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信箱”架起沟通桥梁

分类: 治班有道 |
http://s11/mw690/001sHRaVzy70IwaBlGy1a&690
“心语信箱”架起沟通桥梁
护理专业部
课外活动时间到教室转转,看见有两个女生在聊天,背对门口并没有发现我进来。一个女生说:“咱班主任这事儿处理的不公平,不该罚咱全宿舍的同学……”偶然转身看见我在身后,脸刷的红了,表情尴尬地牵手跑开。原来是昨晚熄灯后她们宿舍仍有人说话,我便罚全体成员围着操场跑圈。看来学生认为处理方式不当,又因为惧怕老师,所以只能私下里讨论。怎样建立起师生间正常的沟通渠道?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何不在班级里设一个“心语信箱”?
“心语信箱”开通不长时间,信箱里就塞满了“群众来信”。在信箱中,学生们提出了他们的问题和烦恼,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每一封信都让我发现表面不易被察觉的问题,也为细致深入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宝贵线索。我认真细致地阅读每一封信,分析其中的内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解答指导,或给出建议,或提出我的观点,或写下我的感受。对个别比较重要的问题,在进行笔谈之后再面谈。例如我班刘太珍同学在信中写道:“老师,我知道自己平时经常犯错,但这次您真的错怪了我,我上课没唱歌。”这促使我重新去调查已经处理过的事件,在事实澄清之后,我立即给予回应:“对不起,是老师错怪了你。”还有一次,我打开信箱看到苏瑞发来的信:“老师,今天我跟我后妈打起来了,我还骂了我爸。因为我后妈欺负我奶奶,我爸也不管,他还算是男人吗?”当我看到这封信时,对我触动很大,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苏瑞小时父母就离异,随父生活却又得不到父爱,后来其父又再次成家。继母对他不好,他一直同奶奶生活,向爸爸要生活费都很费劲。教育要从根本上抓起,第二天我专门找苏瑞谈话,告之他心疼奶奶是对的,但不要和爸爸的关系搞僵。毕竟爸爸要供养他上学和生活,自己有志气好好学,今后工作挣钱自己养活自己和奶奶,不用再低三下气的管爸爸要钱了。另外我又联系上了苏瑞的亲生母亲面谈一次,同她交流了孩子的情况和在校表现。母子俩相拥而泣,答应今后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此后在各方面苏瑞同学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时,我还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多用商量式的语气、建议式的口吻。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也严格为学生保守秘密,不侵害学生的隐私权。 “心语信箱”就像一把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它打开了师生情感交流之桥的铁门,让我们更顺畅地进行交流。