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领袖--光线传媒总裁 王长田

标签:
王长田光线传媒娱乐 |
分类: 每月娱乐焦点事件—精彩点评 |
1公司给每个采访记者发一部iphone4,今后他们将集微博、文字、图片、短视频、长视频等多种报道形式于一身,成为全媒体娱乐记者。
1月14日15:50
2北京的城市主题是“比”,这个城市有中国最多的官员比谁官大权大,最多的亿万富豪比谁钱多,最多的学者专家比影响力,最多的明星比谁名气大,最多的白领比谁出位快,最多的骗子比谁高明,最多的阶层比优越感,还有最多的车,最多的别墅……每个人都在“比”或被“比”,成为中国心理压力最大的城市。
1月13日23:05
3电影评论界及娱乐记者和媒体娱乐版,确实存在少数人欺负电影行业后来者的现象,对某些经营多年与自己关系不错的公司及影片,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一概叫好,对一些新公司及影片,一律嗤之以鼻,甚至主动帮助前者恶意打压后者,目的往往是为建立或巩固潜规则。奇怪的是这种人一直活得很好且受人追捧。
1月11日13:59
4四十岁以前,我读遍了能找到的所有世界传媒出版娱乐业人物的传记,四十岁以后基本不再读了。原因,一,社会环境的对比令人气馁,不如不看;二,四十岁以后再不做自己,一辈子就来不及了。
1月9日22:54
5舞台剧越来越火爆,公司索妮,柳岩,谢楠,大左,阿朵,包贝尔都演过或即将出演话剧和音乐剧,昨晚看了威尼斯人酒店的剧场秀,觉得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也许有必要考虑成立一个部门专攻舞台剧。
1月9日16:43
6上午珠海“文体旅游局”客人来访,该局全称应该是“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体育旅游局”,这是我看到的地方政府部门合并得最狠的,啥时候国家“有关部门”也能合一合并一并,要那么多互相扯皮推萎的部委干什么?机构改革怎么光打雷不下雨,好像现在连雷也不打了。
1月6日23:28
7一直有件事不明白,有许多原来一直禁忌的题材、人物和观点都可以写成书出版,为何就不允许把这些内容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呢?是因为书的读者少影响力小?可是政府不是一直倡导公民多读书吗?也没有规定哪些书不能读啊。哪位出来回答我?
1月6日 00:10 来自Android客户端转发21 | 收藏 | 评论52
8一直有人批判歌手选秀让人一夜成名。一个人的嗓音是与生俱来的,好嗓音少之又少,根本没有公平好讲,没有天赋好嗓音,练个十年八年都没用,通过选秀,用最快最公开的办法把天才找出来,贡献社会,有什么不好?难道非要让天才老来成名或者埋没天赋才符合机会公平?一夜成名符合效率原则,应该提倡才对。
1月4日22:28
9多年来一直想做一台春节晚会,今年终于可以实现。经费是大台春晚的几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操作周期只有二十天,效果如何?大家等着瞧吧!
1月16日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