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蕾:坎坷路上不言弃

标签:
黄小蕾娱乐 |
分类: 《星库》每期精选文章 |
文/李雪
一个人从小到大,会编织许多梦想。但随着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那些梦想一个个被现实覆盖,最终,他们选择了一种职业,或者延续了梦想,或者远离了梦想。
演员黄小蕾最初的设想并不是要背剧本、在荧幕上哭哭笑笑。她所向往的是从事与舞蹈相关的职业。现在看来,尽管舞蹈编导这份差事似乎与演戏有许多不同,但无可否认,黄小蕾相当乐在其中。
戏里戏外
凭借大方的谈吐、开朗的性格,江苏卫视迅速签她为节目主持人。此后,断断续续,不少主持人角色的邀请纷至沓来。“毕业后我还做过销售,当过重庆电影学院的老师。包括前一阵尝试自己做幕后、制片人,也算是当过一次女老板。生活中遇到一切的事情,对我来说都是阅历积累。而这些阅历对于演员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电视剧《非常90后》里,黄小蕾出演一名带领90后学生学习、生活的老师。剧中黄小蕾颠覆了大众对于教师、学生之间关系的认知,不仅看不到丝毫陌生、说教,恰恰相反,这个老师像同龄人一样和孩子们倾谈、交心。
“我演的老师,兴趣来了可以在课堂上一起唱歌,一起玩;军训的时候,教官太严厉,我还会帮着他们讲话。这个老师不像长辈,更像同龄人、朋友。拍摄过程常常会让我想起过去的生活,很有意义。”黄小蕾回忆说,当初在重庆电影学院就是这样。
因为年轻,所以黄小蕾看到新奇有意思的东西想要尝试、挑战。在《皇家刺青》中,黄小蕾第一次担任了制片人。十月,喜讯传来,《皇家刺青》在中美电影节上获得“金天使最佳影片奖”。这样分量的奖项对于黄小蕾来说,无疑是初尝制片人的最好肯定。
而叹气当初,决定转战幕后也是一时头脑发热。黄小蕾说,这次制片人当的是心力憔悴,如果再来一遍,可能就需要更深入的思索,也许不会再像过去那么冲动。
找钱、找赞助、找人写本子,投资方出现变动、母校借钱填补漏洞……真正热火朝天干起来,才知道摆在眼前的事不是一件两件。一系列问题频发让年轻的黄小蕾身心疲惫,以至于曾在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上,黄小蕾上车就睡着了。这可让同学都心疼坏了,也让周围的人看到黄小蕾那段的状态。“后来他们主动说帮我,我就真的给他们分摊了很多东西。联络、配音等等很多事情,他们都像导演一样,一件件帮我盯着。后来电影做出来,包括在欢乐谷拍摄宣传《皇家刺青》的VCR等等,我都特别感谢我的同学和老师。”
《剩女的新婚生活》是导演王小康“婚姻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黄小蕾在剧中扮演毕业后通过奋斗独立成长起来的女强人——“余诺诺”。尽管事业小有起色,这位女强人的感情生活却令人堪忧。
“《剩女的新婚生活》里‘余诺诺’有几场喝酒应酬的戏,这些我深有体会。还记得《皇家刺青》上映之前,看片会上,为了让电影在影院多排一个场次,就要和负责人多喝一杯酒。当时我带出去的一班团队,都很年轻,那次为了电影的事儿,一个个全喝多了。”由于十一档期和种种原因,当时的小成本电影很难被排出合理的上映时间和场次。最终,待到《皇家刺青》真正上映的那一天,场次仍旧被安排得不是很好,这些年轻人抱头痛哭。黄小蕾回忆说,这之中的挫败感和《剩女的新婚生活》余诺诺一角很像。
贵人提携
从还未毕业接的第一部戏《射雕英雄传》,剧组人员悉心的照顾、关心,到与“铁三角”合作时,三位老师谦逊、师长般的提携,再到与《闯关东》导演张新建三度合作、偷师于葛优等等,每每提起这些,黄小蕾的表达尽是温暖。
黄小蕾坦言,在她身上一直未改变的是“相信”二字,就像孩子一样永远选择相信别人。这样积极乐观的态度为她的工作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和享受。常有人把娱乐圈形容得浮躁、华而不实,而黄小蕾并不这么认为。“一路走来,我遇到很多贵人,都很提携我。从我刚踏进这个圈子,我感受到的就是温馨的开始。”
“如同一部戏中,一个角色需要演员和导演碰撞出的真实的感受。每个人对生活理解不一样的。可能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出于主观的想法。而事实上大部分的人并不一定这样。所以我们需要和他们聊天,听真实的故事,这样,会更有助于日后塑造人物演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