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琪:全中国唯有李少红可以翻拍新《红楼梦》

(2010-09-17 16:08:12)
标签:

娱乐

李少红

《红楼梦》陆琪

分类: 《星库》每期精选文章

文/林晶 图/陆琪提供

陆琪是为数不多的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新版《红楼梦》的人,不仅多次言论力挺李少红,最近还身体力行,索性自己写起了红楼,他与红楼有关的新书正在筹备当中,“红楼把人性写得很透,用到现在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红楼里每一个人的性格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老红楼的研究已经走到了一条死路上,现在应该有一些新的红学研究出现,以为今世之用。”

http://www.xingkuad.com/upfile/news/109759878.jpg
如果说旧版《红楼梦》是普及版的九年义务教育,那么新版《红楼梦》就相当于大学教育,‘一定要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才能理解。’

新《红楼梦》更好看,甚至会更经典
陆琪是属于最早目睹新版《红楼梦》面貌的人,全剧看完,他给出了一个很高的评价,“新《红楼梦》无论是硬件、软件、主观和客观,都全面超越了旧版《红楼梦》。新《红楼梦》比老版《红楼梦》更好看,甚至会更经典。”
支撑陆琪得出此结论的依据,归结为三点:
首先,他认为新红楼在立意上,比旧版红楼更忠实于原著。“87版《红楼梦》虽然很好看,其实是做了很大的改编的,因为时代的局限和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因素,对不少原著中的内容都做了删节。而我们都知道,《红楼梦》实质上是一个家族兴衰故事,但老版《红楼梦》却侧重于宝黛钗的爱情,演化成了一个爱情悲剧。新红楼却完全忠实于原著,将家族故事演绎得很到位,爱情依然是里面的主线,但不会鸠占鹊巢。这并非是李少红的进步,而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我们再不会把《红楼梦》里的情节当做糟粕,我们社会的价值观也更多元化,可以接受曹雪芹的全部真实。从全片立意来看,新红楼梦,当然是优于老版。”
其次,新红楼的拍摄手法,技术手段,远超过去。“旧版导演王扶林曾经说过,最大的遗憾,就是旧版红楼缺少太虚幻境,因为当时根本做不出来。但我们现在的技术手段已经完全可以重现太虚幻境。你可以说阴森,也可以说不是你想象中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做出来了,填补上了老版红楼的不足。在投资、景物重建等各方面,李少红都精益求精,自然不可能做到完美,但不管哪个细节来看,我们都已经见识到一个几乎复原的贾府和大观园。我们再回过头去看旧版,有全景么?有贾府全貌么?其实只是一个园子和几座屋子而已。这更像是现在假布景的拍摄方式。以客观条件相比,恐怕很难有人会否认,新版红楼完全的超越了旧作。当然,这也是理所应当的,时代如此进步,我们的科技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没有超越,那翻拍又何必呢?”
第三,新红楼的舞美造型设计,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甚至超越了普遍审美。“每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审美观。87版《红楼梦》刚推出时,其中的造型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假眉毛、增高鞋,更是完全颠覆了当时社会的想象,令观众们斥责不已。而新版《红楼梦》推出后,造型和舞美同样受到了质疑。但必须注意,一个传世经典出现的时候,肯定是高于当时时代审美的。美术指导是艺术家,导演是艺术家,艺术家的审美就是高于大众的,如果艺术家的作品倾向大众,迎合大众,那是什么?那持批评意见的人又会说了,这就是媚俗啊。所以,一个新的经典的诞生,就一定是被骂出来的,因为大众看不懂也接受不了。但随着时间,大家慢慢的就接受,并且被征服了。”
最后,新版红楼的演员,比旧版红楼演员更加专业。“这是个会遭骂的观点,但却是事实。如果我们翻阅资料,就会发现,旧版红楼大戏中,几乎没有几个专业演员,绝大部分都是临时凑起来的。她们也没有读过《红楼梦》,只是集中后临时苦读。87版《红楼梦》上映后,红学家大骂演员垃圾,说她们毫无文化味。但恰恰现在,人们把这些演员的表演当成了经典,当成了标杆。一个错误的标杆是很危险的。我们必须看到,新版红楼里,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绝大部分演员都有专业从影经验。在新版红楼里,老戏骨比比皆是,新人虽然稚嫩,但也并非毫无底子。你可以说她们某一场戏不好,或者某一段台词念的不好。但在适合人选中,这些人,几乎是同年龄层次的最优选择了。刚开始看我也觉得有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前几集,我都是忍着在看,但当看到五六集的时候,觉得他们还可以,到十集的时候,就觉得林黛玉很好了。旧版里面林黛玉是病怏怏之态,但林黛玉其实是很俏皮的,她会很促狭的和人开玩笑。我还很喜欢小宝玉,我觉得这个小演员的性格培养得跟贾宝玉差不多了。而王熙凤,要说姚笛表现得比邓婕好,那是不可能的。新《红楼梦》是一个群戏,是一个巨大的演员组合,不能因为团队中的一些问题,而否认全部。”

我一直认为,李少红是非常有勇气的,她拍红楼,就是向全中国所有旧版红楼的拥趸挑战,就是在与这些人为敌。而不管李少红拍出什么,她就已经拥有至少几千万的敌人。

网络是一个缺陷放大镜
我们看待问题时,不仅应该厚道,也应该公道。
陆琪说,抹黑,几乎等于赤裸裸的攻击,“有些人,把一秒钟的画面分成24帧,然后找到其中两个画面之间的穿帮。一秒钟的1/24,影响观看么?可这种缺陷被放大后,拿来否定整个新《红楼梦》。有些人,只看了一集新红楼梦,就完全否定了几十集的长戏,并且公之于众,冠以种种不好看?这难道不是以偏概全么?这只是因为,新《红楼梦》挑战了人们心目里的旧经典,才会被人下意识的拒之门外。有些人,甚至是拿一些虚假的剧照,做活动的照片,来当做电视剧里的镜头。网络是一个放大镜,将这些不真实的缺陷无边的放大。”
把许多赞美的言辞给了新版《红楼梦》,但并不意味着它什么问题都没有,陆琪认为,客观评价就是一种保护,“还有很多问题,就我而言,我觉得,第一:拍摄手法有点超前,比如快动作快进,这在电影里在偏艺术的片子里是很常见的手法,但是放在一个大众的电视作品里,稍显特殊,因为很多人的审美还没到这个层次。第二,演员比较多,中间换了演员,这对片子的流畅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影响整体观感。第三,导演有点太注重原著了,对于做红学研究的人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但对大众来说就不是这样了。有些对话照搬原著,最后演员不理解、观众也不理解。毕竟看过书的人要比看过电视剧的人少,且少得多。”
《红楼梦》自它诞生之日起,便决定了它的文化和艺术高度,陆琪打个比方,如果说旧版《红楼梦》是普及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那么新版《红楼梦》就相当于大学教育,“一定要经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才能理解。”
而纵观全中国,唯有李少红可以翻拍新《红楼梦》,陆琪不惧怕吹捧的嫌疑,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一直认为,李少红是非常有勇气的,她拍红楼,就是向全中国所有旧版红楼的拥趸挑战,就是在与这些人为敌。而不管李少红拍出什么,她就已经拥有至少几千万的敌人。
《大明宫词》足可列入人们最爱的电视剧之一,《橘子红了》以及《新红楼》都带上浓重的李少红烙印。这是个很奇怪的导演,她坐在那里能很久很久听你说话一声不吭,毫无反应,正当你觉得她出神的时候,却又滔滔不绝的流出她的思想。这就像是李少红的电视剧一样,充满了性感、暴力、阴谋、谋杀、暗算这些喧嚣的元素,但组合在一起后,却像是一幅静态的唯美画面,过一会儿才走一格。李少红的成功,有一种反讽的意味。因为中国的电视剧圈是很喧嚣的,赚钱是主旋律,潜规则是主旋律,明星是主旋律。有这么喧嚣的因素流动,让导演们很难安静下来,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烂片,有那么多跟风片,以及会有那么多如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去拍超级烂片。大家都为了钱,为了出风头,有谁会去拍一部宁静的片子呢?”
而李少红身上却有一种力量,一种是安静的、不那么浮躁的力量来面对浮华,“这个社会就是部巨大的机器,喧嚣而庞大,绝大部分人都是机器上的零件,以为嘈杂肮脏的环境就是一切,所以在这个环境里不断地复制垃圾,并以此牟利。他们会赚到钱,会满足各种欲望,但他们能达到的高度,也就是成为比较有效的零件,并没有脱离机器。但另一些人却不同,他们超脱于世外,他们知道世人需要的是什么,所以这些人启动机器,制造机器,甚至贩卖机器。但这些人本身就不陷入喧嚣的环境,他们是安静的。
譬如说周星驰,他是一代喜剧之王,但见过他的人都知道,本人是非常严肃、冷酷毫无幽默感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了解世人所喜欢的是什么,最后制造了一代喜剧经典。再譬如说史玉柱,他本人是非常知性而节制的,但就是这个人,却利用人们的贪欲、好奇心以及好胜心,创造了游戏征途的契机。对比就可知道,成功者也有智者和庸人之分。庸人成功者是把自己变成环境所需要的,他们不干净,再做出不干净的东西,最后随着市场将他们淘汰。而智者却是脱离于市场之外的,世人需要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产品,并不会改变他们本身。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他们的消费者,但仅此而已。这同样也是李少红的力量,她不溶于电视圈喧嚣的环境,但却了解它的生存土壤。所以,李少红她可以把一切喧嚣的东西都拿过来,所有的元素都放在一起,最后融合搓揉成自己的产品。”

http://www.xingkuad.com/upfile/news/109707163.jpg

采访嘉宾小档案

陆琪,畅销书作家、编剧、独立摄影。曾在多家影视集团、广告集团任职;互联网早期创业者,多个行业领先网站的缔造者;2003年起出版小说四百万字,网络总点击过亿;动漫《虹猫蓝兔》编剧之一;CCTV6电影编剧;多家报纸杂志开有专栏。第一本职场书《潜伏在办公室》畅销至今。第二本《潜伏在办公室》与第一本销量均超过五十万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