了那么多中国的东西,并通过韩剧这一输出手段,把很多中国文化占为己有,我们却在固步自封,窝里斗。电视剧发展到今天,该用的桥段和情节都差不多用过了,你只要认真留意,几乎每部戏都能找到模仿的痕迹,我觉得这是创作者在经典上的再提炼。也可能我之前的宣传比较高调,特意往《流星花园》上去靠,所以给大家造成一种误会。但是,这部戏有自己的思想和人物,若因一两句相似的台词,而被指为抄袭和模仿,这是不客观的。”
而主创者们总结收视红火的原因,除了网上持续不断的热议,最重要的是这部剧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关心的话题——如何成长?如何面对感情?
晴川穿越至清朝皇宫后,经历各种磨练,努力克服自己的问题,渐渐成熟,观众能在她的成长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学会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此外,这部剧在情感把握上,提炼出现代人身上稀有的专一和珍视,纯粹干净的感情让人心生珍惜。而晴川的成长也是姿态上扬的成长,很有正面意义。
于正说,其实我一直想强调这部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穿剧。穿越,并不是我做这个戏的初衷。真正的穿越文作者,他们特别懂历史,而且也会把人物装在历史里小心翼翼的生活。对于《宫》来说,可以说是宫廷剧,也可以说是偶像剧,我关心的只是人物的成长,以及这个成长过程能够带给观众正面力量。
海外发行,
打了个漂亮仗
于正的戏,一向是制作考究精细、俊男靓女扎堆。《宫》更是不遑多让。
早在《神话》拍摄时,当时正在横店制作另一部戏的于正,看到大气的拍摄场面不由被吸引,那时他就认定观众不会接受制作粗糙的戏。之后,他在制作《美人心计》时,一直在观察市场和观众的接受度。他发现,对于古装剧来说,美仑美奂的场景、靓丽夺目的服装、造型,是除了演员和剧本外,会被观众热议的话题。
《宫》的制作费一集是九十四万,其中大部分投在服装、造型、美术、灯光上。在横店明清宫苑拍摄时,剧组整个把御花园用汉白玉重做了一遍。光是重新用清漆漆一遍甬道,就花了近四十万。别的剧组拍室内戏时,地板上喜欢铺地毯,但考虑到皇宫里冬天取暖铺地毯不方便,就重新铺了木地板。细节到床上的帘幄,也弃薄纱而挂珠帘。甚至每场戏都会请画师专门画稿,可谓用心之极。
于正坦言自己在制作上有强迫症,极耗精力。“我的个性比较追求完美,一部戏从开始定主创班底,我从来都要自己说了算。刚刚做编剧那几年,有的投资方甚至觉得我是个挺麻烦的人。记得我写《烟花三月》的时候稿酬是四十万,但为了用我想用的造型师,投资方又不肯出那么多钱,我就从自己的酬劳里拿出三十五万请造型师。有时候我挺冲动的,但我很用功。其实后来做了制片人,也是为了我的编剧服务。有个自己的团队来操作整个东西,我才会放心。”
“通常定了演员、美术、造型,我就不大干涉导演的工作了。每天晚上他们传片子过来看看,提点修改意见,基本开机后我反而很轻松,最累的是前期筹备。”在关于《宫》的各种声浪中,无疑精细的制作是最被赞的部分。
在收视告捷、热评如潮,演员知名度也随之水涨船高的态势下,这部剧在海外发行上也打了一个漂亮仗。“我们的海外发行非常好,达到四万美金一集,日本这边卖到一万美金一集,虽然暂时不能在他们的主流频道播出,但已经是国内剧集卖得相当高的一个价位。而且,台湾和香港的收视成绩应该也很棒,我很有信心。”
![]() |
于正小档案 职业编辑、制作人。代表作品有《大清后宫》《美人心计》《锁清秋》《大丫环》《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