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影视圈Magazine
影视圈Magazine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387
  • 关注人气:4,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丹琳:我想演更神经质的角色

(2011-01-17 15:02:00)
标签:

宁丹琳

家有儿女3

娱乐

分类: 《星库》每期明星大图写真

文/李雪 策划执行/刘旭伟 摄影/王进(明视觉)刘旭伟 化妆/张笑 服装/熊英整体造型 场地/明视觉国韵思娱

宁丹琳:我想演更神经质的角色

或是因为毫无接触或是因为“心”已所属,最终踏上影视的斑斓舞台,冥冥之中是否早有定数?宁丹琳,16岁自美归国,吸取中美两国文化,在浩瀚的艺术天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谁会想到,儿时的她,曾因被妈妈认为“杵窝子”,而生生拽到儿艺学表演呢?

从不敢演到拿“小金人”
幼年的宁丹琳,并不如同现在般自信健谈。当年每周日的表演课对于她来说,简直就像噩梦一样。能躲就躲,遇见导演心就砰砰直跳。看着身边众多向导演毛遂自荐的小演员,宁丹琳根本不敢和他们一样上前去。问及理由,宁丹琳解释,那时候她曾经遭到否定,有人说她身材胖,有人觉得她不适合表演,总之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导致一度对表演提不起兴趣。

让宁丹琳真正看清自己的心,认清未来的路——还得从出国那几年说起。

宁丹琳坦言那是她和表演的一种缘分。离开故乡,飞去美国之后,陆陆续续她得到了不少考表演学校的机会。人稍微成熟些,也愿意主动去接触机会,考了几次下来,居然都考中了。这是让宁丹琳在此前没想到的,并且,国外的教育模式让她很乐于学习。“那边的文化不会给人规定一个框框。好比,给我一个情景,我就可以随意往里面添东西,就算演出框来都没关系。”宁丹琳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当你相信它是真的最自然的,就会是最打动人的。

“要比别人强”,这是立住脚的唯一途径。她所在的学校,除了白种人,鲜有其他人种,亚裔更独她一份。在校园舞台剧《david and lisa》中,经过层层筛选,宁丹琳拿到女主角的出演机会。那段日子,在她身边围绕的拥护者简直多得不得了。“甚至会有人提前40分钟等我,那种感觉是一直难忘的。”不断的尝试和创新,在最后的颁奖派对上,宁丹琳获得了校方权威认证的“仿奥斯卡小金人”,尽管是种形式上的赠予,却给了她最大的赞誉和肯定。

 

                       宁丹琳:我想演更神经质的角色



战胜自己接“小雪”
回国后,宁丹琳陆陆续续得到一些影视剧的拍摄机会。说到这里,自然不能不提《家有儿女3》中饰演小雪的经历。

先入为主,观众对第一任“小雪”已经有很深刻的印象了。宁丹琳也了解,想轻松“完胜”最初的“小雪”也是不太可能的事。在几乎不想接这个角色的时候,妈妈的及时鼓励给了宁丹琳很大信心。“妈妈告诉我,只有面对压力,才能让自己更坚强。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不如意,这个事情会历练我。”乖乖听了妈妈的话,试了两次戏的宁丹琳轻而易举拿下了这个角色。

在拍摄期间,偶有时候宁丹琳会去网上查询关于“家有儿女”话题的信息。不知是谁传出“小雪”一角换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传来了骂声。网络是把双刃剑,可以捧人也可以伤人。宁丹琳坦言那段日子很痛苦,对着电脑就会哭。

 说到《家有儿女3》的拍摄过程,宁丹琳表示,宋丹丹对年轻演员的提携是令人难忘的。“我一直记得宋丹丹老师,教与我们年轻一辈这样的话,‘演戏要真听真看真感觉,到自己的戏不要紧张,不要赶词儿,踏踏实实演。’这句话到现在我都觉得很受用,并且以后也是。”

星库问答

q1.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
宁丹琳:r&bhip hop
q2.最喜欢的歌手是?
宁丹琳:celine dionmariah carey
q3.最喜欢的时装品牌是?
宁丹琳:chanel
q4.最想接拍的广告?
宁丹琳:洗发水广告
q5.如果不做演员,最想做的事情是?
宁丹琳:开一舞蹈教室,从小就喜欢舞蹈。

宁丹琳:我想演更神经质的角色

宁丹琳
个人小档案

姓名:宁丹琳
英文名:christina
生日:3月23日
籍贯:北京
语言:普通话 英语 韩语
爱好:唱歌跳舞钢琴旅游国画看书

电视剧:
《聊斋之花姑子》
《齐宣王与钟无艳》
《家有儿女3》
《家有儿女4》
《当幸福来敲门》

电影:
《中国功夫》
《秋风掠过山梁》
《结婚前奏曲》
《洛城闲事局》

我想演更神经质的角色
崇尚戏如人生的宁丹琳向往尝试一切让她“过瘾”的角色。此前接拍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中,其饰演的“李艳”就极具看点。单亲家庭中学辍学结交不三不四人员时常酗酒——“李艳”,剧中毫无疑问一个极其叛逆的人物角色。

据宁丹琳自己说,在拍这部作品时,每场都酣畅淋漓。与侯勇饰演的“父亲”搭戏,几乎每场都在吵架摔东西,常常演到自己浑身发抖,才正是刚刚好的状态。“拍的过程中,眼泪是真的委屈。如果感觉是假的,情绪爆发只能是短短的一会儿;相反,想保持长时间这样的情绪,必须让自己完全地相信所处的环境和故事。”

谈到今后的演艺构想,宁丹琳坦言不想早早“被统一”。她解释说,一旦饰演同样角色多了,观众自然会有一个印象认为你只能演一种,其他的不行。宁丹琳认为演员应该是空的,永远保持自己是一张白纸。接到一个角色,就如同在纸上写字,演完要把痕迹擦了,塑造另外的角色。在适合自己的前提下实行“宁缺毋滥”,才是她接戏的标准。

“在宁缺毋滥的范围内,想尝试让自己更‘痛快’的角色,甚至比‘李艳’更加神经质歇斯底里的角色,会让我有更大的发挥,表现得更完美。有时候大哭一场下来,虽然会身心疲惫,但也很享受。”宁丹琳如是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